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伯仁
滑伯仁即滑寿。滑寿为元代著名医学家。晚号撄宁生。襄城(今属河南)人。从京口名医王居中学医,对《素》《难》颇有研究。后随东平高洞阳学针法,精通针灸。著《十四经发挥》一书,对经络腧穴的考订和针灸学术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
忽光济
忽光济为元代针灸家忽泰必烈之子。曾为《金兰循经取穴图解》作过注释。参见忽泰必烈:忽泰必烈为元代针灸学家。名公泰,字吉甫。蒙古族人。曾任职翰林学士,擅长针灸。绘有针灸经络图,并为之注释,编成《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后为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所本。
-
忽泰必烈
忽泰必烈为元代针灸学家。名公泰,字吉甫。蒙古族人。曾任职翰林学士,擅长针灸。绘有针灸经络图,并为之注释,编成《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后为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所本。
-
高洞阳
高洞阳为元代针灸学家。为滑伯仁之师。参见滑寿:滑寿为元代著名医学家。晚号撄宁生。襄城(今属河南)人。从京口名医王居中学医,对《素》《难》颇有研究。后随东平高洞阳学针法,精通针灸。著《十四经发挥》一书,对经络腧穴的考订和针灸学术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
脉理存真
《脉理存真》脉学著作。清·余显廷校订。刊于1876年。余氏叔祖父余燕峰曾以《诊家枢要》为基础,杂采诸家学说,详辨脉象,编成《脉理》一书。显廷据《脉理》予以校订补充。书成,其父余丽元定名《脉理存真》,并撰滑伯仁先生传一篇附于卷前。现存清刻本。
-
白疹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临证指南》卷六:“赤疹遇清凉而消,白疹得温暖而解。”白疹又名白麻。见于麻疹轻证。如兼面色 白,神疲,肢冷,则为正气虚弱,不能载毒外出。治宜益气透疹。用人参败毒散加减。出《温病条辨》。风湿郁于经络毛窍,表现为身热、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系湿停热郁的证候。
-
麻毒
麻毒是指能引起麻疹的邪气。麻疹又名疳、麻证、瘄子、痧子、肤证、糠疮、粰疮。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小儿药证直诀》:“初起候,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喷嚏,手足梢冷,夜卧惊悸,多睡…”顺证经过良好,逆证较严重,险证多属危急。末期,当养阴,清解托毒,使其逐渐收没。
-
乍热
乍热为症状名。指一阵阵发热的症状。元·滑伯仁《麻症全书》:“乍热有二,一则热数日热止,过数日又作者;一则一日之间,有早发热而午凉,午发热而夜止者。此二者,皆谓之乍热也。”
-
三化汤
治中风,在外六经形证已解,内有便溺之阻格者。临床应用:阳明发狂证《名医类案》:滑伯仁治一僧,病发狂谵语,视人皆为鬼,诊其脉,累累如薏苡子,且喘且抟。曰:此得之阳明胃实。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普济方》卷九十一引《德生堂方》之三化汤:方名:三化汤组成:大黄5钱,牵牛5钱,朴消5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