-
紫珠
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成狭楔形,边缘有锯齿,上表面黄绿色,稍有微毛,下表面淡绿色,疏被星状毛和细小黄色腺毛,侧脉8-10对,主脉、侧脉和细脉在叶背均隆起;喷以三氯化铝乙醇液,后呈亮黄色荧光。外伤出血;继用干紫珠末二钱,水煎,代茶常饮。③治衄血:干紫珠叶二钱。通常药痂不必剥除,创面愈合后可自行脱落。
-
紫珠属
中文名紫珠属拼音名zizhushu拉丁名Callicarpa中国植物志65(1):25描述CallicarpaL.紫珠属,马鞭草科,约150种,主产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洋洲、非洲和美洲亦有少数,我国有42种,产西南部至台湾,大部产南部,其中裸花紫珠C.nudifloraHooketArn.等数种,叶入药,有散瘀消肿、消炎、止血之效。苞片尖细或是叶状;
-
赶风柴
另有报道裸花紫珠注射液试管内能缩短羊血的凝血时间,对狗静脉或肌肉注射亦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治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肺结核、肺脓疡、大叶性肺炎等引起的出血,溃疡病等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尿,创伤出血,流感,烧伤,化脓性皮肤溃疡,子宫颈糜烂,跌打损伤,风湿痛。适用于小面积创面。
-
乔木紫珠
《*辞典》:乔木紫珠: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拼音名:Qi oM ZǐZhū别名:紫珠(《云南中草药选》),木紫珠、大树紫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梅发破(傣名)。根,全年采挖,洗净,切片,晒干。生境分布:多生于路旁或疏林中。功能主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凉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衄血,妇女崩漏。
-
紫珠止血液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ZizhuZhixueYe标准编号:WS3-B-2435-97处方:紫珠草叶500g制法:取紫珠草叶,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4倍量乙醇搅拌,放置过夜,滤过,弃去乙醇液,取沉淀物在60℃以下挥去乙醇后,加水使溶解,静置使沉淀,滤过,滤液加水至1000ml,分装,灭菌,即得。相对密度1.02~
-
止血宁片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树脂道碎片含棕黄色或黄色油滴状或块状分泌物,网纹导管直径15~60℃温浸3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分置两支试管中,一管中加5%氢氧化钠溶液2ml;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D)。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崩中下血,衄血,咳血,吐血等出血症。内蒙古自治区药品检验所起草
-
裸花紫珠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uohuazizhuPian标准编号WS3-B-1261-92本品为裸花紫珠浸膏片。(2)取鉴别(1)项下剩余的滤液20ml,加稀盐酸使成酸性,用乙醚10ml,振摇提取,分取醚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淡蓝紫色荧光,用氨气熏后显亮黄色荧光;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急性传染性肝炎,呼吸道和消化道出血。
-
锥花属
属下物种被粉变种、被粉小花锥花、槽茎锥花、长毛锥花、抽葶锥花、光泽锥花、光泽锥花(原变种)、海南锥花、茎花变种、茎花中华锥花、宽叶锥花、木锥花、拟长毛锥花、三角齿锥花、台湾锥花、细齿锥花、小齿锥花、小花锥花、小花锥花(原变种)、硬毛锥花、中华锥花、中华锥花(原变种)、中间光泽锥花、紫珠状锥花
-
节节红
概述:节节红为中药名,出自《南宁市药物志》,为萧步丹《岭南采药录》记载的赶风柴之别名。来源及产地: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nudifloraHook.etArn.带有嫩枝的叶。分布我国南部。性味:涩、苦、微辛,平。煎液浸纱布敷贴;药理作用:本品可止血,兴奋小鼠离体肠管,影响人胚纤维母细胞生长,还可抗菌。
-
紫荆
紫荆释名紫珠。皮名肉红、内消。气味(木、皮)苦、平、无毒。主治1、痈疽发背,肿毒流注。用紫荆皮(炒)三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生白术一两、木蜡(炒)一两,共研为末,用葱汤调热敷涂患处,疮不甚热煮,用酒调敷;2、鹤膝风。3、痔疮肿痛。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4、产后诸淋。
-
中药栓剂
中药指将中药与基质混合后制成专供塞入不同腔道的固体制剂。栓剂具有一定的形状与适宜的硬度,无刺激性,塞入腔道后能迅速熔化、软化或溶解,且易与腔道分泌液混合,药物逐渐被溶出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如紫珠草栓、三黄栓、野菊花栓,化痔栓等。
-
小儿肾炎清热解毒法研究
概述:小儿肾炎清热解毒法研究是应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研究课题。临床研究:1984年,李开注等用本法治疗86例,方用玉米须、白茅根、紫珠草、金银花、连翘、车前革、蝉蜕、小蓟等组成清热利尿汤加减(有脓疱疮者加蒲公英、地丁、野菊花;血尿久不消失者加仙鹤草、赤芍、琥珀末或三七末;
-
止血草
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叶·止血草:止血草为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本草拾遗》记载的紫珠之别名。性味归经:甘、酸,凉。1.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阴虚头晕、耳鸣,腰痛,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煎剂、酊剂对白喉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金葡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
小儿大衄
小儿大衄为病名,指小儿眼、鼻、耳、口七窍出血。《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九:“血虚受热,散漫失度,出于七窍者,为大衄。”次以当归一两煎汤,磨沉香、降香各五钱,加童便服之,血自归经。”属血热妄行者,宜凉血止血,用犀角地黄汤加地榆,蒲黄、紫珠草;属气不摄血,或气随血脱者,宜补气摄血,用独参汤加龙骨、牡蛎。
-
红紫珠
功能主治:功在凉血止血,解毒消肿。1.治吐血,衄血,咯血,尿血,痔疮出血。原形态:红紫珠,又名:对节树、小红米果、红叶紫珠、细米油珠。45毫米,先端急尖至锐尖尾,边缘有三角状锯齿,基部心脏形,上面绿色,有柔毛,下面浅绿,侧脉6~外用:研末敷。(《云南中草药》)⑦治外伤出血:红紫珠叶研末,撒布患处。
-
海绵剂
海绵剂指由亲水胶体溶液经干燥制成的一种吸水性能很强的海绵状固体灭菌制剂。多用作外科辅助止血剂。海绵剂共有两类:一类是用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的如淀粉海绵;一类是用蛋白质为原料的如明胶海绵。海绵剂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并能被组织吸收而无明显组织反应。如止血海绵、紫珠草明胶海绵等。
-
假紫珠属
中文名假紫珠属拼音名jiazizhushu拉丁名Tsoongia中国植物志65(1):121属下物种假紫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