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臑会
臑会穴主要用于颈项、肩臂疾患等:如瘿气,瘰疬,肩胛肿痛,肩周炎,肘臂屈伸困难,上肢神经麻痹,癫疾,目疾,肩臂痛,上肢痹痛,肩胛疼痛,腋痛,肘难屈伸,瘰疬瘿气,腋下痛等。臑会穴位于肩髎与肘尖(尺骨鹰咀)连线上,肩髎直下3寸,当三角肌后缘处。皮肤由桡神经的臂后皮神经分布。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
-
臑交
概述:臑交为经穴别名,即臑会。别名臑髎、臑交、膈窌。皮肤由桡神经的臂后皮神经分布。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臑交穴主治病证:臑会穴主要用于颈项、肩臂疾患等:如瘿气,瘰疬,肩胛肿痛,肩周炎,肘臂屈伸困难,上肢神经麻痹,癫疾,目疾,肩臂痛,上肢痹痛,肩胛疼痛,腋痛,肘难屈伸,瘰疬瘿气,腋下痛等。
-
膈窌
概述:膈窌为经穴别名,即臑会。别名臑髎、臑交、膈窌。皮肤由桡神经的臂后皮神经分布。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膈窌穴主治病证:臑会穴主要用于颈项、肩臂疾患等:如瘿气,瘰疬,肩胛肿痛,肩周炎,肘臂屈伸困难,上肢神经麻痹,癫疾,目疾,肩臂痛,上肢痹痛,肩胛疼痛,腋痛,肘难屈伸,瘰疬瘿气,腋下痛等。
-
臑髎
概述:臑髎为经穴别名,即臑会。别名臑髎、臑交、膈窌。皮肤由桡神经的臂后皮神经分布。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臑髎穴主治病证:臑会穴主要用于颈项、肩臂疾患等:如瘿气,瘰疬,肩胛肿痛,肩周炎,肘臂屈伸困难,上肢神经麻痹,癫疾,目疾,肩臂痛,上肢痹痛,肩胛疼痛,腋痛,肘难屈伸,瘰疬瘿气,腋下痛等。
-
消泺
消即消除,泺为泊名,此穴如清凉之水,能清热消渴,故名消泺。快速取穴:先取肩髎(外展上臂,肩膀后下方凹陷处即是肩髎穴),其与肘尖连线上,肘尖上7横指处即是消泺穴。所以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臂后深筋,深刺肱三头肌长头与内侧头时,应尽量避开桡神经管内的血管神经束。头痛头晕,颈项强痛,臂痛背肿,癫痫牙痛。
-
臑窌
臑窌为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臑会为经穴名(NàohuìTE13)。属手少阳三焦经。为手少阳、阳维脉的交会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长头及外侧头→桡神经→肱三头肌内侧头。有舒筋活血、消肿散结的作用。本穴配天窗、扶突治甲状腺肿大;配天宗、肩髎治肩周炎。一般直刺0.5~
-
手少阳三焦经穴
手少阳三焦经穴指归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和髎、丝竹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