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线引流
药线引流(medicatedthreaddrainage)又名纸捻,为外治法之一。是指将药线插入溃疡疮孔中,借着药物及物理作用,使脓水外流的外治法。见《太平圣惠方》。即用吸水性较强的纸(古时多用桑皮纸)搓成纸捻,代粘或内裹去腐药,插入窦道或漏管中,引流去腐,促其疮口愈合。
-
药捻法
药捻法是将腐蚀药加赋形剂制成线香状的药捻,插入细小的疮口中或瘘管、窦道内,以引流祛腐,促其疮口愈合的方法,是外科透脓祛腐法的一种。主治化脓性骨髓炎窦道形成者。2.药物插入疮口中,应留出一小部分在疮口之外,并应将留出的药线末端,向疮口侧方或下方折放,再以膏药或油膏盖贴固定,以利下次换药时取出。
-
导管引流
概述:导管引流(canuladrainage)是指将导管插入溃疡疮孔中,使脓液流出的外治法。导管引流的适应证:导管引流适用于附骨疽、流痰、流注等脓腔较深、脓液不易畅流者。导管引流的用法:将消毒的导管轻轻插入疮口,达到底部后,再稍退出一些即可。管腔如被腐肉阻塞,可松动引流管或轻轻冲洗,以保持引流通畅。
-
外科外治法
外科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手术配或合器械直接作用于病人体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手术疗法主要用于排除脓液或去除病灶,常用的手术疗法有刀法、烙法、砭镰法、挂线法、结扎法;其它疗法主要包括药线引流、垫棉法、药简拔法,针灸法,熏法、熨法、热烘疗法、滚刺疗法、洗涤法、漱涤法、擒拿法等。
-
纸捻
纸捻详药线引流条。
-
肾俞漏
概述:肾俞漏(Shenshufistula)为病名。是指发生于肾俞穴处的流痰,溃后难敛而形成窦道的疾病。初期宜以补肝肾、温经化痰为主,用阳和汤、小金丹之类。若阴虚火旺者,用大补阴丸之类;若窦道形成,应配合外用七仙条或千金散粘附药线插入管内。发生在环跳部的,叫附骨痰、环跳流痰;发生在足踝部的,叫穿拐痰、穿踝痰;
-
漏
概述:漏为病证名。瘘管或窦道的外口·漏:漏(leak)通瘘。外用药线引流,肛瘘可用挂线疗法。《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因醉取风为漏风,其状恶风多汗,少气,口干善渴,近衣则身如火烧,临食则汗流如雨,骨节懈惰,不欲自劳。”亦可用泽泻散、白术散、漏风汤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