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喉全生集
概述:《白喉全生集》为书名。清·李纪方撰。主要内容:书中将白喉分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等三大纲,并对白喉的诊治、兼证、坏证、妇人白喉、小儿白喉,分别介绍其治疗方药及针灸等。内容简要,切于实用。现存版本:解放后有排印本(与《时疫白喉捷要》合刊)。现存几种清刻本,1917年萧山合义和印书局铅印本。
-
附子泻心汤
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附子泻心汤:处方:大黄、黄连、黄芩,各二钱。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白喉全生集》《伤寒论》:别名:泻心汤组成: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附子1两(炮,去皮,破,别煮取汁)。2.《伤寒贯珠集》:按此证,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若补阳而遗热,则痞满愈增。
-
李纪方
李纪方清代医家。字伦青,湖南衡山人。其外祖父为当时喉科专长,纪方得其传,遂专喉科。著《白喉全生集》,有多种刊本行世。
-
附桂理阴煎
处方:熟地4钱,僵蚕2钱,制附片3钱,炮姜(炒)1钱5分,银花1钱5分,当归1钱,炙草1钱,肉桂8分(去粗皮,蒸兑)。功能主治:上假热下真寒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白喉全生集》
-
参艾饮
处方:条参4钱,前胡2钱,法夏(姜汁炒)2钱,僵蚕(姜汁炒)2钱,桔梗2钱,银花3钱,陈皮1钱,枳壳1钱,粉草1钱,艾叶3片。功能主治:白喉寒证初起。寒邪在表,见白于关内或关外,色必明润而平,满喉淡红,微肿略痛,头痛,恶寒发热,饮食如常,舌苔白,二便和。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白喉全生集》
-
引龙归海散
《白喉全生集》:组成:制附片4钱,吴萸3钱。主治:寒性白喉急证。用法用量:白酒调作2饼,贴两足心涌泉穴;若天气寒,用火微烘。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平险如意散
《白喉全生集》:组成:赤小豆4钱,大黄4钱,芙蓉叶4钱,文蛤3钱,四季葱3根,鼠粘3钱,燕子窝泥5钱。主治:白喉,内外俱肿急者。用法用量:将四季葱捣汁,以陈茶水、白酒各半调和,炒微热,敷颈项。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提毒异功散
《白喉全生集》:方名:提毒异功散组成:真血竭6分,斑蝥4钱,大梅片3分,制乳香6分(去净油),全蝎6分,麝香3分,制没药6分(去净油),元参6分。右肿,贴右侧;制备方法:上除梅、麝外,先将斑蝥去头翅足,糯米拌炒,以米色微黄为度,炒后去米不用,后与上药共研细末,过绢筛,再合梅、麝乳细,瓷瓶收贮。
-
白喉捷要
《白喉捷要》即《时疫白喉捷要》。《时疫白喉捷要》为书名。又名《治喉捷要》、《白喉捷要》。清·张绍修撰。刊于1864年。首论白喉证治,次载验方,文字虽简略,但多经验之谈。195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将本书与《白喉全生集》合刊出版。
-
时疫白喉捷要
《时疫白喉捷要》白喉专著。又名《治喉捷要》、《白喉捷要》。清·张绍修撰。刊于1864年。首论白喉证治,次载验方,文字虽然简略,但多经验之谈,是治疗白喉的重要参考书籍。195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将本书与《白喉全生集》全刊出版。
-
艮宫除害丹
处方:真珍珠3钱(放水豆腐上蒸3尺香久),地虱婆(放银锅内微火焙焦)2厘,真玛(王[文凵?])3钱(入砂坛内火煅7尺香久),手指甲(瓦焙焦)5分,真珊瑚3钱(入砂坛内火煅7尺香久),马勃3厘,真琥珀3钱,蚯蚓(瓦焙枯)6分,真辰砂3钱(水飞),蚕茧7只(烧灰存性),真麝香5分,大梅片6分。摘录:《白喉全生集》
-
开关立效散
处方:真雄精1钱,细辛1分,真牛黄1钱,牙皂2分,真麝香4分,薄荷6分(去梗),大梅片5分。制法:除片、麝、牛黄外,共为极细末,过绢筛,合片麝、牛黄再乳精细,瓷瓶收贮,蜡封固瓶口,勿使泄气。功能主治:开窍。主一切白喉牙关紧闭,汤水难入者。用法用量:临时以3-4厘吹两腮内,或以少许吹鼻孔。摘录:《白喉全生集》
-
坎宫回生丹
处方:真血竭1钱,细辛1分,真雄精2钱,牙皂2分,大梅片4分,硼砂1钱,真麝香6分,郁金1钱,生附片1钱(蜜炙极焦枯)。功能主治:寒证白喉及乳蛾、喉风。用法用量:临时每次以3厘,以掺艮宫除害丹1厘,用铜风鼓吹入白处。含噙片时,使毒气随风涎吐出,便立刻回生。摘录:《白喉全生集》
-
参桂饮
《白喉全生集》:参桂饮:处方:条参5钱,银花2钱,法夏(姜汁炒)2钱,僵蚕(姜汁炒)2钱,肉桂5分(去皮),陈皮1钱,砂仁(姜汁炒)1钱,粉草1钱,生姜3片。功能主治:白喉寒证渐重。用法用量:水煎服。
-
镇阴煎
6克制附子1.5~9克功能主治: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危在顷刻而血不能止者。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白喉全生集》:方名:镇阴煎组成:熟地黄4钱,泽泻5分,怀牛膝5分(盐水炒),制附片3钱,僵蚕2钱,银花1钱5分,肉桂4分(去粗皮),炙甘草1钱,煨姜1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