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损
《慎斋遗书·虚损》:“或以下而损上,如因情欲抑郁所致,则精伤而损肾,肾损则木枯而生火。”《难经·十四难》:“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古本难经阐注》:“骨属肾,精亏则髓枯骨痿,必益其精而髓自充。”治宜补肾填精,鹿茸、地黄、人参、枸杞子、紫河车等药,方用六味地黄丸、金刚丸、煨肾丸等。
-
下损及上
下损及上为病机。指虚损由下部脏腑发展到上部脏腑的传变趋势,如由肾损开始累及肝、脾、心、肺等其他脏腑。虚损是因五脏久虚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自肺损开始,而损及心、胃、肝、肾,称上损及下;《景岳全书·杂证谟》:“按此上损下损之说,其义极精,然有未尽者,…自下而上者,先伤乎精,故一损损于肾。”
-
肾周围引流术
手术名称:肾周围引流术别名: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分类:泌尿外科/肾脏手术/肾损伤的手术治疗ICD编码:55.9901概述:肾损伤分开放性及闭合性两种类型。20%,战时多见。若肾脏组织碎裂,无法缝合而又有出血者,可用明胶海绵浸以凝血酶敷于创面上,再用一张宽大的凡士林纱布铺于肾脏表面(图7.2.1.1-2)。
-
珍宝丸
珍宝丸的主要成份:珍珠(制)、石膏、丁香、红花、土木香、木香、檀香、地锦草、沉香、麝香、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等29味。珍宝丸的适应证:清热,安神,舒筋活络,除“协日乌素”。用于“白脉病”,半身不遂,风湿,类风湿,肌筋萎缩,神经麻痹,肾损脉伤,瘟疫热病,久治不愈等。
-
白浊
以小便浑浊色白为主要症状。《证治要诀·白浊》:“如白浊甚,下淀如泥,或稠黏如胶,频逆而涩痛异常,此非是热淋,此是精浊窒塞窍道而结。”若浊物淋沥,尿出灼痛甚者,多属火盛,宜抽薪饮、治浊固本丸、大分清饮等方。若日久不愈,涩痛全无,多属心肾不足,宜九龙丹、固阴煎、秘元煎、菟丝子丸等方。
-
多黏菌素类
概述: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有A、B、C、D、E五种成分,其中多黏菌素B(阿罗多黏)和多黏菌素E,应用于临床,因其对肾脏和神经系统的毒性,即使应用治疗剂量也可发生,很少全身用药。在用药开始或每次给药后出现眩晕、软弱、嗜睡、皮肤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手足麻木、舌麻、眼花、复视、眼球震颤、步伐不稳、共济失调等;
-
龙虎续断丸
别名:龙骨续断丸处方:地龙(醋水养,去泥)7钱5分(用火焙干),虎前脚骨1两(酒炙),续断1两(酒浸1宿),萆薢1两,乳香5钱,穿山甲(炙)5钱,没药(炙)2钱5分,茴香1两,狗脊1两,当归1两,砂仁1两(炒),鹿茸(炙)1两,杜仲2两,青盐(去土)7钱5分,菟丝4两。主少年色欲过度,中年不复保养,肾损腰痛难舒。
-
上损及下
上损及下为病机。指虚损由上部脏腑发展到下部脏腑的传变趋势,如由肺损开始累及心、脾、肝、肾等其他脏腑。虚损是因五脏久虚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反之自肾损开始,而损及肝、脾、心、肺的称下损及上。《景岳全书·杂证谟》:“按此上损下损之说,其义极精,然有未尽者,…自下而上者,先伤乎精,故一损损于肾。”
-
妇女白淫
概述:妇女白淫为病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妇女从阴道内时时流出有白色黏液,形如胶样的秽物。病因病机:多因房劳伤肾,心肾不交,肾主水开窍在阴,胞冷肾损故下流淫浊,而小便通利无碍。方用金锁正元丹、固精丸、锁金丸(补骨脂、青盐、茯苓、五味子)等。
-
黄耆柏子仁散
处方:柏子仁4两(别研),肉苁蓉3两(酒浸,去皱皮),远志(去心)3两,车前子1两,人参2两(去芦),茯苓2两(白者,去皮),山药2两,萆薢2两,黄耆(蜜炙)2两。功能主治:安心气。丈夫腰肾损败。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食前以酒送下,日3次。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