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疫证治
《杂疫证治》为温病著作。清代作品。不著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所谓“杂疫”,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疫》、《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疫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治、针灸等,其中不乏方士口授、村老传闻的民间效方和疗法,可供临床参阅。现存三种清刻本和罗礼堂铅印本。
-
椿皮煎
处方:生椿皮1升(切)。功能主治:瘟疫头痛,壮热初得2-3日者。用法用量:上以水2升半煎,每服8合。摘录:《松峰说疫》卷五
-
丹蒿饮
处方:黄丹5钱(炒),青蒿(童便浸,晒干)2两(为末)。功能主治:瘟疟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寒多酒服,热多茶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干艾煎
处方:干艾叶3升。功能主治:瘟疫头痛,壮热脉盛。用法用量:水1斗,煮1升,顿服取汗。摘录:《松峰说疫》卷五
-
葛根淡豉汤
处方:葛根5钱,淡豉3钱。功能主治:四时感冒。用法用量:加姜汁少许,水煎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五
-
花粉煎
处方:花粉。功能主治:瘟疫烦渴。用法用量:煮浓汁饮。先以竹沥和水,入银同煮,取水冷饮,然后服此。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黄雪膏
处方:大黄不拘多少(炒黄)。制法:上为末,雪水熬如膏。功能主治:瘟疫发狂,发黄。用法用量:冷水和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椒矾饮
处方:川椒49粒(开口),白矾少许。功能主治:瘟疫齿衄。用法用量:醋煎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竹麦饮
《松峰说疫》卷二:组成:竹叶、小麦、石膏分量临时酌定。主治:瘟疫发黄。用法用量:水煎服。
-
松毛酒
《松峰说疫》卷五:方名:松毛酒组成:松毛(细切,为末)。功效:可避五年瘟。用法用量:每服2钱,1日3次,以酒送下。
-
神砂辟瘟丸
《松峰说疫》卷五:方名:神砂辟瘟丸组成:神砂1两(研细)。功效:辟瘟。用法用量:每服21丸,用井花冷水吞下。制备方法:白蜜和丸,如麻子大。用药禁忌:忌荤1日。
-
桃枝煎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伤寒类要》,名见《松峰说疫》卷二:方名:桃枝煎组成:桃枝。主治:天行(匿虫),下部生疮或口疮。用法用量:浓煎如糖,以通下部中;若口中生疮,含之。
-
说疫全书
《说疫全书》医学丛书。十五卷。刊于清·道光年间。包括:清·刘松峰《瘟疫论类编》、《松峰说疫》,清·郭志邃《痧胀玉衡》。各详本条。
-
干脂膏
处方:射干1两,猪脂1两。功能主治:瘟疫,喉闭肿痛。用法用量:合煎焦,去滓,冷,噙化枣大。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连梅丸
处方:川连5钱,乌梅肉3钱(焙)。制法:上为末,蜡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瘟疫噤口痢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日3次。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六一泥饮
处方:六一泥(即蚯蚓类)不拘多少。功能主治:瘟疫8-9日,已经汗、下不退,口渴咽干,欲饮水者。用法用量:新汲水调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五
-
生姜益元煎
《松峰说疫》卷五:组成:益元散3钱,生姜3钱(捣)。功效:除瘟解毒。主治:时气瘟疫。用法用量:黄酒、水各半钟,煎3滚,温服。
-
便蜜饮
处方童便1钟,白蜜2匙。功能主治瘴疠诸疟,无问新久。用法用量共搅去白沫,顿服。取吐,碧绿痰出为妙,不然终不除。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连艾煎
处方:川连1钱,熟艾2钱。功能主治:瘟疫噤口下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蒌汁消蜜饮
处方:大栝楼1个(黄的)。功能主治:瘟疫发黄,心狂烦热。用法用量:上用新汲水淘浸取汁,入蜜半合,朴消8分,和令匀,待消化尽服之。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枳香散
处方:枳壳15克木香3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呃逆。用法用量:每次3克,滚水调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神曲煎
《松峰说疫》卷五:方名:神曲煎组成:神曲5钱(炒),青皮1钱,葛根1钱,枳实1钱5分,红曲1钱5分,芫荽根7条(鲜者更妙)。主治:瘟疫由食积而发者。
-
茵陈乌梅汤
《松峰说疫》卷五:方名:茵陈乌梅汤组成:茵陈(九九尽日,茵陈连根采,阴干)5分,乌梅2个。主治:瘟疫。用法用量:上2味打碎,水2钟,煎8分,热服。汗出即愈。
-
涂脐散
《松峰说疫》卷二:方名:涂脐散组成:井底泥、青黛、伏龙肝。主治:孕妇瘟疫,恐伤胎气者。用法用量:涂脐上,干再换。制备方法:共为末,调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