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䏚
䏚指胁肋下方挟脊两旁空软部分。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䏚者,季胁之下,侠脊两旁空软处也。肾外当䏚。”
-
目眶
目眶为形体部位。目眶即眼窝四周的骨骼。出《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由眼窝上方的眉棱骨、眼窝下方的颧骨连结成的框状隐窝及其包绕着的皮肉筋脉组织。
-
玉机真脏论篇
《玉机真脏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玉机,含有珍重之意;真脏,指真脏脉。本文重视对真脏脉的论述,故名。内容包括五脏脉息与四时的变化,脉的胃气,疾病的传变,五脏的虚实等。其中尤以论脉为重点,指出脉息的变化,取决于胃气,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无胃之脉为真脏脉,真脏脉见,则预后不良。
-
四傍
四傍指心、肝、肺、肾四脏。与五脏中的脾为中土相对而言,位居四方,配合四时,故称。《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
-
弦脉
弦脉为脉象之一。指端直而长,指下挺然,如按琴弦的脉象。《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端直以长,故曰弦。”弦脉多见于痛证、风证、痰饮,以及高血压、肝胆疾患等。
-
冤热
冤热即郁热,热邪蓄积。《素问·玉机真脏论》:“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
-
善忘
善忘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同健忘。病因以肾虚、髓减较为常见。参见健忘条。
-
秋脉如浮
秋脉如浮脉学名词。指秋季应时的脉象。《素问·玉机真脏论》:“秋脉如浮,……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
-
肩髓
肩髓即肩骨的骨髓。《素问·玉机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
-
大肉陷下
大肉陷下为症状名。出《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脾气衰败而见肩臂股胫等处肌肉显露,瘦削如脱尽之证。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后期及恶液质病人。
-
大骨
大骨泛指全身长大的骨骼。出《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如股骨、肱骨、髋骨等。
-
病饥
病饥如饥饿样自觉心胸发空的症状。《素问·玉机真脏论》:“冬脉……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机。”
-
匡
匡(kuàng况)同眶。指眼眶。《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目匡陷。”《黄帝内经素问·刺禁论》:“刺匡上陷骨中脉。”
-
破䐃脱肉
破䐃脱肉为症状名。是指肌肉极度消瘦,肢体上本该看到的肌肉隆起完全消失的表现。为脾气衰败之象。可见于久病后期,恶液质病人。《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破䐃脱肉,目眶陷。”
-
弦
《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素问·玉机真脏论》:“真肝脉至,中处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③月亮半圆之称。《标幽赋》:“弦不夺而朔不济。”④脉象名。见“弦脉”条。
-
愠愠
愠愠①郁闷不舒。《素问·玉机真脏论》:“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②通“蕴”。蕴积,蕴蓄。《素问·至真要大论》:“病已愠愠,而复已萌也。”
-
药
药物·药:药即药物。《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调食和药,治在下俞。”用药治疗·药:药指用药治疗。《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
-
夭
夭①同“殀”,短命,少壮而死。《灵枢·天年》:“人之寿夭各不同。”②晦暗,无光泽。《素问·玉机真脏论》:“色夭不泽,谓之难已。”③枯败,断折。《灵枢·根结》:“毛腠夭焦。”
-
真心脉
真心脉脉学名词。即心的真脏脉。其脉象短实劲急而坚,为心气败绝之危候。《素问·玉机真脏论》:“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
汤熨
汤熨为治疗学术语。外治法之一。以热汤熨按身体局部的治法。与现代之热敷相似。有疏通腠理,改善循环的作用。尤对局部病症有效。《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
胠
胠(qū区)胠为人体部位名。指胁上腋下的部位。《素间·玉机真脏论》:“春脉……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王冰注:“胠,谓腋下,胁也。”
-
破(月囷)脱肉
破䐃脱肉为症状名。是指肌肉极度消瘦,肢体上本该看到的肌肉隆起完全消失的表现。为脾气衰败之象。可见于久病后期,恶液质病人。《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破䐃脱肉,目眶陷。”
-
破(月囷)
破(月囷)病状名。丰满、隆起的肌肉被消损痿瘦。《素问·玉机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身热脱肉破(月囷),真脏见。”
-
后利
后利即大便通利。见《素问·玉机真脏论》。
-
钩脉
钩脉脉学名词。指夏季正常的脉象。稍坚洪大,来盛去衰,如钩之状。《素问·阴阳别论》:“鼓一阳曰钩。”《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
病胜脏
病胜脏病邪的危害超过了脏腑的抗病力。《素问·玉机真脏论》:“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
夏脉如钩
夏脉如钩脉象名。指脉应四时之象。夏季阳气旺盛,脉象亦呈现洪大,其势急升缓降,来盛去衰。《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
脊脉
脊脉指足少阴肾脉。因其脉自股后贯脊,故称为脊脉。(一云指督脉。参《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素问·玉机真脏论》:“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
-
瘛
瘛病证名。一作瘈。指筋脉拘急,手足挛掣的疾患。《素问·玉机真脏论》:“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参见瘈疭条。
-
病音
病音①病变所致的异常音响。《素问·玉机真脏论》:“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王冰注:“为喘息则肺中有声也。”②病人呻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