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臼齿
英文翻译:Molarteeth中文解释:人类的臼齿:臼齿为人体器官名。即尽根牙。臼齿是指位置在口腔后方两侧的牙齿,齿冠上有疣状的突起,适合于磨碎食物。与大臼齿相邻的为前臼齿(小臼齿),前臼齿的后方为后臼齿(大臼齿)。后者不换齿,在乳齿时不生此臼齿,此臼齿顶端不尖而成齿面,并有各种隆起,适于磨碎食物。
-
海德堡人
10万年前,是尼安德特人德直接祖先。他们德下颌骨粗壮、下颌体厚,在前臼齿及臼齿下方德下颌体较高,下颌额部向后收缩,有多个颏孔,下颌支很宽,咬肌附着处清楚,牙齿较小,但臼齿德大小在北京猿人臼齿的变化范围之内,臼齿咬合面森林古猿型。它们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是非常庞杂的一群。
-
齿尖
在臼齿的咬合面(occlusalsurface)上有几个突起,称为齿尖。齿尖的数和形因种而不同。人的小臼齿有2个齿尖,而类人猿则在面颊侧的发达,有辅助犬臼的作用。长尾猿的大臼齿为4个齿尖,人的上颌为4齿尖、下颌为5个齿尖。人在进化过程中,在齿尖变低的同时其数目也在减少。
-
齿列
牙齿在上下颌骨的齿槽突起上各有一列,称为齿列。故将此曲线称为齿弓(dentalarch),但这是指连结门齿及犬齿齿尖以及大、小臼齿颊侧齿尖的曲线。类人猿的齿弓其深度较宽度为大,左右的臼齿列平行,整个呈U字形,但从猿人至新人则逐渐变成抛物线形,深度也变浅。牙齿小,在齿列的各处出现间隙,此称为齿隙(diaste-ma)。
-
狐蝠
狐蝠是翼手目的1科,通称果蝠,又名狐蝠。40厘米,最小的体重15克(如食花粉、花蜜者),大者达900克。耳壳简单,卵圆形,耳缘联成圆圈,无耳屏和对耳屏;头骨吻部较长,腭部后缘超出臼齿,臼齿齿冠平坦,中央具纵沟,适于软质食物;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热带,往东至澳大利亚及其邻近岛屿。仅棕果蝠等少数属有超声定位功能。
-
齿式
哺乳类的牙齿,一般都是异形齿,不同的哺乳类,各种牙齿的数目是有一定的,因此,在分类学上,齿式也是一种重要的依据。下式横线的上下,分别为上颌和下颌,从左至右半侧的门齿、大齿、小臼齿和大臼齿的数目即所谓齿式。例如:此外还有另一种表示方法:例如犬的齿式:
-
爪哇猿人
爪哇猿人(Pithecanthropuserectus)爪哇猿人是也称"爪哇猿人"、"直立猿人",由荷兰人类学家EugeneDubois(1858-1940)于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中部州(Medium)特里尼尔(Trinil)地方发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所发现的化石有头盖骨一具、臼齿二枚、左侧股骨一根。股骨长45厘米,骨干甚直,适于直立行走。
-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也称北京人或中国猿人,属猿人类(参见化石人类)的原始人类。1934年步达生死后,由魏敦瑞(F.Weidenreich)继之指导研究工作,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共发现39个个体的骨化石,其中头骨14具,其形态特征极为明显;但后来这些骨化石被搞得下落不明。牙齿较现代人大,但和类人猿不一样,犬齿不突出。
-
下颔隆起
下颔隆起是下颔内面沿齿槽缘所出现的特殊的骨隆起。石器时代的日本人也常常可见到,但现代的日本人却非常少见。认为由于爱斯基摩人、拉布人及古代人等使用牙齿很厉害的这些人类也常常发生此种隆起,所以,不少学者认为这种隆起是由咀嚼器官的机械影响所造成的,但也有的认为是出于遗传体质的原因。
-
镶嵌进化
镶嵌进化mosaicevolution指进化中表现型的各个部分独自地进行变化。最易看到的是菊石类的进化,但S.M.Stanley(1979)则更进一步地举出了下述例子:(1)在人科的系统发生(进化)中,早期为了双肢移动,特别是腰带发生了变化,另外头骨形状和脑的大小也在其后发生了迅速的变化;
-
真牙
真牙(wisdomtooth)又称智齿、智牙、迟牙,俗称尽头牙。即生长最迟的第三臼齿。真牙萌出时颌骨发育将近成熟,若无足够的位置,常影响其正常萌出,从而发生各种阻生牙。王冰:“谓牙之最后生者。”《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
板齿
板齿(incisorteeth)又名板牙、门齿、切牙、门牙。即口前之切齿。一说指臼齿。儿生八月板齿始生。
-
虎鲨
口平横,上、下唇褶发达。上、下颌牙同型,每颌前、后牙异型,前部牙细尖,3~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各热带与温带海区。虎鲨类早在古生代石炭纪就有化石记录,中生代最为繁盛,到新生代渐衰落。体黄色并具黑色横纹,是避免敌害的警戒色。虎鲨每次产卵2枚,卵具螺旋瓣的圆锥形角质囊,卵囊末端曳有长丝,借以固着于附着物上。
-
麻疹·邪犯肺卫证
麻疹·邪犯肺卫证(measleswithsyndromeofpathogeninvadinglung-defensephase)又称疹前期,是指麻毒时邪侵袭肺卫,肺失宣降,以发热咳嗽,微恶风寒,喷嚏流涕,咽喉肿痛,两目红赤,泪水汪汪,发热第2~3天,口腔两颊黏膜粗糙,贴近臼齿处出现细小白点,周围红晕,舌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象浮数为常见症的麻疹证候。
-
开噤通关
开噤通关为治疗学名词。为开闭法之一。治疗中风牙关紧闭、昏迷不省的方法。如用开通关窍药(冰片、天南星等研为细末)擦臼齿龈上,使口噤自开;用通关散搐鼻取嚏,使其苏醒。
-
尽根牙
尽根牙又名臼齿。俗称大牙。方凹如臼,长于牙槽两旁,上下各三。主要具有磨碎食物作用。在上左者属胆,下左属肝,上右属大肠,下右属肺,该部位有病时,可作为辨证施治的参考。
-
颊内
概述:颊内为经外奇穴名:1.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2.内颊车。位于口腔内颊黏膜上,相当第一臼齿平齐处。主治耳聋。一般斜刺0.3~出《红医针疗法》,位于下颌角内侧,翼肌粗隆处。主治牙痛、三叉神经痛。为拔牙指压麻醉用穴。一般从耳垂后方下颌角与颞骨乳突尖连线之中点处进针,斜向下颌角深面,刺1.5~
-
鼹科
鼹科是食虫目的1科,绝大多数营地下生活,形如圆筒,耳、眼均不明显,颈部不分明,肢短,4足十分发达,头尖,吻部尖长。平时孤栖,但几个鼹鼠可共用1个巨大而复杂的洞道系统,终年昼夜活动,无冬眠。取食地下的蠕虫、昆虫幼虫、各类无脊椎动物等,少数兼食植物。在北美始见于渐新世中期,在欧洲始见于始新世,在亚洲仅见于近代。
-
鼠兔
因牙齿结构(如具两对上门齿)、摄食方式和行为等与兔子相象,故名。头骨上面无眶上突;雄性无阴囊,雌兽有乳头2~白天活动,常发出尖叫声,以短距离跳跃的方式跑动。在青藏高原的草原上常见褐背拟地鸦、雪雀白天进出鼠兔的洞穴,据分析,鼠兔可借助鸟类的惊鸣来报警,小鸟可利用洞穴躲避太阳的强烈辐射或暴风与冰雹。
-
隆头鱼科
隆头鱼科是鲈形目的1科。上颌骨被眶前骨所蔽。两颌齿分离或在基部愈合,前方数齿很强,多呈犬齿状,常伸向外侧。犁骨和腭骨无齿。咽骨齿呈锥形、颗粒形或臼齿形。无幽门盲囊。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中国产隆头鱼科鱼类有29属90余种,多栖息于近岸岩石或珊瑚间,能结集成群。雌、雄鱼体色有异,生殖季节更为显著。
-
鲤
以底栖动物为主要食料,如螺蛳、蚌、蚬和昆虫的幼虫等,也食水草和丝状藻类。在东北地区,6月才开始产卵。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已培育出许多养殖品种,如红鲤、团鲤、肉鲤、呆鲤、荷包鲤、芙蓉鲤、镜鲤、丰鲤等。鲤分布于亚洲东部大陆,中国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诸流域,以及台湾、海南省到朝鲜及日本。
-
蓝田人
分别发现于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公王岭的蓝田人化石有头盖骨、鼻骨、右上颌骨和三颗臼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可能是女性。头盖骨低平,额部明显倾斜,眉脊骨粗壮,骨壁厚,脑量小,估计为780毫升,吻部向前突出,表现出较为原始的形态。加工方法为简单的锤击法,石片一般未经第二步加工即付诸使用。
-
加吉鱼
加吉鱼的别名鲷鱼、班加吉、加真鲷、铜盆鱼加吉鱼使用提示每次约80克加吉鱼的营养价值加吉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钙、钾、硒等营养元素,为人体补充丰富蛋白质及矿物质。
-
狗齿
《*辞典》:狗齿:出处:《别录》拼音名:GǒuChǐ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牙齿。1.05%,磷酸根38.94~牙齿所含成分,因其种类(如门齿、臼齿等)、部位(如外层、内层等)之不同,而有差异。功能主治:治癫痫,发背。①《别录》:主癫痫寒热,卒风痱。②《日华子本草》:理小儿客忤,烧入用。③《医学入门》:主癫痫,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