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怀
刘永怀即刘瑾。明代医家、针灸家。字永怀,号恒庵。南昌(今属江西)人。从陈会学针灸术,得其传。受宁献王之命重新校订和补辑陈会的《广爱书》,并改名为《神应经》。
-
窦子声
窦子声即窦汉卿。窦汉卿为金元时著名针灸学家。名杰,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广平肥乡(今属河北)人。从名医李浩学“铜人”针法,后北归大名(今属河北),讲求理学。晚年仕元,封太师,谥号文正公。著有《针经指南》《铜人针经密语》等书。《标幽赋》是他的名作。
-
藏府性鉴
《藏府性鉴》为书名。清·尤乘补辑。本书以《人镜经·附录》为蓝本,经贾诠附入《灵》《素》要义后改名《藏府性鉴》,复经尤乘补辑而成。书述藏府见证、诊法、治法、针灸穴法等。
-
元守晏
元守晏即元达。元达为宋元间人。初名守旻,后改名达。鸡泽(今河北鸡泽)人。知医知药,善制犀粉。
-
刘宇
刘宇为明代官吏兼医家。字志大。河南人。成化壬辰(1472)进士,曾任山西吏部尚书等官职。通医学,将宋代陈直的《安老书》、元代邹铉的《寿亲养老新书》、明代娄子贞的《恤幼集》等书改名合刊成《安老怀幼书》。
-
刘志大
刘志大即刘宇。刘宇为明代官吏兼医家。成化壬辰(1472)进士,曾任山西吏部尚书等官职。通医学,将宋代陈直的《安老书》、元代邹铉的《寿亲养老新书》、明代娄子贞的《恤幼集》等书改名合刊成《安老怀幼书》。
-
郑氏瘄科保赤金丹
郑氏瘄科保赤金丹麻疹专著。本书系将《麻科活人全书》改名刊行。全书内容相同,惟将“麻”字均改为“瘄”字。参见麻科活人全书条。
-
痧法备旨
《痧法备旨》痧证著作。系《治痧要略》(清·欧阳调律撰)和《痧症旨微集》(作者不详)的合刊本。《治痧要略》系郭志邃《痧胀玉衡》一书提要汇辑本。内容简明,偏重于方论。《痧症旨微集》,列述多种痧症,治法详于针灸。1852年管颂声将此二书合刻,改名《痧法备旨》。现有初刻本等。
-
刘瑾
刘瑾为明代医家、针灸家。字永怀,号恒庵。南昌(今属江西)人。陈会的弟子。从陈会学针灸术,得其传。后受宁献王之命重新校订和补辑陈会的《广爱书》,并改名为《神应经》。
-
刘哈喇八都鲁
刘哈喇八都鲁(13世纪)为元代医生。河东(今山西风陵渡附近)人。本姓刘,世代为医。善骑射,尤精医术,元世祖忽必烈时,改名为哈喇八都鲁。1280年(至元十七年),为太医院管勾。
-
窦汉卿
窦汉卿为金元时著名针灸学家。名杰,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广平肥乡(今属河北)人。从名医李浩学“铜人”针法,后北归大名(今属河北),讲求理学。晚年仕元,封太师,谥号文正公。著有《针经指南》《铜人针经密语》等书。《标幽赋》是他的名作。
-
窦杰
窦杰即窦汉卿。窦汉卿为金元时著名针灸学家。名杰,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广平肥乡(今属河北)人。从名医李浩学“铜人”针法,后北归大名(今属河北),讲求理学。晚年仕元,封太师,谥号文正公。著有《针经指南》《铜人针经密语》等书。《标幽赋》是他的名作。
-
元达
元达为宋元间人。初名守旻,后改名达。鸡泽(今河北鸡泽)人。知医知药,善制犀粉。
-
南北经验医方大成
《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医方著作。十卷。本书为孙允贤《医方大成》的增补本改名者。参见医方大成条。
-
惠民局
惠民局是宋代官府设立的卖药机构。北宋政和(1111-1117)年间,经尚书省提议并征得徵宗同意,将原有卖药所改名为“医药惠民局”。这一时期,惠民局还负责流行病防治中的医药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