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言举要
后由清代潘楫根据崔嘉彦《四言举要》(明·李言闻删补改订本)予以注释著成《医灯续焰》,注文多据《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以及张洁古、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等诸家学说,并结合潘氏业师王绍隆所传授的脉学见解,联系各科病证阐述脉理治法,内容比较详备。初刊于1652年。
-
医宗备要
《医宗备要》诊断学著作。刊于1814年,作者认为“治病定症,务在诊脉为主”,故此书着重阐述脉学。上、中卷论切脉的重要性、切脉法,并以自身体会和独到见解阐发《濒湖脉学》、《四言举要》脉学义理,确实给人以启发。下卷以问答形式论述伤寒五法大旨。现有初刊本等多种清刻本,又本书为《曾氏医书四种》中的一种。
-
医门初学万金一统要诀
《医门初学万金一统要诀》综合性医书。八卷,卷首、卷末各一卷。明太医院原本,罗必炜参订。卷首脉学《四言举要》;卷六为伤寒及暑、湿、疟、痢等病证治;卷七分述咳嗽、霍乱、水肿、宿食、妇人、小儿各类病证及治疗;卷末论用药、汤散方剂等。现存多种清刻本。
-
四诊法
《四诊法》为诊断学专著。编者分析了浮、沉、迟、数等30脉的脉象、主病,对切脉部位、脏腑分部,持脉法、平脉、病脉、相类脉、危脉、妇人脉等均有简要的论述与辨析。并重点记述五官、色脉、声诊、问病、辨舌等望、闻、问三诊,末附崔嘉彦《四言举要》。作者上本《内经》、《难经》,旁采诸家学说,参以己见编成此书。
-
脉学入门四言举要
《脉学入门四言举要》脉学著作。宋·崔紫虚撰,清·莫熺注。刊于1742年。为《莫氏锦囊十二种》之一。莫氏认为崔氏《四言举要》“言宗经旨,理越前人,较之素(问)、难(经)诸书,又无浩瀚难测之患,…但言辞简要,含义实深”(见自序),遂予注释。注文主要参考《濒湖脉学》,兼采其他。
-
脉诀
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清代所撰《脉诀》:清代刘璞、叶盛、董西园、朱铭石、陈璞等分别曾撰《脉诀》,但流传不广。
-
苍生司命
《苍生司命》综合性医书。八卷,卷首一卷。明·虞抟辑。卷首总论药性、经络总抄、脉学《四言举要》、内景图解等。后八卷以介绍内科杂病为主,兼及五官、口腔、妇产科病证等,有论有方,便于检阅。现存多种清刻本。198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
脉诀四言举要
《脉诀四言举要》脉学著作。清·王道纯在宋·崔嘉彦《脉诀》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释。原附于《本草品汇精要》之后。上卷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之理,参合人个见解,以另分子目的方式诠释崔氏《脉诀》;下卷扼要叙述四诊,并附《脉诀》(指高阳生《脉诀》)考证及崔氏《四言举要》原文。
-
医灯续焰
《医灯续焰》脉学著作。二十一卷。明·王绍隆传,清·潘楫增注。初刊于1652年。潘氏取崔嘉彦《四言举要》(明·李言闻删补改订本)予以注释。注文多据《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以及张洁古、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等诸家学说。内容比较详备。现存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