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楸药解
《玉楸药解》为药物学著作。清·黄元御撰。刊于1754年。本书分草、木、金石、果、禽兽、及鳞介鱼虫六部,共收药290种。内容论述简要,不尚旁征博引,颇多个人见解。黄元御自号玉楸子,故以为书名。现有《黄氏医学八种》本。
-
狗胆
《*辞典》:狗胆:出处:《本经》拼音名:GǒuDǎn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胆。⑦《纲目》:主鼻衄,聤耳,止消渴,杀虫,除积,能破血,凡血气痛及伤损者,热酒服半个,瘀血尽下。(《经验方》)④治男妇连日吐血不止:五灵脂为末,用狗胆汁和丸芡实大,每一丸姜酒化下,不得漱口,急进米粥,不可太多。
-
炒荆芥
炒荆芥具有祛风理血的作用。若炒黑用,须炒极黑存性,至肠红下血,女人崩漏,产后血晕,取其凉血及血遇黑则止之义也”(《药品辨义》)和“止血炒炭,散风生用,敷毒醋调,治崩漏童便炒黑”(《得配本草》)。荆芥炭中有8种成分未检出,但另检出了9种成分,而主要成分薄荷酮(注:止痛成分)、胡薄荷酮仍存在。
-
黄氏医书八种
《黄氏医书八种》医学丛书。清·黄元御撰。最早刊于乾隆年间。包括《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伤寒悬解》、《伤寒说意》、《金匮悬解》、《长沙药解》、《玉楸药解》。现存多种清刻本。
-
黄元御
黄元御清代医学家。号研农、玉楸子,别名玉路,字坤载。山东昌邑人。尊岐伯、黄帝、秦越人、张仲景为“四圣”,常言自四圣以降,喉孙思邈不失古圣之旨。著有《四圣心源》十卷、《玉楸药解》八卷、《四圣悬枢》五卷、《素灵微蕴》四卷、《伤寒悬解》十四卷、《伤寒说意》十卷、《金匮悬解》二十二卷、《长沙药解》四卷。
-
芦叶
《*辞典》:芦叶:出处:《唐本草》拼音名:L Y 别名:芦箬(《本经逢原》)。21.35%,戊聚糖15.21~50.79%,灰分11.33~功能主治:治上吐下泻,吐血,衄血,肺痈,发背。①《纲目》:治霍乱呕逆,痈疽。③《玉楸药解》:清肺止呕。或烧存性研末。(《圣惠方》)②发背溃烂:陈芦叶为末,以葱、椒汤洗净,敷之。
-
绿青
《*辞典》:绿青:出处:《别录》拼音名:LǜQīnɡ别名:石绿(《唐本草》),石碌(《本草衍义》),大绿(《纲目》)。②《本草图经):吐风痰。(《全婴方论》碧霞丹)②治卒中急风,眩晕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五种痫病,涎潮搐搦:石绿(研九度,飞)十两,附子尖、乌头尖、蝎梢各七十个。
-
砒霜
《*辞典》:砒霜:出处:《日华子本草》拼音名:PīShuānɡ来源:为砒石经升华而得的精制品,参见砒石条。⑥《玉楸药解》:治寒痰冷癖,久疟积痢,疗痔漏瘰疬,心疼呴喘,蚀痈疽腐肉,平走马牙疳。②《本草蒙筌》:畏羊血。(《圣惠方》砒霜膏)③治癣不问干湿,积年不差:砒霜一分,硫黄三分,密陀僧三分,腻粉二分。
-
桑皮汁
《*辞典》:桑皮汁:出处:《玉楸药解》拼音名:SānɡP Zhī别名:桑汁、桑白汁(《肘后方》),桑木汁(《圣惠方》),桑皮中白汁(《本草图经》)。性味:《本草汇言》:味苦。功能主治:治小儿口疮,外伤出血。②《本草蒙筌》:点唇裂。釜中煎如糖赤,推老痰宿血。④《玉楸药解》:灭黑痣恶肉,敷金疮,化积块。
-
鼠胆
《*辞典》:鼠胆: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ShǔDǎn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的胆。归经:《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功能主治:治青盲,雀目,聤耳。滴治耳聋。(《圣惠方》)②治耳卒聋:取鼠胆,纳耳内。(《卫生家宝方》胜金透关散)④治久聋:熊胆一分,鼠胆二枚(十二月收者)。
-
獭肝
《*辞典》:獭肝: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TǎGān别名:水獭肝(《纲目》)。本动物的足(獭四足)、肉(獭肉)、骨(獭骨)、皮毛(獭皮毛)、胆(獭胆)亦供药用,各详专条。治虚劳,骨蒸潮热,盗汗,咳嗽,气喘、咯血,夜盲,痔疮下血。③《本草图经》:主(虚损)劳极,四肢寒疟,虚汗客热,亦主产劳。
-
棠梨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棠梨的果实。树皮灰褐色,纵裂;单叶互生;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有密绒毛;生境分布:野生于荒郊、山脚、路边或道旁。叶含绿原酸、异绿原酸、新绿原酸和槲皮素衍生物。性味:酸甘,寒。①《救荒本草》:味甘酸。归经:《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功能主治:敛肺,涩肠。治咳嗽,泻痢。
-
苋实
《*辞典》:苋实:出处:《本经》拼音名:Xi nSh 别名:苋子(《饮膳正要》),苋菜子(《得配本草》)。归经:《玉楸药解》:入手阳明大肠、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治青盲翳障,目雾不明,乳糜血尿,二便不利。附方:①治眼雾不明及白翳:苋菜子、青葙子、蝉花,炖猪肝服。(《四川中药志》)③治大小便难:苋实末半两。
-
橡实壳
《*辞典》:橡实壳:出处:《唐本草》拼音名:Xi nɡSh K 别名:橡斗壳(《日华子本草》),橡豆子壳(《余居士选奇方》),橡子壳(《玉楸药解》)。②《日华子本草》:止肠风,崩中,带下,冷热泻痢。(《仁斋直指方》)②治肠风下血:橡豆子壳,用白梅肉填满,两个合定,铁线扎住,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米饮下。
-
玉簪花根
《中医大辞典》·玉簪花根:玉簪花根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品汇精要》。化学成分:根含皂苷,苷元为芰脱皂苷元(Gitogenin)。性味:甘辛,寒,有毒。同捣自然汁,以竹筒灌入喉中,其骨自下,不可着牙齿。(《乾坤生意》)④刮骨取牙:玉簪根(干者)一钱,白砒三分,白硇七分,蓬砂二分,威灵仙三分,草乌头一分五厘。
-
四圣悬枢
《四圣悬枢》为书名。为《黄氏遗书八种》系列丛书之一。清·黄元御撰。最早刊于乾隆年间。包括《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伤寒悬解》、《伤寒说意》、《金匮悬解》、《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
鸡冠子
《*辞典》:鸡冠子:出处:《本草抬遗》拼音名:JīGuānZi来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种子。药理作用:试管法证明,种子煎剂对人阴道毛滴虫有良好作用,与药液接触后5~性味:甘,凉。归经:《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治肠风便血,赤白痢疾,崩带,淋浊。②《日华子本草》:治妇人崩中带下,入药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