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齿根
齿根(toothroot)为人体解剖名称。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又称“牙根”。是指牙齿埋于牙槽骨的部分。
-
齿挺
齿挺病名。系指齿根露出疼痛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冷传入,其脉令龂齿间津液化为脓汁,血气虚竭,不能荣于齿,故齿根露而挺出。”治宜益气补血。方用归脾汤加减,参见牙宣条。
-
齿(匿^虫)
系指宿食留于齿根,腐臭之气淹渍于齿如蚀之状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齿(匿^虫)者,是虫食齿至龂,脓烂汁臭,如蚀之状。”本病多由脏腑壅滞,上焦积热,反而不散,毒气熏蒸,则令齿根宣露坏烂。详见齿龋条。
-
固齿膏
处方:何首乌、生地、牛膝各等分,旱莲草(取汁)。功能主治:齿根动摇。用法用量:上药煎百沸,将成膏入食盐,每日取用漱口。摘录:《诚书》卷七
-
柳豆散
处方:赤小豆2合(炒熟),黑豆2合(炒熟),柳枝1握(锉),地骨皮1两,柳蠹末半分(合)。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去齿根下热毒。主齿龈风肿。用法用量:每用4钱,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热含冷吐。
-
条芩藕节汤
《医学探骊集》卷四:组成:条黄岑1两,藕节炭1两,栀子4钱,桂枝2钱,芥穗炭6钱。各家论述:此方以条芩为君,专能清血中之热,以藕节炭、芥穗炭为佐,能去瘀生新,用栀子凉其心肾,桂枝通行经络,加元酒一半煎之,使其身见微汗,则炭气随汗可解矣。
-
杏仁煮散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方名:杏仁煮散组成: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地骨皮半两,胡椒1分。主治:牙齿根挺出,动摇疼痛。用法用量:量牙齿患处长短,作绢袋子,盛药逢合,用浆水2盏,煎3-5沸,取药袋子,乘热咬之,冷即易去。制备方法:上为散。
-
郁李根皮丸
《圣惠》卷三十四:方名:郁李根皮丸组成:郁李根白皮2两,熟干地黄2两,防风(去芦头)1两,独活1两,青葙子1两。主治:风热所致的齿根宣露挺出。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粥饮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虾蟆灰散
《圣惠》卷三十四:方名:虾蟆灰散组成:虾蟆灰(细研)1分,青黛(细研)1分,柑子皮1分,细辛1分,白鸡粪1分,麝香(细研)1分,干姜熏陆香1分。主治:急疳,齿龈肿痛有虫,齿根朽烂疼痛。用法用量:以绵裹如杏仁大,安干肿痛处,每日换3次。有涎,旋旋吐却。制备方法:上为末。
-
橡斗散
《朱氏集验方》卷六:方名:橡斗散组成:橡斗子1合(内以生硫黄合之,纸裹,以盐泥固济,火煅存性,候冷)。主治:便血。用法用量:空心酒调下。《幼科发挥》卷四:方名:橡斗散组成:栎橡子壳不拘多少。主治:小儿齿根黑烂,臭息出血者,名走马疳。制备方法:将橡斗入盐填满,二斗相合,放火中烧过,研末。
-
牙(+齿宣)
牙为病名。见《窦氏疮疡经验全书》。指齿龈出血,久则萎缩,以致齿根宣露。即牙宣。
-
蟾灰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蟾灰散:处方:虾蟆1个(烧灰留性),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甘草(锉)1分,青黛(研)1分。功能主治:小儿齿疳。牙龈腐烂,恶血口臭,牙齿脱落。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丁左藏方:方名:蟾灰散组成:干虾蟆1个(大者,烧存性),五倍子1钱,麝香少许。
-
牙龂
牙龂解剖名称。即牙龈。《证治准绳·杂病》:“齿分上下龂(亦作龈,齿根肉也)。上龂属足阳明胃经,下龂属手阳明大肠经。”牙龈病多与胃、大肠的疾病相关。临床上应将它们联系起来辨证施治。详牙龈条。
-
牙根
牙根为解剖名称。见《医学准绳六要》。又称齿根(toothroot)。即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
-
牙齿风疳
牙齿风疳为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多由脏腑壅滞,久积风热,脾肺不利,心胸痰饮,邪毒之气,冲注上焦,熏蒸牙齿所致。症见齿龈肿痛、溃破腐烂,甚而牙齿松动、脱落,或脓血俱出,虫蚀齿根,口内常臭。面色青黄,唇颊肿痛等。治宜疏风清热,解毒祛痰。可选用仙方活命饮、清胃散等加减。
-
牙(齿宣)
牙(齿宣)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系指齿龈出血,久则萎缩,以致齿根宣露的病证。即牙宣,详见该条。
-
偏齿
偏齿对侧的齿根。《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上循臂,乘肩颙,上曲颊偏齿。”
-
齿露
齿露病证名。系指龈乳头萎缩而齿根暴露的病证。《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大肠虚则齿露。”
-
齿漏
齿漏病名。系指牙龈肿胀流脓血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风邪客于经脉,流滞齿根,使龂肿脓汁出,愈而更发,谓之齿漏。”也即牙漏。详见该条。
-
齿本
齿本人体解剖名称。系指齿根,也即牙颈。《难经·五十八难》:“汗注不休,齿本槁痛。”
-
虚火灼龈证
虚火灼龈证为证候名。指阴液亏虚,龈肉失濡,虚火灼龈,以龈肉干燥萎缩、潮红,齿根宣露,齿牙枯槁、疏豁松动、隐痛,五心烦热,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川升麻揩齿散
处方:川升麻半两,白附子1分(炮裂),密陀僧1分,露蜂房1分,槐枝灰半两。制法:上为末,别入生地黄汁1合,拌令匀。功能主治:牙齿历蠹,齿根黯黑。用法用量:每用揩齿。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
黛黄散
处方:黄柏1两,青黛2钱,黄连1钱半,白芷1钱半,赤芍1钱,细茶1钱,麝香2分5厘。功能主治:口疮及牙齿根臭烂,或黑色,或疼痛甚者。若舌上生疮烂痛者,加酒炒黄芩、干姜、细辛、山栀各1钱,掺患上,噙之则涎出而愈。摘录:《续名家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