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
病机之一·内寒:内寒为病机,并非由体外侵入,而是由于脏腑功能活动失调所产生的,能够形成类似外寒证候的邪气,为了使之与外感六淫相区别,称为内寒。阴寒内盛:病机概要:阳气虚衰,导致阴寒内生,停滞积聚,为饮为肿。主要脉证:面色 白,腰膝或少腹冷痛,畏寒喜暖,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舌淡且胖,脉沉弱无力。
-
燥
外感六淫之一·燥:外燥为病因,外感六淫之一。临床表现多为目赤、口鼻唇舌干燥、干咳、胁痛等。燥邪致病,易伤津液,使人体皮肤干燥皲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临证时,应当分辨肺胃津伤和肝肾阴亏的不同。主要脉证: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遗精盗汗,舌红少苔,脉细带数。
-
火
泻心汤(《金匮要略》):大黄、黄芩、黄连肝火亢盛:病机概要:多由肝郁化火,气火上逆所致。主要脉证: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耳鸣如潮,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胁肋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阴液的亏损,或气血痰食的阻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化火,出现病理性功能亢进,而同时津液消耗增加。
-
风
外感病因之一·外风:外风为病因,外感六淫之一。补肝汤(《医宗金鉴》):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酸枣仁、木瓜、炙甘草病证之一·风:风为病证之一。由于其证候符合“风胜则动”、“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的病机,故称为风证,但由于其致病并非因于感受六淫的风邪,而由肝风内动所致,故又称为内风或风气内动。
-
外感眩晕
刺灸法:针灸治疗:虚证取百会、风池、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为主。痰湿中阻:治则运脾和中,除湿涤痰处方头维内关中脘丰隆阴陵泉方义头维为足阳明、足少阳之交会穴,为治目眩要穴,内关宽胸止呕,中脘和中,丰隆降逆祛痰;肾精亏损:治则补肾益精,培元固本处方百会悬钟肾俞太溪方义百会属督脉,入络于脑以止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