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肩不举
肩不举证名。因风湿外袭或外伤、伤损所致。《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其支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以肩髃上颈。”《类证治裁》卷六:“阳明脉衰,肩胛筋缓,不举而痛,宜调补络脉。”治以祛风化湿,和血活络,用生芪、白术、当归、防风根、姜黄、桑枝、甘杞子、橘络。并可结合针灸、推拿治疗。参见肩痛条。
-
手阳明经筋病候
手阳明经筋病候为病证名。十二经筋病候之一。《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热者无用燔针。
-
肩痛
肩痛为症状名。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筋骨疼痛。见《针灸甲乙经》卷十。因外感风湿、肺受风热、强力负重,跌仆损伤等因,伤及手三阳所致。方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方用防风汤、羌活散等。可结合伤科、推拿、针灸治疗。参见肩背痛、肩前痛、肩后痛、肩不举等条。本症可见于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肩胛肌劳损等疾患。
-
仲春痹
其病小指(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从外踝分出的一支,结于腨外(腓肠肌部),上行至腘窝内侧缘,与胭部的一支并行上结于臀部;另一支从腋后进入腋下,向上绕行出于缺盆,上结于耳后颞骨乳突;足太阳经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