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纯
杨纯(1917-),女,汉族,四川省峨嵋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以后,在皖东北、苏南、浙西、山东等地任地委书记。文革后,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总党组书记。在她主持北京医学院工作的八年中,学校的医教研后勤等工作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
宗教心理学
宗教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一门特殊分支学科,专门以宗教为其研究领域,实际上,可以将其命名为"宗教的心理学",即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探索与解释宗教现象。其着重点在于研究宗教神化的一门学科。宗教心理学一方面研究宗教(包括神话)如何影响社会、文化并由此而影响个人人格、心理、乃至行为变化;
-
郭晓光
郭晓光,男,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是内蒙古抗癌协会理事长,担任包头肿瘤医院院长、内蒙古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是内蒙古重点学科――肿瘤外科学科带头人。从事肿瘤外科近26年,在肿瘤外科治疗方面有独到造诣。同时也是包头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主任委员,是《内蒙古医学杂志》常务委员等。
-
针灸临证集验
《针灸临证集验》为书名。1980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王玲玲、王启才编著。2007年10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征集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以及其他一些国内知名针灸专家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病症的临床经验汇总而成的,涉及神经、精神系统常见的30多种病症。重点介绍专家们对这些病症的独特治疗方法和体会。
-
广成先生玉函经
《广成先生玉函经》又名《玉函经》。3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全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篇。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系宋·崔嘉彦引述古典医籍结合个人见解的注释本。
-
医学正印种子编
《医学正印种子编》种子专著。又名《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二卷。明·皇甫嘉撰。刊于1635年。本书分男科、女科各一卷。重点论述男子生育和女子不孕的辨证和治疗。现存四种明刻本,还有清刻本和抄本。
-
杂病心法要诀
《杂病心法要诀》为内科著作。5卷(即《医宗金鉴》卷39~清·吴谦等撰。本书重点论述内科杂病(包括中风、类中风、痉病等四十余种病证)的证治。正文均编为七言歌诀,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内容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
-
琼瑶神书
即《琼瑶发明神书》。又名《琼瑶神书》《针灸神书大成》《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琼瑶真人针经》。有几种传本,内容繁简不同,多载歌诀,论用针手法及诸病的针灸治疗。旧题宋·刘真人(又作刘党或琼瑶真人)撰。撰年不详。明、清间有数种不同的刊本。其中确有真识卓见。切于临床实用,现存两种清刻本。
-
风痨臌膈四大证治
《风痨臌膈四大证治》为书名。不分卷。清·姜天叙撰。刊于1796年。本书重点论述中风、虚劳、水肿、臌胀、呕吐及噎膈反胃诸病症。并对霍乱、关格等杂病作了简略的介绍。解放后有排印本。
-
本事方释义
《本事方释义》为方剂著作。旧题清·叶桂释义。撰于1745年。作者注释《本事方》的重点是该书所记载的药物配伍,药性和归经等内容。原系稿本,1814年由叶氏曾孙叶澹安校勘原文后予以刊行。现存多种清刻本,及1920年祥记书局刻本和千顷堂书局刻本。
-
欺骗心理战
欺骗心理战指通过诡诈、诱骗、伪装等手段,重点对敌指挥决策心理施加影响的心理战战法。主要有用谋和伪装两种基本方式。
-
文王功中医学
《文王功中医学》为书名。杨启润编著。1996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两篇。基础学篇,扼要介绍文王功效应的生理基础,阴阳、五行在医学上的应用,经络、脏象、病机、治则;针灸学篇重点介绍经络、输穴、针灸治疗。
-
杨永璇中医针灸经验选
《杨永璇中医针灸经验选》为书名。杨依方等编。1984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重点介绍杨永璇针罐并用、针药兼施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同时收录杨氏医学论文和药物治病的经验方。
-
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
《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为书名。杨元德编。2003年3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与针灸处方有关的一部分针灸的基本理论(经络)、基本知识(腧穴)、基本技能(手法)。重点写明针灸处方的原则与常见病、疑难病的针灸处方,每病举出毫针的3~包括家传与笔者的经验处方。
-
无误蒙药鉴
《无误蒙药鉴》即《蒙医本草图鉴》。《蒙医本草图鉴》又名《蒙药正典》。占布拉道尔吉用藏文撰于19世纪。载药879种。按药物性能分为8部24类。重点论述每种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能、主治、药用部分、采集时间及炮制法。198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将书名改为《无误蒙药鉴》。
-
玉机真脏论篇
《玉机真脏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玉机,含有珍重之意;真脏,指真脏脉。本文重视对真脏脉的论述,故名。内容包括五脏脉息与四时的变化,脉的胃气,疾病的传变,五脏的虚实等。其中尤以论脉为重点,指出脉息的变化,取决于胃气,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无胃之脉为真脏脉,真脏脉见,则预后不良。
-
甘露点滴
《甘露点滴》为蒙医书。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著于18世纪。重点论述各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温泉浴等治疗技术。并对“六基证”理论作了进一步论述。现存木刻本。
-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GMP)forbloodtransfusionservice)是指阐明血站质量宗旨、目标、质量体系要素、管理和技术监控重点的文件。
-
医医小草
《医医小草》医论著作。清·宝辉撰于1901年。作者指出有关寒、温、疫三病的治法,金、元诸家均有所偏,乃细心体味。总括有关重点问题18条予以辨析。文字简要,说理清晰。所附《游艺志略》为作者与其师友的医理问答。此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
治验回忆录
《治验回忆录》医案著作。赵守真撰。本书选收作者临床验案一百例,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妇科、儿科治例。所列医案大多记载了病证治疗的全过程、较系统地叙述病证的表现、辨证的重点、诊断的依据,处方的准绳等内容。对充实中医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辨证论治在医疗实践中的运用有所启发。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脉简补义
《脉简补义》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清·周学海撰。本书重点介绍作者对脉学的见解。上卷谈诊法及诸脉;下卷经义丛谈,讨论多方面的脉学问题。周氏此编是对《脉义简摩》一书的补充与发挥。现有《周氏医学丛书》本。
-
军人心理学
军人心理学是研究军人(在服役条件下的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军人个体心理、集体心理和军人教育、学习、交往、训练、管理、作战心理为研究重点,揭示军人在上述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
-
考正穴名
《考正穴名》为书名。清·王蓥辑校。本书对全身78个重点腧穴进行考证。并于书后附“考穴取寸法”。
-
伤寒论述义补
《伤寒论述义补》为书名。1851年作者又撰《伤寒论述义补》一篇附刊于《伤寒论述义》后。《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27年。作者在钻研其父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的基础上,参考各家学说,针对《伤寒论》中所述病情、病机予以重点剖析,以补《伤寒论辑义》之不足。
-
饮食须知
《饮食须知》食疗著作。①元·贾铭撰。撰年未详。重点介绍360余种食物相反相忌。全书分水火、谷、菜、果、味、鱼、禽、兽八类。虽主体内容可取,但不免于芜杂。②清·朱本中撰。刊于1676年。属食疗本草著作。
-
医学要则
《医学要则》医论著作。清·沈懋言纂。成书于1743年。全书选辑《内经》及秦汉以后一些医家的有关论述加以注释。共24题,称为“二十四则”,分论《内经》医理、本草药性、脉经经络及杂病治法等。但内容重点不够突出,编排也欠系统。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
景岳全书发挥
《景岳全书发挥》综合性医书。题名清·叶桂撰(一作姚球撰)。刊于1844年。本书重点是对张景岳所主张的温补学说提出了不少论评,但其批评未必中肯,故本书未能造成较大影响,只不过是不同学派辩论之作。现有清刻本、近代石印本。
-
病症辨异
《病症辨异》诊断学著作。陆成一辑。本书重点论述鉴别诊断。以病证为主,按气血、脏腑、身形各部为序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若干病证予以辨别。举凡相类证候,均进行了对比辨析,并阐述有关病机等内容,可供临床辨证参考。现有1920年铅印本。
-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医学论文汇编。本书刊论文十一篇。介绍丁甘仁、王仲奇、朱南山、陈筱宝、张骧云、范文虎、费绳甫、恽铁樵、徐小圃及奚咏裳、夏应堂等各医学流派的学术渊源和临床经验。其中以审病论证、立方用药等方面的各家所长为重点。对读者颇有启发。1962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单按
单按为切脉指法。指用一个手指专按寸、关、尺中某一部位脉象的切脉方法。如诊关部脉,用中指按之,其余两指微微提起。单按有助于重点诊测某部的脉象。《重订诊家直诀》:“一指单按,气行自畅,无所搏击。”
-
重点人群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中需要心理救助的重点人群(focusgroups)是指由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引起心理影响的人群中经过评估有严重应激症状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