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畏
相畏(incompatibility)为药物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一药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合用的另一药减轻或消除的配伍关系。如半夏畏生姜,因生姜能抑制半夏的毒性。相畏与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从不同角度的两种提法。所以又可以说生姜杀半夏。
-
方剂配伍
概述:方剂配伍为方剂学术语。而配伍的宜忌,则有相须、相使、相反、相畏四种情况。《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臣药:臣药为方剂配偶中协助君药(主药)或加强君药功效的药物。使药:使药为方剂中具有调和诸药作用,或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的统称。分调和药、引经药等。如乌头反半夏。
-
中医内治法
内治法即通过内服中药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法,处方用药应注意配伍七情和用药禁忌。乌头反贝母、瓜蒌、白蔹、白及、半夏。2.十九畏硫黄畏朴硝;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十九畏的“畏”与配伍七情相畏的“畏”,涵义不同,十九畏之“畏”实为七情之“恶”,应注意不要混淆)。
-
十九畏
十九畏(nineteenincompatibilities)为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是指古代中药文献记载以十九畏歌诀为基础的中药相畏配伍禁忌。据文献记载有十九种药物相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
-
七情
概述:七情:1.七种情志活动;其次,七情造成气逆、气下等气机失调的方式并不是绝对的,如惊可致气乱,有时也引起气下。五志化火多由于气郁过久化热所致,故《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按曰:“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即单行、相使、相须、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合称。
-
鲁永斌
鲁永斌(约1710-?年)清代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平不详。年近古稀,留心医学,博览前代本草,觉本草有繁简不当,或欠精详之嫌,遂集先贤著作之精义,汇为《法古录》三卷(1780年)。书中采药547种,列主治应用,然谓“相畏乃以相制,相反乃以相成”,故不载相畏、相反。书虽名“法古”,实甚宜今用。
-
中药配伍
中药配伍药物的用法包括配伍禁忌、用药禁忌、剂量和服法等几项主要内容。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1.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
李可大
李可大明代医生。字汝化,河南杞县人。初习儒,后因母病而自为医,攻读钻研,果为名医。治病多奇中,尝治一虚痢,以人参、五灵脂共入药,论者以为二物相畏,而可大则以相畏之后尚可相使,用之果愈。其治皆类此。
-
用药禁忌
配伍禁忌·用药禁忌:十八反为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2.破血药类:牛膝、桃仁、牡丹皮、茜根、干漆、瞿麦、乳香菇、三棱、鬼箭羽、通草、红花、苏木。
-
配伍
英文翻译:combination解释:usevariousmedicinalsjointlyinaformulaorpreionforproducingthedesiredtherapeuticeffectandreducingtoxicorsideeffects中文解释:配伍(concertedapplication、synergy)指根据治疗目的和药性特点,选择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配合应用药物的方法。相畏相杀属药物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
七情合和
根据药物配伍使用的变化,可概括为七种情况与合药规律,称为“七情合和”。③相使:功效上有所关联的两种药物,分别主辅同用,能提高主药疗效,如黄芪配茯苓,补气利水效果显著,大黄配黄芩,清热泻火的功效大为提高。⑥相恶: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性能,甚至消失其药效,如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
-
起伛汤
《辨证录》卷二:方名:起伛汤组成:薏仁3两,白术2两,黄耆1两,防风3分,附子1分。主治:大病之后,湿气入于肾宫,误服补肾之药,腰痛如折,久而成为伛偻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日用1剂。各家论述:此方利湿而又不耗气,气旺则水湿自消。加入防风、附子于耆、术之中,有鬼神不测之机,相畏而相使,建功实奇。
-
药对
其目的在于获得比单用一种药物更好的治疗效果,配伍存神,用之中的,应手取愈,妙不可言。前人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配伍应用后产生的不同效应与反应,归纳于“七情和合”中,其中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是有利的,临床提倡使用,而相反,相恶是不利的,临床避免使用,或作为配合禁忌,原则上是不能应用的。
-
单行
概述:单行(drugusedsingly)为药物配伍的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药物单独发挥作用,以起应有的效能。又称独行。如甘草汤、独参汤等。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神农本草经》)。
-
真火汤
《辨证录》卷二:方名:真火汤组成:白术5钱,巴戟天1两,附子1钱,防风1钱,牛膝3钱,石斛3钱,萆薢2钱,茯苓3钱。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方中用巴戟天为君,补火仍是补水之药,而辅佐之味又彼此得宜,不用肉桂,当归之品,温其血分,实有意义。萆薢原忌防风,使之相畏而相使,更复相宜,所以同群而共济矣。
-
应用中药的护理
掌握服药方法(1)热证用寒药宜冷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5)补养药煎剂宜空腹乘热服用。代茶饮可随时服;(9)“上病饭后服,下病饭前服”,亦可作为服药参考。如用大寒、大苦、大辛、大热和攻伐、峻烈、有毒的药物,或处方中有相畏、相反的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观察、记录,反应剧烈者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酌予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