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咽酸
咽酸证名。又称吞酸、醋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食后噫酸吞酸,皆宿食证,俗谓之咽酸是也。”详见吞酸、吐酸条。
-
胎
胎①通常指已成形至出生前的胎儿。《文中子·九守》:“四月而胎。”②指妊二月的胎儿。《千金翼方》卷十一:“凡儿在胎,一月胚,二月胎……”
-
胚
胚妇产科名词。指妊娠一月内的胎儿。《千金翼方》卷十一:“凡儿在胎,一月胚,二月胎,……。”
-
护睛水
护睛水眼科名词。《疡医大全》卷十一:“白睛最坚属肺金,内藏护睛水,如鸡子清之稠浓。”似指今之玻璃体。参见神膏条。
-
胆郁
胆郁证名。《赤水玄珠》卷十一:“胆郁者,口苦,身微潮热往来,惕惕然如人将捕之。治宜柴胡、竹茹、干姜。”参见郁证条。
-
四味理中丸
《百一》卷十一:组成:理中丸去人参,增红曲。主治:脚气。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点服;蜜丸亦得,空心服。
-
圣蟾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组成:蟾酥(热汤少许化开)。主治:风虫牙疼。用法用量:上用新绵少许,蘸药粟米大,塞痛处。
-
沙谷米粥
《遵生八笺》卷十一:方名:沙谷米粥组成:沙谷米。主治:下痢。用法用量:检净,水略淘,滚水内下一滚即起,庶免作糊。
-
麦参汤
《嵩崖尊生》卷十一:方名:麦参汤组成:人参5分,生蒲黄5分,麦冬5分,当归5分,甘草3分5厘,生地2钱,黄柏(炒)6分。主治:一切舌血。用法用量:每日服3-4次。
-
郁金舒和散
《辨证录》卷十一:方名:郁金舒和散组成:白芍1两,当归5钱,郁金1钱,香附1钱,神曲1钱,枳壳3分,白术3钱,川芎2钱。主治:妇人肝气郁结不孕。用法用量:水煎服。
-
消毒升麻汤
《种痘新书》卷十一:方名:消毒升麻汤组成:升麻2钱,干葛2钱,荆芥2钱,牛子2钱,赤芍2钱。主治:麻为风寒所触,已出而更没者。用法用量:甘草生姜引。
-
肾郁
肾郁病证名。《赤水玄珠》卷十一:“肾郁者,小腹微硬,精髓乏少,或浊或淋,不能久立。治宜肉桂、茯苓、小茴香。”参见五脏郁条。
-
升阳泻热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组成:柴胡、陈皮、升麻、赤茯苓、积壳、香附、甘草、白芍。主治:气冲。
-
砂仁熟水
《遵生八笺》卷十一:方名:砂仁熟水组成:砂仁3-5颗,甘草1-2钱。功效:消壅隔,去胸膈郁滞。用法用量:碾碎入壶中,加滚汤泡服。
-
桃仁滑石汤
《不居集》下集卷十一:方名:桃仁滑石汤组成:栀子、丹皮、归尾、赤芍、五灵脂、滑石、桃仁。功效:去瘀消瘀。主治:积瘀。
-
散丹汤
《洞天奥旨》卷十一:方名:散丹汤组成:当归3钱,赤芍药3钱,生甘草1钱,大黄1钱,黄芩1钱,丹皮2钱,柴胡8分。主治:火丹。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愈。
-
肺郁
肺郁病证名。五脏郁证之一。证见皮毛干燥,欲嗽无痰。《赤水玄珠》卷十一:“肺郁者,皮毛燥而不润,欲嗽而无痰。治宜桔梗、麻黄、豆豉。”参见五脏郁证条。
-
猪舌汤
《痘疹仁端录》卷十一:方名:猪舌汤组成:好猪舌1个,茯苓1两。主治:脾胃凝痰,口吐清水。用法用量:上药同煎服。
-
紫草解毒汤
《种痘新书》卷十一:方名:紫草解毒汤组成:麻黄、紫草、红豆、穿山甲、人中黄、僵蚕、全蝎、川连、烧人粪、蝉蜕、牛子。主治:麻色黑者,则热毒尤甚,为九死一生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