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头歌诀
概述:《汤头歌诀》为入门性方剂著作。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主要内容: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编成七言歌诀200余首。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其中196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就是本书较为详明的一种注释本。
-
汤头钱数抉微
《汤头钱数抉微》为书名。章纳川编集。初刊于1913年。卷1汤头钱数,主要是章氏所撰有关用药分量的若干文章;卷2为汪昂的《汤头歌诀》,由章氏予以补注;卷3为章氏所编《新加温病汤头歌诀》及李东垣《药性赋》等;卷4为汪昂的《经络歌》及章氏医案。现有抄本及上海会文堂书局石印本。
-
郑思聪
郑思聪清代医生。字敏斋。莫厘(今江苏吴县)人。撰有《汤头歌诀续编》四卷(1899年)。
-
汤头歌诀续集
《汤头歌诀续集》为书名。严苍山撰于1924年。作者选集临床常用方剂139首(包括附方),按清·汪昂《汤头歌诀》的体例编写,并与《汤头歌诀》合编为《汤头歌诀正续集》。解放后有排印本。
-
汤头歌诀白话解
《汤头歌诀白话解》为医方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本书将通行的《汤头歌诀》一书,进行了简要的白话解释和个别内容的增删修订,文字浅显简要,便于初学者学习。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经络歌诀
《经络歌诀》为书名。刊于1694年。本书将经络内容和主病编成七言歌诀,便于诵记。本书系将《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十二经循行与主病部分以及奇经八脉的循行与主病编成的七言歌诀,以便初学诵读。本书多与汪昂《汤头歌诀》合刊,现有清刻本等。
-
汤头
汤头即汤方。指以内服煎汤剂为主的药方。清·旺昂《汤头歌诀》将常用方剂的药物组成、功用编成歌诀,便于学者记诵。
-
陆士谔
陆士谔近代医家(1878-1944年)。原名守先,江苏青浦人。父陆兰垞为邑中名医。初攻举子业,因失意而转攻轩岐之学。先于松江,后于沪上悬壶,全活甚众。著有《医学南针》、《新注汪讱庵汤头歌诀》、《丸散膏丹自制法》、《士谔医话》、《国医新话》,均刊行于世。
-
方仁渊
方仁渊(1844-1926年)为清末民国间医家。字耕霞,江苏江阴人。初习举子业,好诗文,攻经史,后从名医王旭高学医。后在苏州药店学徒,后移居常熟悬壶,医术精进,医德高尚。对临证各科均有心得,著有医案、医话,并辑录《王旭高医案》四卷行世,包括内、外、妇、幼各科,有一定的见解和发挥。另撰《新编汤头歌诀》一书。
-
五汁安中饮
治火盛血枯,痰瘀互阻,致患噎膈,吞咽梗涩而痛,饮水不下,食物难进,食则吐出,夹有粘液,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胸背灼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欲饮凉水,舌红而干,脉细而数。各家论述:牛乳润燥养血为君,韭汁、藕汁消瘀益胃,姜汁温胃散痰,梨汁消痰降火。
-
汤头歌诀正续集
《汤头歌诀正续集》为《汤头歌诀续集》与《汤头歌诀》合编而成。《汤头歌诀续集》为书名。严苍山撰于1924年。作者选集临床常用方剂139首(包括附方),按清·汪昂《汤头歌诀》的体例编写,并与《汤头歌诀》合编为《汤头歌诀正续集》。解放后有排印本。
-
方耕霞
方耕霞即方仁渊。1926)为清末至民国初期医学家。江苏江阴人。对临证各科均有心得,著有医案、医话,并辑录《王旭高医案》四卷行世,包括内、外、妇、幼各科,有一定的见解和发挥。另撰《新编汤头歌诀》一书。
-
汪昂
休宁(今属安徽)人。汪昂先攻举子业,于经史百家均有深入研究,后弃儒业,潜心研究医著。学术贡献:汪昂虽未业医,然于医学造诣高深,其医学著述竟脍炙人口,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经络歌诀》、《药性歌赋》等等。汪昂推崇《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医学证治纲领。
-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为中医学著作。1.秦伯未著。“法则之部”包括辨证、诊法与治法;“方剂之部”重点介绍方剂、基本方剂和处方;秦氏强调学习中医离不开理法方药,只要循序渐进,就可由入门而提高,书中多能结合临床心得予以阐述。2.王静山编。此书设中医诊断撮要、中医简要理论与杂病诊治提要、药物撮要、汤头歌诀择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