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精
不精为病理生理学名词。精气不足,指老年人而言。《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
-
肝藏魂
肝藏魂指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志活动藏于肝。肝藏血,意识活动需受血之养,如肝血虚就可出现梦游、梦语或幻视幻觉等所谓魂不附体的病症。出《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
精
精指水谷之精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日月五星:指日月五星。
-
四时调摄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
郑重光
郑重光(1638-1716年)清代医家。叹时医之术不精,遂博览《内经》以下诸医书,彻悟医理,治病有奇效。临证详慎周密,于伤寒、温病尤多发明。尝取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删其繁复,增入喻昌、张璐、程郊倩诸家之说,附以己见,撰《伤寒论条辨续注》十二卷(1705年)以补方氏之未备。又参校柯琴《伤寒论翼》两卷。
-
古今名医方论
《古今名医方论》为方书。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现存多种精刻本,多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铅印本。
-
松肉葱白膏
《种福堂方》卷四:方名:松肉葱白膏别名:葱白膏组成:猪肉2斤(不精不肥,去皮骨),葱白1斤半,明松香3两(研极细末,以筛筛过)。主治:跌打损伤青肿,不拘破不破。至周时皮肉还原,与不打无异。若脓血水,任其流放总不妨。用药禁忌:床上、房内最忌放毡皮等物。附注:葱白膏(《卫生鸿宝》卷六)。
-
搏
《灵枢·营卫生会》:“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张介宾注:“搏者,交结也。”《素问·玉机真脏论》:“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灵枢·玉版》:“咳溲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灵枢·刺节真邪》:“内搏于骨,则为骨痹。”
-
大通
大通为唐代僧医。经皇甫镈、李道古荐于宪宗朝,为待诏翰林。穆宗时(821~824)因“医方不精,药术皆妄”被杖死。
-
插入序列
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是最简单的转座元件,因为最初是从细菌的乳糖操纵子中发现了一段自发的插入序列,阻止了被插入的基因的转录,所以称为插入序列(IS)。IS是细菌染色体和质粒的正常组成成分。在插入的靶位点上都会生成短的正向重复序列(DR)。⑥不精确切离可使插入位置附近的宿主基因发生缺失。
-
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周扬俊撰于1687年。周氏于《金匮要略》历代注家中推崇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遂以此书为蓝本而为之补注,故曰“二注”。补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学说加以融会,并有所发挥。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不精”。反映了一定的尊古崇圣思想。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伤寒尚论辨似
《伤寒尚论辨似》为伤寒著作。清·高学山撰。作者认为喻嘉言《尚论篇》各条文中,多有似是而非、未尽恰当之处,遂反复详辨,并以“辨似”为书名。高氏认为“伤寒诊法,惟以形、症、声、色,合之浮、大、数、动、滑、沉、涩、弱、弦、微之十脉以为印证,便可得其大概”(见凡例)。原系抄本,建国后出版排印本。
-
解药毒方
处方:生姜、赤小豆、山豆根、黑蛤粉。制法:捣捩姜汁,以三味为末。临床应用:狼毒中毒:王仲礼嗜酒,壮岁时疮(疒查)发于鼻,延于颡,心甚恶之,服药弗效。其法忌铁器,但入砂钵中,藉黑豆蒸熟,既成,香味可人,念所蒸水必能去风证,以颒面,初觉极热,渐加不仁,至晚大肿,眉、目、耳、鼻浑然无别,望之者莫不惊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