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肺金
肺金①生理学名词。即肺脏。肺脏在五行中属金,故称之。《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②推拿穴位名,见《小儿推拿秘旨》。即肺经。参见该条。
-
肺脉
肺脉脉学名词。①肺脏的经脉,即手太阴肺经。《素问·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②肺脏的脉象。参肺平条。
-
平肺脉
平肺脉为脉学名词。指正常的肺脏脉象。其特点是脉来轻浮虚软而和缓之象。《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
-
漏下白候
漏下白候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肺脏虚损所致。参见崩漏条。
-
肺死
肺死脉学名词。指肺脏的死脉。《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
肺平
肺平脉学名词。指肺脏的正常脉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
-
老年性肺气肿
老年性肺气肿是指因老年肺组织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肺脏过度充气。不属于病理变化。
-
肺坚
肺坚肺脏坚实,功能正常。《灵枢·本脏》:“肺坚则不病咳上气。”
-
痰阻肺络
痰阻肺络指肺脏受邪之后,输布津液功能失职,致聚液成痰,阻滞于肺的病变。症见痰盛气逆、喘咳等。
-
疫痧
疫痧病名。又名疫喉痧、烂喉(疒丹)痧。相当今之猩红热。《疫痧草》:“疫痧者,疫毒直干肺脏,而喉烂气秽。”治宜养阴清肺为主。详参烂喉(疒丹)痧条。
-
收汗散
《点点经》卷一:组成:陈蒲扇(烧灰)。功效:止汗。主治:酒伤肺脏,肺气虚,大汗如雨。用法用量:加砂糖,开水冲服。
-
阙中
阙中即阙。阙又称阙中,一名印堂,俗称眉心。即两眉之间。阙之上称阙上。督脉所过。阙中即“阙”,其部位反映肺脏病变。《黄帝内经灵枢·五色》:“阙中者,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