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音气
音气生理学名词。指发生声音的气力。声音的大小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肺主呼吸,脾主生气,肾主纳气。三脏之气盛,发出的气声洪亮;三脏气衰,则声音低微,气弱懒言。《灵枢·终始》:“音气益彰,耳目聪明。”
-
亟夺
亟夺㈠音气(qì)。屡次夺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无泄皮肤,使气亟夺。”㈡音极(jí)。急速夺去。《素问·腹中论》:“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
-
亟
亟㈠音气(qì)。《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观《阴阳应象大论》曰:‘精化为气’,即此藏精起气之谓。”《素问·疏五过论》:“粗工治之,数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王冰注:“数刺阴阳经脉,气夺病甚,故身体解散而不用,四支废运而转筋,如是故知死日有期。”
-
一炁丹
处方:人参制附子各等分制法:炼白蜜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益气温阳。治脾肾虚寒,不时易泻,腹痛阳痿,怯寒神疲。《疡医雅言丹药集方》方之一炁丹:方名:一炁丹组成:汞1两,朱砂3钱,消石2两,硼砂3钱,白矾3两,信3分,戎盐2两。主治:《医学集成》卷二方之一炁丹治关格脉细挟冷者。制备方法:上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