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摇
针摇为针刺手法名。《针灸大成》列作十二手法之一:“凡出针三部,欲泻之际,每一部摇一次,计六次而已。以指捻针,如扶人头摇之状,庶使孔穴开大也。”《问对》:“摇,凡退针出穴之时,必须摆撼而出之,青龙摆尾亦用摇法,故日摇以行气,此出针之法也。”《针灸大成》列为下手八法之一;
-
十二法
概述:十二法指针刺操作过程应用的十二种手法。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大成》:“指留者:如出针至于天部之际,须在皮肤之间留一豆许,少时方出针也。”《大成》:“指拔者:凡持针欲出之时,待针下气缓不沉紧,便觉轻滑,用指捻针,如拔虎尾之状也。”
-
下手八法
概述:下手八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八种手法。《针灸问对》解释:“搓,下针之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各停五息久,故日搓以使气。”弹法摇法:摇法为针刺手法名。此法多在得气缓慢之时用之,以催气速至。循法捻法:捻法为针刺手法名。
-
摇法
《针灸问对》:“摇,凡退针出穴之时,必须摆撼而出之,青龙摆尾亦用摇法,故曰摇以行气,此出针之法也。”握腕摇肩法:术者一手扶住患肢肩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腕关节上方,在拔伸牵引下从前下至前上至后上至后下方的大幅度环转摇动肩关节。颈部摇法的作用与应用:颈部摇法具有舒筋活络、通利关节、解除压迫的作用。
-
下针十二法
下针十二法指十二种进针基本操作手法。参见“十二手法”:十二手法原称“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出《大成》。指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留、指捻、指拔、针摇十二法。其中指持是用手指持针,口温是进针前用口将针含热(现已不用),指留是出针前稍作停留,指拔为起针,其余手法均见十四法中。
-
十二字分次第手法
十二手法为针刺手法分类名。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十二法。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十二手法
十二手法为针刺手法分类名。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十二法。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动法
动法为刺法名。指入针后,摇动针体并结合提插、捻转,以使气行的方法。《针经指南》:“动者,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针灸问对》:“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每穴每次须摇五息,一吹一摇,按针左转,一吸一摇,提针右转,故曰动以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