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自2002年起,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主题为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由来: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
三棱针散刺法
三棱针散刺法为三棱针法之一。指用三棱针在人体特定部位施行多点点刺的方法。
-
干角
干角是指日本医学把施行单一的直接角法,称为干角。参考“角法”:角法指拔罐法。古时用兽角制成的杯罐作拔罐工具,故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牡痔…以小角角之。”意指用小角来吸拔。《肘后方》及《外台》中均有此称。
-
飞退
飞退为针刺手法之一。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一边施行飞法一边向外退针,且退而不出。
-
飞推
飞推为针刺手法之一。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一边施行飞法一边向内推针,且推而不入。
-
麦粒灸
麦粒灸(moxibustionwithseed-sizedmoxacone)为灸法术语。是指用麦粒大小的艾炷施行的艾炷灸。即小炷灸。因所制艾炷大小如麦粒而名。一般用于直接灸。《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哕,灸承浆七壮,炷如麦大。”
-
灼艾
灼艾即施行灸法。《宋史·太祖本纪》:“太宗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
其来不可逢
其来不可逢为刺法用语。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意谓邪气正盛的时候,切不可施行补法,以防留邪。
-
其往不可追
其往不可追为刺法术语。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意谓邪气已去,正气尚衰,切不可施行泻法,以防伤正。
-
经络穴区带
经络穴区带是指疾病反映于体表的敏感区域,其部位常与经络穴位相符合。在敏感带中查找敏感点(穴)施行针灸等刺激,称为经络穴区带疗法。
-
砭灸处
砭灸处指施行针(砭)、灸的处所,即腧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逆顺,以宜镵石定砭灸处。”
-
留针候气法
留针候气法为候气法之一。指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经施行一定针刺手法后仍不得气者,可将针留于穴内以待气至。
-
蜂针疗法
蜂针疗法为针刺方法之一。利用蜜蜂螫器官为针具,循经络皮部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的针刺,借助其产生的机械刺激作用和蜂毒药理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
-
熏脐灸
熏脐灸为灸法术语。亦称熏脐法。指将药末敷在患者脐部,再于其上施行艾灸的隔物灸法。
-
割开捺骨
割开捺骨骨折手术整复法之一。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撙捺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用墨龙散贴疮之四周,肿外留疮口,别用风流散填。”并宜施行类缚固定如法。
-
逢时
逢时是指凡诸经脉气昼夜周行五十度,各有所至之时。气至之时,谓之逢时。根据病情虚实,施行补泻。《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谨候(其)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
-
献血法规
献血法规(regulationforblooddonation)是指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管理和技术系列指导文件及地方相关法令和法规。
-
灸师
灸师是指专门施行灸法的医师。《昌黎先生集》卷七谴疟鬼:“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
忌穴
忌穴某一时日不能施行针灸的穴位。古代有针灸择日之说,认为某日时宜针灸,或不宜针灸,或某部忌针灸。《千金翼方》针灸宜忌:“既得吉辰,当知忌穴”,即指此。
-
游针之居
游针之居指施行针刺的处所。《素问·气穴论》:“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