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蚀疮
亦名阴中生疮、阴疮、阴 、 、阴蚀疮等。病因病机:病因情志郁火,损伤肝脾,湿热下注,郁蒸生虫,虫蚀阴中所致。方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并用外治法:溻痒汤(《疡医大全》:苦参、狼牙、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鹤虱),煎汤熏洗。
-
Lipschutz溃疡
概述:急性女阴溃疡(ulcusvulvaeacutum)亦称为Lipschutz溃疡,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妇女及幼女的非性病、非接触传染的阴部良性溃疡。临床上酷似软下疳。Lipschutz认为本病是一独立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病变局部分泌物中含有革兰阳性粗大杆菌,认为是本病的致病菌。辨证属于湿热下注,兼感毒邪。
-
急性外阴溃疡
概述:急性女阴溃疡(ulcusvulvaeacutum)亦称为Lipschutz溃疡,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妇女及幼女的非性病、非接触传染的阴部良性溃疡。临床上酷似软下疳。Lipschutz认为本病是一独立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病变局部分泌物中含有革兰阳性粗大杆菌,认为是本病的致病菌。辨证属于湿热下注,兼感毒邪。
-
急性女阴溃疡
概述:急性女阴溃疡(ulcusvulvaeacutum)亦称为Lipschutz溃疡,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妇女及幼女的非性病、非接触传染的阴部良性溃疡。临床上酷似软下疳。Lipschutz认为本病是一独立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病变局部分泌物中含有革兰阳性粗大杆菌,认为是本病的致病菌。辨证属于湿热下注,兼感毒邪。
-
鲫鱼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鲫鱼胆:拼音名:J Y Dǎn别名:空心花、嫩肉木、丁药来源:紫金牛科鲫鱼胆Maesaperlarius(Lour.生境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肝经功能主治:清热明目;阴蚀疮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点眼、滴鼻或调涂。(《本事方》神效散)各家论述:1.《纲目》:取汁涂疳疮。点喉中,治骨鲠、竹刺不出。
-
疳湿散
处方:5月5日虾蟆、木香、硫黄、铁精各等分。功能主治:妇人阴蚀疮。用法用量:掺敷患处。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引《得效》《东医宝鉴 外形篇》卷四引《得效》:方名:疳湿散组成:5月5日虾蟆、木香、硫黄、铁精各等分。制备方法:上为末,入麝香少许。
-
鸡矾散
处方:鸡屎1分,矾火煎茶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阴蚀疮。用法用量:先用桑枝、葱白、豉汤洗,后贴药,每日3次。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三○一
-
一擦光
概述:一擦光为《串雅内编》卷二方。若肿多加白芷;干痒出血加大黄、黄连;青色加青黛。一擦光处方:1.蛇床子、苦参、芜荑各一两,雄黄、川椒、大枫子肉各五钱,枯矾一两五钱,硫黄、轻粉、樟脑各二钱。2.蛇床子、硫黄、黄柏、牛皮炭(熏牛皮烟炭也。一擦光功能主治:一擦光治疥疮及妇人阴蚀疮、漆疮、天火丹、诸恶疮。
-
天麻草汤
《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验方》:别名:天麻汤、天麻草洗方组成:天麻草(切)5升。主治:妒乳,浸淫黄烂热疮,阴蚀疮痒湿,小儿头疮。用法用量:以水1斗半,煎取1斗,随寒温分洗乳,以杀痒也。洗毕敷飞乌膏、散。附注:天麻汤(《千金》卷二十三)、天麻草洗方(《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
一抹散
《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方之一抹散:一抹散为《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方,组成为生天南星、生草乌各一枚。为细末,用羊蹄根捣绞取汁调涂。治干癣不愈。《疮疡经验全书》卷三方之一抹散:方名:一抹散别名:三灰散组成:黄连末1钱,鹿角灰1钱,红绒灰7分,鸡内金灰1钱,孩儿茶7分,珍珠末5分,冰片5分,轻粉5分,麝香3分。
-
冰黄膏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处方黄连60克冰片0.9克麝香0.6克轻粉1.5克硫黄末3克制法用水400毫升,先煎黄连至200毫升,滤去滓,再慢火煎至50毫升;后四味俱研细末,与黄连汁调和。功能主治主妇人阴蚀疮。用法用量用时以鹅毛蘸取,涂阴道内。
-
洗毒散
《普济方》卷二七五:方名:洗毒散组成:麻黄、地骨皮、蛇床子、地丁各等分。用法用量:每用5钱,水3大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方名:洗毒散组成:蛇床子3钱,地骨皮3钱,麻黄3钱,荆芥3钱,防风3钱,枯矾3钱。主治:诸般恶疮,风湿阴蚀疮。附注:《东医宝鉴》有大蓟。《医学入门》有紫花地丁。
-
洗搨散
《寿世保元》卷五:方名:洗搨散组成:五倍子、花椒、蛇床子、苦参、白矾、葱各等分。主治:妇人阴蚀疮,阴户中有细虫,其痒不可当,食人脏俯即死,令人发寒热,与劳症相似。用法用量:水煎,熏洗。
-
女阴溃疡
女阴溃疡为病名。治宜清热利湿杀虫。方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并用外治法:溻痒汤(《疡医大全》:苦参、狼牙、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鹤虱),煎汤熏洗。珍珠散(辽宁中医学院主编《妇产科学》:珍珠、雄黄、青黛、冰片、黄柏、儿茶),局部上用。
-
妇人阴疮
亦名阴中生疮、阴疮、阴 、 、阴蚀疮等。病因病机:病因情志郁火,损伤肝脾,湿热下注,郁蒸生虫,虫蚀阴中所致。方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并用外治法:溻痒汤(《疡医大全》:苦参、狼牙、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鹤虱),煎汤熏洗。
-
阴烂
亦名阴中生疮、阴疮、阴 、 、阴蚀疮等。病因病机:病因情志郁火,损伤肝脾,湿热下注,郁蒸生虫,虫蚀阴中所致。方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并用外治法:溻痒汤(《疡医大全》:苦参、狼牙、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鹤虱),煎汤熏洗。
-
天马疮
天马疮为病名。阴蚀出自出《神农本草经》石硫黄条。亦名阴中生疮、阴疮、阴 、 、阴蚀疮等。治宜清热利湿杀虫。方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并用外治法:溻痒汤(《疡医大全》:苦参、狼牙、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鹤虱),煎汤熏洗。
-
油发散
《普济方》卷三○一引《直指》:方名:油发散组成:干青黛、款冬花、油发各等分。主治:妒精疮,阴蚀疮。用法用量:入些麝香,或掺,或津唾调敷。制备方法:上为末。
-
碧珠散
处方:珍珠(新白者)1钱,青缸花5钱(即靛缸浮水,水飞过),真轻粉1两。制法:珍珠入豆腐内煮数滚,取出,研极细无声,加青缸花、真轻粉共研极细,瓷罐收贮。功能主治:下疳腐痛难忍;汤泡火烧,皮损肉烂,疼痛不止;及妇人阴蚀疮、小户嫁痛。用法用量:外搽患处,若下疳,用甘草汤洗净,猪脊髓调搽;
-
补心养胃汤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术、黄连、当归、生地、青皮、白芍、槟榔、乌药、远志、滑石、山栀仁、车前子、元胡索、川芎。功能主治:阴蚀疮。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
豆坯散
处方:绿豆粉1分,虾蟆灰1分,胭脂半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阴蚀疮。用法用量:干掺。摘录:《直指》卷二十四
-
秘传一擦光
《医学正传》卷六:方名:秘传一擦光别名:一擦光组成:蛇床子1两,苦参1两,芜荑1两,雄黄5钱,枯矾1两2钱,硫黄5钱,轻粉2钱,樟脑2钱,大风子5钱(取肉),川椒5钱。主治:疥疮,及妇人阴蚀疮、漆疮、天火丹,诸般恶疮。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一擦光(《串雅内编》卷二)。
-
阴䘌
亦名阴中生疮、阴疮、阴 、 、阴蚀疮等。病因病机:病因情志郁火,损伤肝脾,湿热下注,郁蒸生虫,虫蚀阴中所致。方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并用外治法:溻痒汤(《疡医大全》:苦参、狼牙、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鹤虱),煎汤熏洗。
-
内补托里流气饮
《疮疡经验全书》卷五:组成:甘草节、茯苓、泽泻、猪苓、紫苏、山栀、黄连、台术、当归、川芎、生地、白芍、人参、黄耆、木通、青皮、香附、苦参、白蒺藜。主治:阴蚀疮。用法用量:水煎服。
-
阴蚀
亦名阴中生疮、阴疮、阴 、 、阴蚀疮等。病因病机:病因情志郁火,损伤肝脾,湿热下注,郁蒸生虫,虫蚀阴中所致。方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并用外治法:溻痒汤(《疡医大全》:苦参、狼牙、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鹤虱),煎汤熏洗。
-
暗治饮
《洞天奥旨》卷十二处方黄柏3钱,茯苓5钱,蒲公英3钱,柴胡1钱,白芍5钱,生甘草5钱,龙胆草1钱,豨莶草2钱。功能主治袖手疳。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外科医镜》处方当归5钱,白芍3钱,茯苓3钱,炒栀子1钱半,柴胡8分,海螵蛸2钱。功能主治妇人阴蚀疮。
-
阴中生疮
亦名阴中生疮、阴疮、阴 、 、阴蚀疮等。病因病机:病因情志郁火,损伤肝脾,湿热下注,郁蒸生虫,虫蚀阴中所致。方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并用外治法:溻痒汤(《疡医大全》:苦参、狼牙、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鹤虱),煎汤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