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癣
病程慢性,时久皮肤可增厚,趾甲易被累,此型多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病情顽固,难以治愈。但有时足癣可合并湿疹。(2)对渗液较多的糜烂型可选用上述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用达里波液浸泡或湿敷,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酌加0.1%依沙吖啶(利凡诺),渗出停止,糜烂面减轻后可参用上述汗疱型泥膏,半量怀氏酊或市售的抗真菌霜剂。
-
手足癣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手足癣是一种临床极为常见的发生于足和(或)手部的皮肤癣疾。手癣又常由患者自身足癣传染而来。(五)体癣型可由上述诸型尤其是丘疹鳞屑型、水疱型发展至足背而来。疾病病因:手足癣的病原菌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基本相似,主要是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等引起。
-
皮癣菌病
病程慢性,时久皮肤可增厚,趾甲易被累,此型多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病情顽固,难以治愈。但有时足癣可合并湿疹。(2)对渗液较多的糜烂型可选用上述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用达里波液浸泡或湿敷,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酌加0.1%依沙吖啶(利凡诺),渗出停止,糜烂面减轻后可参用上述汗疱型泥膏,半量怀氏酊或市售的抗真菌霜剂。
-
脚癣
病程慢性,时久皮肤可增厚,趾甲易被累,此型多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病情顽固,难以治愈。但有时足癣可合并湿疹。(2)对渗液较多的糜烂型可选用上述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用达里波液浸泡或湿敷,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酌加0.1%依沙吖啶(利凡诺),渗出停止,糜烂面减轻后可参用上述汗疱型泥膏,半量怀氏酊或市售的抗真菌霜剂。
-
足癣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2.系统治疗:对于角化过度型足癣或者局部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口服药物治疗,如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3.对于足癣继发细菌感染者,应先控制细菌感染再抗真菌治疗。(2)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特比萘芬(乳膏、溶液、涂膜剂等)、萘替芬(乳膏、凝胶)、布替萘芬(乳膏、溶液);
-
丹毒
甚者可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毒邪内攻之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肝脾湿火:丹毒·肝脾湿火证(erysipelaswithpatternofdampness-fireinspleenandliver)是指肝脾湿火,以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疼痛,伴口干且苦,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为常见症的丹毒证候。
-
圣弗朗西斯氏病
甚者可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毒邪内攻之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肝脾湿火:丹毒·肝脾湿火证(erysipelaswithpatternofdampness-fireinspleenandliver)是指肝脾湿火,以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疼痛,伴口干且苦,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为常见症的丹毒证候。
-
圣弗朗西斯病
甚者可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毒邪内攻之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肝脾湿火:丹毒·肝脾湿火证(erysipelaswithpatternofdampness-fireinspleenandliver)是指肝脾湿火,以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疼痛,伴口干且苦,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为常见症的丹毒证候。
-
鸡爪风
发病机制:甲真菌病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指部为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图3)。相关药品:阿莫罗芬、环吡酮、环吡酮氨、醋酸、水杨酸、尿素、尿素软膏、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冰醋酸溶液、碘酊、乳酸软膏、苯甲酸、复方苯甲酸软膏
-
油灰指甲
发病机制:甲真菌病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指部为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图3)。相关药品:阿莫罗芬、环吡酮、环吡酮氨、醋酸、水杨酸、尿素、尿素软膏、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冰醋酸溶液、碘酊、乳酸软膏、苯甲酸、复方苯甲酸软膏
-
灰指甲
发病机制:甲真菌病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指部为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图3)。③局麻下手术拔甲,必要时可用凡士林纱布包扎伤口,1周后先涂3%水杨酸软膏,以后逐渐增高浓度,最后用复方苯甲酸软软膏和碘酊交替外搽,直至新甲长出为止。
-
甲真菌病
发病机制:甲真菌病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指部为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图3)。相关药品:阿莫罗芬、环吡酮、环吡酮氨、醋酸、水杨酸、尿素、尿素软膏、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冰醋酸溶液、碘酊、乳酸软膏、苯甲酸、复方苯甲酸软膏
-
手足、体股癣
概述:手足、体股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手足、体股癣的诊断:1.皮损初起为丘疹或丘疱疹,逐渐向外扩大,可形成环形或多环形,边缘可隆起,可有鳞屑。1.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湿热,并避免接触传染。2.2%硝酸咪康唑软膏外用,一日2次,用药范围应大于皮损边缘。3.顽固性手、足癣需要口服抗真菌药。
-
特比萘芬
药品说明书:别名:疗霉舒霜剂,特比萘芬外文名:Terbinafine适应症:本品属有烯丙胺结构的抗真菌药,能抑制真菌麦角甾醇合成过程中角鲨烯环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角鲨烯在真菌细胞中蓄积,破坏了真菌的膜结构,使其中主要成分如磷脂及蛋白质的合成与转换功能明显减退,膜功能降低导致真菌死亡。对足癣,疗程4周;
-
皮肤和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皮肤及软组织常见的化脓性感染主要有毛囊炎、疖、痈、急性蜂窝组织炎、脓肿、丹毒、急性淋巴管炎。可选用青霉素及氨基糖甙类药物,严重者可给第2、3代头孢菌素,怀疑有厌氧菌混合感染时加用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有活动性足癣者应同时作癣的治疗,如局部涂酮康唑霜等抗真菌药物。
-
复方水杨酸苯甲酸搽剂(Ⅰ)
复方水杨酸苯甲酸搽剂(Ⅰ)说明书:药品类型:化学药品药品名称:复方水杨酸苯甲酸搽剂(Ⅰ)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毫升含水杨酸30毫克,苯甲酸60毫克,辅料为: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甲内型甲真菌病
概述:甲内型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的苏丹毛癣菌和紫色毛癣菌引起的甲板感染,两者均有亲角蛋白的特性。②已患有体股癣或手足癣者应积极治疗,直到完全痊愈,避免交叉感染。40%尿素硬膏贴在病甲上,每4~相关药品:醋酸、冰醋酸溶液、碘酊、尿素、水杨酸、乳酸软膏、苯甲酸、复方苯甲酸软膏
-
涡纹癣
概述:叠瓦癣(tineaimbricate)又名涡纹癣。是热带及亚热带的一种浅部真菌感染,在东南亚及中美和南美洲一带比较多见。本病由同心性毛癣菌引起。病理组织显示慢性炎症,无特异性。相关药品:灰黄霉素、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苯甲酸、水杨酸、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蛇床子、咪康唑、硝酸咪康唑霜
-
硝酸益康唑溶液
硝酸益康唑溶液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硝酸益康唑溶液汉语拼音:XiaosuanYikangzuoRongye英文名:EconazoleNitrateSolution含量或效价规定:本品含硝酸益康唑(C18H15Cl3N2O·HNO3)应为标示量的90.0%~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与磷酸氢二钾各2.5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甲醇(10:30)为流动相;
-
硝酸益康唑乳膏
硝酸益康唑乳膏说明书:药品类型:化学药品药品名称:硝酸益康唑乳膏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亦可用于治疗体癣、股癣、足癣、花斑癣。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叠瓦癣
概述:叠瓦癣(tineaimbricate)又名涡纹癣。是热带及亚热带的一种浅部真菌感染,在东南亚及中美和南美洲一带比较多见。本病由同心性毛癣菌引起。病理组织显示慢性炎症,无特异性。相关药品:灰黄霉素、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苯甲酸、水杨酸、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蛇床子、咪康唑、硝酸咪康唑霜
-
公丁香
概述:公丁香:1.中药名;性味归经:辛,温。入胃、脾、肾经。1.治脘腹冷痛,呃逆,反胃,呕吐,泻利。2.治疝瘕,痃癖,阳痿,子宫虚冷,寒湿带下。3.治体癣,足癣,跌打损伤。化学成分:花蕾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丁香油酚、β-丁香烯和乙酰丁香油酚,还含苯甲酸乙酯、齐墩果酸、山柰酚、丁香色酮苷、丁香鞣质等。
-
鹅掌风及脚气
发生于指、趾间及掌蹠部位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称为手癣或足癣,俗称“鹅掌风”或“脚气”。2.根据皮疹特点临床上分为浸渍型、水皰型及鳞屑角化型;3.对于顽固性感染可内服系统抗真菌药治疗,目前多用斯皮仁诺或疗酶舒。2.对继发细菌感染或真菌检查阴性诊断有困难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
-
脚癣粉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治疗足癣或足多汗症。成分:水杨酸5g,硼酸10g,氧化锌20g,滑石粉加至100g.《外伤科学》:方名:脚癣粉组成:轻粉4两,升华硫磺4两,滑石3两,熟硼砂3两,枯矾8钱,樟脑8钱,冰片2钱。功效:解毒杀虫,干燥止痒。主治:足癣,股癣。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阿斯匹林
概述:阿斯匹林是人类常用的具有解热和镇痛等作用的一种药品,它的学名叫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发明:公元前三四百年前,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希腊生理和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就已发现,水杨柳树的叶和皮具有镇痛和退热作用,但弄不清它的有效成分。10.本品使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的血药浓度明显降低,二者不应合用。
-
硝酸益康唑喷剂
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15ml(相当于硝酸益康唑150mg),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另一100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入0.1mol/L盐酸溶液-甲醇(1:9)稀释至刻度。4.为避免复发,皮肤念珠菌病及各种癣病的疗程至少2周,足癣至少4周。
-
体癣
疾病描述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的光滑皮肤上(除手、足、毛发、甲板以及阴股部以外的皮肤)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统称为体癣。疾病病因体癣在我国主要是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许兰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犬小孢子菌等所引起。
-
丹毒临床路径(2016年版)
现将上述共1010个临床路径一并在中华医学会网站(网址http://www.cma.org.cn/kjps/jsgf/)发布,供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参考使用。(3)X线胸片、心电图。2.抗真菌治疗:同时患有足癣或甲真菌病的患者,局部应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肝功能正常,可考虑加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
-
复方水杨酸樟碘溶液
复方水杨酸樟碘溶液(II)说明书:药品类型:化学药品药品名称:复方水杨酸樟碘溶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毫升含苯甲酸120毫克、水杨酸60毫克、樟脑75毫克、2.5%碘酊0.06毫升、甘油10毫克、薄荷油0.01毫升。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盐酸特比萘芬
药品标准:正式名:盐酸特比萘芬汉语拼音:YansuanTebinaifen标准号:WS-204(X-159)-98拉丁文或英文:TerbinafineHydrochloride主要活性成分:(E)-N-(6,6-二甲基-2-庚烯-4-炔)-N-甲基-1-萘甲胺盐酸盐。干燥失重取本品,在80℃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ⅧL)。
-
地黄叶
《中医大辞典》·地黄叶:地黄叶为中药名,出自《食疗本草》。来源: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Gaertn.)Libosch.的叶。功能主治:主治手、足癣,恶疮似癞。功能主治:主治恶疮,手、足癣。用法用量:外用:捣汁涂或揉搓。附方:治恶疮似颊者:地黄叶捣烂日涂,盐汤先洗。(《千金方》)摘录:《*辞典》
-
手癣
疾病科属皮肤科疾病概述手癣是发生于手部的癣。⑴水疱型:皮疹为深在性小水疱,散在或群集分布,破溃或吸收后有少量鳞屑。自觉瘙痒明显,常因搔抓或自行用针挑水疱而继发感染。若水疱型或糜烂型继发感染者,则多属湿热,此时宜结合辨证治疗,治疗方法为清热解毒利湿。辨证论治参照足癣论治施药。外治法参照足癣外治法。
-
盐酸特比萘芬片
药品标准:正式名:盐酸特比萘芬片汉语拼音:YansuanTebinaifenPian标准号:WS-205(X-160)-98拉丁文或英文:TerbinafineHydrochlorideTablets主要活性成分:盐酸特比萘芬,按盐酸特比萘芬计应为标示量的90.0-100%。鉴别:(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盐酸特比萘芬5mg的溶液,滤过;
-
盐酸特比萘芬凝胶
药品标准正式名盐酸特比萘芬凝胶汉语拼音YansuanTebinaifenRongye标准号WS-180(X-140)-98拉丁文或英文TerbinafineHydrochlorideSolution主要活性成分含盐酸特比萘芬以特比萘芬(C21H25N)计应为标示量的90.0~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手癣、足癣、股癣、体癣、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等。4.本品涂敷后不必包扎。
-
急、慢性颈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结炎发生在颈部相当于中医的“颈痈”;发生在腋下属中医“腋痈”范畴;痈的发病原因为外感风湿,风热挟痰蕴结少阳、阳明之络;或下肢、阴部破碎感染,毒邪循经继发为胯腹痈;如前所述,成人颈部肿块应考虑转移性恶性肿瘤可能,因此,应常规检查耳鼻咽喉、口腔等处,以便了解鼻咽、喉等处有无原发病灶。
-
紫归治裂膏
性状:本品为绿灰色至蓝灰色的片状橡胶膏;用于手足皲裂。紫归治裂膏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紫归治裂膏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活血,生肌,止痛。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苍矾洗剂
处方:苍耳子31g,明矾15g,苦参15g,蛇床子15g,黄柏15g。功能主治:足癣。用法用量:水煎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黄裙竹荪
拼音名:HuánɡQúnZhúSūn别名:杂色竹荪、网纱菇来源:药材基源:为鬼笔科真菌黄裙竹荪的子实体。菌柄近白色或淡橙黄色,海绵状,中空,粗1.6-2.3c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竹林下或阔叶混交林下。性状:性状鉴别子实体长条形,长6-16.5cm,表面黄白色至橘黄色。功能主治:燥湿杀虫。主足癣湿烂;
-
脚湿气
又称“田螺疱”。是指发生于足跖趾丫,以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足跖水疱,角化过度,脱屑,瘙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癣病。血虚风燥证:脚湿气·血虚风燥证(tineapediswithpatternofwind-drynessduetoblooddeficiency)是指血虚风燥,以皮肤增厚,粗糙干裂,瘙痒脱屑,舌质淡红,舌苔薄,脉细为常见症的脚湿气证候。
-
脚湿气·血虚风燥证
定义:脚湿气·血虚风燥证(tineapediswithpatternofwind-drynessduetoblooddeficiency)是指血虚风燥,以皮肤增厚,粗糙干裂,瘙痒脱屑,舌质淡红,舌苔薄,脉细为常见症的脚湿气证候。又称“田螺疱”。是指发生于足跖趾丫,以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足跖水疱,角化过度,脱屑,瘙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癣病。属真菌皮肤病。
-
脚湿气·湿热下注证
定义:脚湿气·湿热下注证(tineapedis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diffusingdownward)是指湿热下注于足部,以密集水疱,糜烂流水,浸淫成片,瘙痒疼痛或有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为常见症的脚湿气证候。是指发生于足跖趾丫,以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足跖水疱,角化过度,脱屑,瘙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癣病。属真菌皮肤病。
-
丹毒(皮肤性病)
概述:丹毒(Erysipelas)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成片红肿的急性炎症。对老年病人应注意防止支气管肺炎、心衰和其他并发症。也可磺胺药物内服。鉴别诊断:本病须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组织炎、多形日光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鉴别。其损害有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或苔癣化等多形皮疹。
-
异噻唑酮
药品说明书:别名:异噻唑酮,3-羟基异噻唑适应症:用于治疗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及念珠菌性皮炎等,疗效良好。用量用法:局部涂搽:每日数次。注意事项:副反应少见,少数患者有局部发痒、红疹、丘疹等。规格:稀醇溶液:0.2%;霜剂:0.2%。
-
比硫钠
药品说明书:别名:2-巯基比啶-N-氧化物钠;比硫酶净;比硫钠,比硫酮钠适应症:可用于治疗体癣、股癣、足癣等。用量用法:涂搽患处:每日2~3次,一般连续用药1~2周。规格:霜剂:1%;稀醇溶液:0.5%~1%。
-
比硫酶净
药品说明书:别名:2-巯基比啶-N-氧化物钠;比硫酶净;比硫钠,比硫酮钠适应症:可用于治疗体癣、股癣、足癣等。用量用法:涂搽患处:每日2~3次,一般连续用药1~2周。规格:霜剂:1%;稀醇溶液:0.5%~1%。
-
2-巯基比啶-N-氧化物钠
药品说明书:别名:2-巯基比啶-N-氧化物钠;比硫酶净;比硫钠,比硫酮钠适应症:可用于治疗体癣、股癣、足癣等。用量用法:涂搽患处:每日2~3次,一般连续用药1~2周。规格:霜剂:1%;稀醇溶液:0.5%~1%。
-
比硫酮钠
药品说明书:别名:2-巯基比啶-N-氧化物钠;比硫酶净;比硫钠,比硫酮钠适应症:可用于治疗体癣、股癣、足癣等。用量用法:涂搽患处:每日2~3次,一般连续用药1~2周。规格:霜剂:1%;稀醇溶液:0.5%~1%。
-
龙胆紫
药品说明书:别名:结晶紫;氯化甲基玫瑰苯胺,甲紫外文名:MethylViolet适应症:有较好的杀菌作用,且无刺激性及毒性。溶液用于表浅创面、糜烂、溃疡及皮肤感染,糊剂用于足癣继发感染及脓皮病等。规格:紫药水(含龙胆紫1%);
-
疗霉舒霜剂
药品说明书:别名:疗霉舒霜剂,特比萘芬外文名:Terbinafine成分:特比萘芬适应症: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的皮肤、头发及指(趾)甲的感染,各种癣病及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酵母菌感染,皮霉菌引起的甲癣。疗程:体癣、股癣:1-2周,足癣:2-4周,皮肤念珠菌病:1-2周,花斑癣:2周。禁忌:对本药过敏者。
-
皮肤结核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皮肤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所致皮肤感染。4.外用治癣药物有水杨酸、苯甲酸、冰醋酸、十一烯酸、十一烯酸锌、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miconazole)、特比萘芬(terbinafine)、阿莫洛芬(amorolfine)、羊蹄草或土槿皮等。对小片病损,可采取手工拔毛法,用拔毛镊细心将病发连根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