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络
支络即肢络。肢络又作支络。指支别的络脉。《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去爪甲者,刺关节肢络也。”
-
正
正气为人体功能的总称,但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指人体的抗病能力。《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别行的正经·正:正指别行的正经,即十二经别。指十二经脉之正经,以别于支络。《黄帝内经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正者正治,反者反治。”王冰注:“阴病阳不病。
-
手阳明络脉
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它的另一条支路,从下颌角处进入耳部,与在耳部聚集的许多主要经脉(宗脉)相结合。《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阴;语译:手阳明络脉:名偏历,在腕关节三寸处分出,走向手太阴经脉;虚证,见齿冷、胸膈痹阻不畅通,可取手阳明络穴治疗。
-
手阳明之别
手阳明之别即手阳明络脉。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脉从腕上3寸的偏历穴处分出,走入手太阴肺经;它的支络,从偏历向上,沿臂膊经肩髎,到达下颌角,遍布于齿;它的另一条支路,从下颌角处进入耳部,与在耳部聚集的许多主要经脉(宗脉)相结合。均可取手阳明络穴偏历治疗。虚证可见齿冷,经气痹阻则胸膈痞闷。
-
肢络
肢络又作支络。指支别的络脉。《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去爪甲者,刺关节肢络也。”《黄帝内经灵枢·官能》:“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肢络,尽知其会。”
-
手太阳络脉
手太阳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它的支络,从支正向上,经过肘、臂,网络于肩髃部)。其病:实证,关节弛缓,肘部废痿不用;虚证,皮肤赘生小疣。语译:手太阳络脉:名支正,在腕关节后五寸处,向内侧注入手少阴心经;可取手太阳络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