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嗣五种备要
《广嗣五种备要》为丛书。清·五实颖辑。刊于1821年。本书包括:《种子心法》、《保胎方论》、《达生真诀》、《新产证治》及《全婴须知》五种著作。
-
达生真诀
《达生真诀》为书名。为《广嗣五种备要》系列丛书之一。《广嗣五种备要》为丛书名。清·王实颖辑。刊于1821年。本书包括:《种子心法》、《保胎方论》、《达生真诀》、《新产证治》及《全婴须知》五种著作。
-
产后臌胀
产后臌胀为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或因伤食而停滞,或因血虚而便闭,误进消耗等药,胃气益损,满闷益增,气不升降,滋热助积,郁积之久,遂成臌胀。治当审其误用何物,如误用耗气药,宜益气汤(人参、白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陈皮、厚朴、苏梗、炙甘草、大腹皮、木香、磨萝卜子、木通)。
-
产后狐惑
见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前后二阴溃疡称之为狐;狐惑即指前后二阴和口腔、咽部溃疡的病证。病因病机及治疗: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产后狐惑症乃外感伤寒,邪传人里,寒变为热,里又不清,则湿热结为阴毒,流注大肠,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湿热久郁而生虫,渐蚀肛门,万难救一。宜十全大补,或补中益气加减治之。
-
消乳
消乳治疗学术语。指哺乳期间中断乳汁分泌的方法。《广嗣五种备要·保胎方论》:“产母不令子饮乳,有乳而欲消者,用麦芽五钱,炒为末,四物汤调服即消。或用神曲二钱,炒为末,酒吞,日服一次。”参见断乳条。
-
产后忿怒
概述:产后忿怒为病证名。出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病因病机:多因产后失血,肝血不足或情志不遂所致。症状:症见胸膈不舒,多怒等。治疗:治宜生化汤去桃仁加木香末二分。若轻产重气,偏用香附、乌药、枳壳之类,则元气反损,满闷益增。
-
全婴须知
《全婴须知》为《广嗣五种备要》系列丛书之一。《广嗣五种备要》为丛书。清·王实颖辑。刊于1821年。本书包括:《种子心法》、《保胎方论》、《达生真诀》、《新产证治》及《全婴须知》五种著作。
-
产后膨胀
产后膨胀证名。见《傅青主女科·续篇》卷下。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阐述更详,谓:“胎前素弱,产后又亏,胃难纳谷,脾不健运。或因伤食而停滞,或因血虚而便闭,误进消耗等药,胃气益损,满闷益增,气不升降,滋热助积,郁积之久,遂成膨胀。治当审其误用何物,如误用耗气药,宜益气汤;误用消导药,宜健脾汤;
-
产后厥逆
产后厥逆为病证名。见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即产后厥。明·赵贞观《绛血丹书》:“凡产用力过多,劳倦伤脾,孤脏不能注于四旁,故足冷而厥气上行。经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是也。宜用加参生化汤,连进二剂,则血旺,而神复厥自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