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丑
丑㈠(chǒu,音瞅)①地支的第二位。常用以纪年、月、日、时。②牛的替字。如“丑宝”。㈡“醜”的简体字。恶劣;不美。《素问·方盛衰论》:“知丑知善。”
-
十二支
十二支是十二地支之简称,又称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组合成六十干支数(或称六十甲子),用来纪年、纪日。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奇数地支(子、寅、辰、午、申、戌)称为阳支,偶数地支(丑、卯、巳、未、酉、亥)称为阴支,分别表示六气盛衰变化。
-
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简称十二支,又称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组合成六十干支数(或称六十甲子),用来纪年、纪日。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奇数地支(子、寅、辰、午、申、戌)称为阳支,偶数地支(丑、卯、巳、未、酉、亥)称为阴支,分别表示六气盛衰变化。
-
日乘四季
脾脏居中属土,土旺于四季,日乘四季,指出现于一日之中的四季,即辰、戊、丑、未时。《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王冰注:“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脾气绝也。辰戌丑未,土寄王(旺)之。
-
鸡鸣
鸡鸣指丑时。相当于半夜一至三点。《灵枢·病传》:“冬鸡鸣。”张景岳注:“冬之鸡鸣在丑,阴之极也。”《素问·金匮真言论》:“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参十二时条。
-
美感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外在美或内在美的特征的一种情感体验。由于每个人的审美需要、观点、标准、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美感体验也不相同,不仅对美与丑的评价鉴赏能引起人的美感,而且对善恶的评估也会影响人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
南政之岁
南政之岁岁支的亥、子、丑、寅、卯、辰,都属南政。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参北政之岁条。
-
干支阴阳
干支阴阳指古人将天干、地支做了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的规定。阳天干有:甲、丙、戌、庚、壬;阴天干有:乙、丁、已、辛、癸。阳地支有:子、寅、辰、午、申、戌;阴地支有:丑、卯、巳、未、西、亥。
-
肉轮
肉轮为人体部位名,又名土轮,是眼的五轮之一,指上下眼睑。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土轮。即眼睑。《银海精微》:“脾属土,曰肉轮。在眼为上下胞睑。”故眼睑疾患多与脾胃有关。《证治准绳·杂病》:“肉轮者,目睥是也,中央戊己、辰戍丑未之土,脾主肉,故曰肉轮。”
-
祛邪止痢散
《华氏医方汇编》卷一:方名:祛邪止痢散组成:上川连2钱,滑石(飞)4两,楂肉(炒)8两,煨木香4两,黑白丑4两。主治:夏、秋红白痢。用法用量:每服3钱,红痢用白糖,白痢用红糖,开水冲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社会我
社会我与镜像自我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一般有3个层面的意思:1、指受社会影响而决定的自我层面,如自己的美和丑就因与别人相比较而得来。2、指在人际关系中属于较为重要的层面,如社会能力。3、指在社会情境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即别人是自己的镜子。
-
十二辰
辰即时辰。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灵枢·经别》:“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外有六府……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
-
十二经纳地支歌
《十二经纳地支歌》为针灸歌诀名。以十二个时辰(地支)与十二条经脉相配,编成歌诀,便于记忆。见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五》:“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此为子午流注纳子法的理论基础。
-
阴支
阴支是指十二地支各有阴阳所属,其中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
三叟长寿歌
三叟长寿歌养生诗歌。三国魏时文学家应璩作。全文为:“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长寿?上叟前致词:室内妪粗丑。中叟前致词: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词:夜卧不覆首。
-
水肿串
《串雅补》卷二:组成:芫花(醋炒)5钱,甘遂3钱,大戟1钱,千金霜2钱,荜茇3钱,槟榔3钱,牙皂2钱,黑白丑各3钱。主治:水肿。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汤送下;或水泛为丸,白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追虫串
《串雅补》卷二:方名:追虫串组成:黑白丑、槟榔、广木香(少许)、枳壳、生军(炒)、蓝布灰。功效:追取虫积。用法用量:柳叶汤送下。如要取螺蛳积,干漆灰为引。
-
丑未主土
丑未主土为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丑未主湿土之气。《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丑未之上,太阴主之。”所指即为太阴湿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