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臂骨
上臂骨即肱骨。是上肢最长大的管状骨。上连肩胛骨,下连前臂骨。肱骨可分一体两端: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肩关节。肱骨体中部的外侧有一粗糙骨面,叫三角肌粗隆。肱骨下端前后稍扁,有两个关节面,内侧叫肱骨滑车,外侧叫肱骨小头。
-
臑骨突出
臑骨突出病名。臑骨即肱骨,指肩关节脱臼后肱骨头离位,明显突出者。见《医宗金鉴》卷八八。证治详肩胛骨脱出条。
-
披肩
披肩医疗器械名。肱骨颈骨折等固定用具。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其具用熟牛皮一块,长五寸,宽三寸,两头各钻两孔,夹于伤处,以棉绳穿之,紧紧缚定。用于肱骨颈部骨折,或肩部复杂骨折之整复后固定。
-
挫闪
挫闪为经外奇穴名。出《浙江医学》。位于前臂伸侧近端,鹰嘴突起与肱骨外上髁间之凹陷下1寸(一说3寸,名挫闪1)处。左右计2穴。主治扭伤、腰痛。一般直刺0.3~0.5寸。
-
腰痛穴
腰痛穴为经外奇穴名。出《浙江医学》。即挫闪。挫闪为经外奇穴名。出《浙江医学》。位于前臂伸侧近端,鹰嘴突起与肱骨外上髁间之凹陷下1寸(一说3寸,名挫闪1)处。左右计2穴。主治扭伤、腰痛。一般直刺0.3~0.5寸。
-
肩关节
肩关节为人体部位名。指由肩胛骨、锁骨和肱骨所构成的关节。
-
曲䐐骱
曲䐐骱即肘关节。见《伤科补要》卷二。由尺骨鹰嘴与肱骨鹰嘴窝构成。
-
髃骨骱
髃骨骱解剖部位名。指肩关节处,该关节由肩胛盂部与肱骨头构成。见《伤科补要》卷二。
-
大骨
大骨泛指全身长大的骨骼。出《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如股骨、肱骨、髋骨等。
-
肘外辅骨
肘外辅骨为人体部位名。指桡骨小头与肱骨外上髁的接合部。《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
-
四折骨
四折骨为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骨折的合称。
-
臑骨
臑骨为骨骼名。即现代所称之肱骨。《医宗金鉴》:“臑骨,即肩下肘上之骨也。”
-
泽中
泽中为经外奇穴名。出《吉林卫生》。位于肘横纹上,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之中点。主治大骨节病、肘关节疼痛强直。一般直刺0.3~0.5寸。
-
三角肌运动点(后)
三角肌运动点(后)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肩后部,鹰嘴和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与肩峰的连线上,上臂的上1/8与下7/8的交界处。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肩及下臂肌麻痹型)。一般直刺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