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法
概述:切法:1.针刺辅助手法名;2.推拿手法的一种。《针经指南》列为手指补泻十四法之一:“切者,凡欲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是不伤荣卫也。”有二法:掐法:《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即掐法。《肘后备急方·救卒客忤死方》:“心腹绞痛胀满,气冲心胸…令切鼻柱下也。”
-
十四法
概述: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明·汪机《针灸问对》载“切、摇、退、动、进、循、摄、努、搓、弹、盘、扪、按、提”十四法,是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盘法摇法:摇法为针刺手法名。弹法一般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
-
爪法
概述:爪法:1.刺法名;后《针灸大成》列为下手八法之一。参见切法:切法为针刺辅助手法名。《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切而散之。”《针经指南》列为手指补泻十四法之一:“切者,凡欲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是不伤荣卫也。”《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方》:“救卒死…
-
爪切
《针灸大成》:“爪切者: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爪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于荣卫也。”参见爪法、切法:爪法为针刺辅助手法名。指针刺时用拇指指甲爪掐穴位以便于准确进针的方法。为《针经指南》手指补泻十四法之一。后《针灸大成》列为下手八法之一。《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切而散之。”
-
单式针刺手法
单式针刺手法包括:揣法、爪法、切法、指持法、进法、循法、摄法、搓法、捻法、盘法、弹法、摇法、按法、提法、努法、退法、动法、留法、拔法和扪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爪切者,凡下针,用左手大指甲,重切其针之穴,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不伤荣卫也。”指持法:右手持针,针尖对准穴位进针。
-
慢性扁桃体炎的手术
(1)套:嘱病人张口,用压舌板将舌根压低,充分暴露扁桃体下极,将挤切刀环由对侧口角斜插至挤切侧的扁桃体,套过扁桃体下极,由下向上,将挤切刀环的前缘,沿扁桃体和咽腭弓之间,向上极方向推移与下颌骨内侧面相接触(图9.5.1-19)。术后处理:1.全麻病人未清醒前应取俯卧侧头位,局麻病人取自由体位。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操作名称内镜下粘膜切除术适应症不愿或不能忍受手术的早期食管癌与胃癌,广基型良性息肉,小的腔内型平滑肌肿瘤。方法及内容1.注射生理盐水套切法内镜检查发现病灶后,通过内镜注射针向癌灶基底部注射适量生理盐水,使病灶(包括IIc型凹陷病灶)隆起。切除后如无出血,收集切除标本即完成手术。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操作名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应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不愿或不能忍受手术的早期食管癌与胃癌,广基型良性息肉,小的腔内型平滑肌肿瘤。方法:1.注射生理盐水套切法内镜检查发现病灶后,通过内镜注射针向癌灶基底部注射适量生理盐水,使病灶(包括IIc型凹陷病灶)隆起。切除后如无出血,收集切除标本即完成手术。
-
大肠腺瘤
阑尾脓肿:有急慢性阑尾炎或右下腹痛史,可有右下腹压痛及腹肌紧张,周围血象升高,腹部B超或CT检查可发现有下腹液性包块,结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排除盲肠肿瘤。③混合性腺瘤:如为有蒂型,其处理原则与管状腺瘤癌变限于黏膜下层时相同,如为广基型,则与绒毛状腺瘤癌变限于黏膜下层时的处理原则相同。
-
扁桃体挤切术
3.置刀环于咽腭弓和扁桃体之间,并将其上抬,此时扁桃体已大部分套入刀环内,少部分位于舌腭弓之下,刀环之上,在舌腭弓处形成一个隆起的包(图3)。12h伤口白膜形成,5~4.肺炎、肺脓肿、气管支气管异物主要是手术过程中血液,分泌物或异物被吸入呼吸道所致,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者比局部麻醉下施行手术者发生可能性大。
-
局麻扁桃体剥离法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咽喉科中常用的也是基本的手术。有时扁桃体很小,埋藏于扁桃体窝内,难以采取挤切法时,可于全麻下用剥离法进行扁桃体摘除术。6滴1∶1000的肾上腺素液混合以后,以10ml针筒抽出上述麻药的半量,用压舌板于舌面前2/3与后1/3交界处压下,使咽部暴露清楚,在舌腭弓的上、中、下三处分别注入麻药3~
-
全麻扁桃体剥离法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咽喉科中常用的也是基本的手术。有时扁桃体很小,埋藏于扁桃体窝内,难以采取挤切法时,可于全麻下用剥离法进行扁桃体摘除术。6滴1∶1000的肾上腺素液混合以后,以10ml针筒抽出上述麻药的半量,用压舌板于舌面前2/3与后1/3交界处压下,使咽部暴露清楚,在舌腭弓的上、中、下三处分别注入麻药3~
-
扁桃体摘除术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咽喉科中常用的也是基本的手术。有时扁桃体很小,埋藏于扁桃体窝内,难以采取挤切法时,可于全麻下用剥离法进行扁桃体摘除术。6滴1∶1000的肾上腺素液混合以后,以10ml针筒抽出上述麻药的半量,用压舌板于舌面前2/3与后1/3交界处压下,使咽部暴露清楚,在舌腭弓的上、中、下三处分别注入麻药3~
-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
操作名称: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适应症: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适用于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及腺瘤。4.家族性腺瘤病。3.助手持电圈套器把手,将电圈套器端部交给术者,由术者插入内镜活检钳孔将电圈套器送至息肉附近,令助手推出圈套器,术者套住息肉蒂部在距粘膜面3-4mm处,令助手收紧圈套器,勒住息肉蒂部。
-
胆囊、胆道B超检查
操作名称胆囊、胆道检查(B超)用品及准备探头频率3.0-3.5MHz,儿童可用5MHz,寻找胆管时用较低灵敏度。⑤右侧卧位:当以上体位检查不满意时,可取右侧卧位。5.剑突下及土腹横切法探头在剑突下水平放置,斜向上,对肝左叶横切扫查,可显示肝左叶、门静脉左干、左肝管、门静脉左外上支、左外下支、左内支及伴行的胆管。
-
泪点成形术
手术名称:泪点成形术分类:眼科/泪器手术ICD编码:09.7201概述:泪点成形术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可重复治疗,是治疗泪点异常的有效方法之一。2.结膜有急性炎症。(2)如为泪小管首端阻塞,则在扩大泪点后,用细泪道探针(00号或0号)将阻塞部探通,注入生理盐水,证实泪道通畅后,再继续手术。
-
辅助手法
辅助手法为针刺手法分类名,与基本手法相对而言。《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出《针经指南》。摇而退之,出针之法;《针灸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名称: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别名:laserperipheraliridectomyforclosed-angleglaucoma分类:眼科/眼病的激光手术治疗/激光治疗青光眼ICD编码:12.5903概述:Gurran(1920)最早提出瞳孔阻滞的概念,从而奠定了虹膜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基础。然后在变薄区,以高功率、小光斑做穿透性光凝。
-
手指补泻法
手指补泻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施以催气、行气、补泻等各种手法。出《针经指南》。后来在《金针赋》、《针灸聚英》等书中均有不同记载。参见十四法: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鼻泪管义管植入法
鼻泪管义管植入法适应证鼻泪管尚通畅鼻泪管阻塞,控制了炎症的慢性泪囊炎。手术步骤1.按泪囊摘除术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置入泪囊撑开器,暴露内眦腱。最好用环切法切去鼻泪管内瘢痕组织,方法如前述。去管时先剪断防脱缝线,然后自鼻腔拔出插管,每日行泪道冲洗。取出下滑至下鼻道后的义管较困难。
-
下针十四法
下针十四法指十四种进针基本操作手法。参见“十四法”: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出《针经指南》。后《金针赋》略去捻法而增加提法,并指出了各法的用途。即“爪而切之,下针之法;扪为穴闭;《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