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境
生境(habitat)又称栖息地,是指病媒昆虫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繁衍的场所。
-
菊科
菊科(学名:Aster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菊目的一个科。紫菀族全球分布。有多年生多次结实的草本,也有多年生一次结实的抗寒草本,如高寒生境中的凤毛菊属的某些种类。斑鸠菊属某些种含斑鸠菊苦素和斑鸠菊门苦素;有些种含有牻牛儿内酯型的艾坦平和愈疮内酯型的苦艾素及安苦艾素,后两种内酯为苦味药和驱虫剂;
-
珊瑚
1.《本草衍义》:珊瑚,有一等红油色,有细纵纹,可爱;水螅体疣均匀分布,不呈丛状(小枝顶端除外),皮上乳突密。(《圣惠方》珊瑚散)②去肤翳:珊瑚、贝子、真珠、琥珀、石蟹。(《本草经疏》)③治心神昏冒,惊痫卒倒,或怔忡烦乱:大红珊瑚、琥珀、真珠各一钱(研极细),人参、白术、当归、胆星各三钱(共研末)。
-
斯里兰卡肉桂
拼音名:SīLǐLánKǎRòuGuì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锡兰肉桂的树皮。栽培:1.生物学特性原产热带,需高温高湿的生境条件。2.对糖皮质激素阳虚模型的影响斯里兰卡肉桂水提取物以0.5g(生药)/kg和2.5g(生药)/kg体重灌服,连续6d,对大剂量氟美松所致阳虚小鼠胸腺萎缩和高胆固醇有抑制作用。泄泻腹痛;
-
克里米亚-新疆出血热
7月,在我国新疆喀什的伽师总农场垦荒的农工和牧民中,曾发现病死率高而病因不明并有出血症状的急性发热疾病。1968年间,从患者、死者、绵羊及亚东璃眼蜱中曾多次分离出病毒,并在山羊、牛、马、骆驼及塔里木兔等血清中检测到抗体。40%,或高达50%~防止患者将病毒传播给医护人员以及杜绝任何可能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机会。
-
海菜
出处:海菜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谓:“海菜,生云南水中。拼音名:HǎiCài别名:龙爪菜、水白菜、海花菜、海茄子、水青菜、水莴苣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鳖科植物海菜花的全草。叶形变化较大,线形、被针形、长椭圆形、卵形、狭卵形至心形,先端渐钝,基部心形,稍下延,全缘或有细锯齿。果实三棱状纺锤形,长8cm。
-
江蓠
原形态:1.真江蓠藻体淡褐色至暗褐色,有时浅紫褐色或带黄绿色,近软骨质,单生或丛生,一般高5-50cm,可达1-2m以上,线状,圆柱形,一般具有一个及顶的主干,径1-2mm,分枝不规则互生或偏生,1-2次,枝径0.5-1mm,长短不一,基部略收缩。2.脆江蓠含植物凝集素(agglutinin),二十碳五烯酸,花生四烯酸等脂肪酸。痰结瘿瘤;
-
蜈蚣藻
拼音名:WúGōnɡZǎo别名:海赤菜、冬家烂、膏菜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蜈蚣藻及舌状蜈蚣藻的藻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外海及浪较大的中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具羽状分枝1-3次,对生或互生。体表有时可见颗粒状囊果。药理作用:蜈蚣藻的多糖提取物具有抑制反转录酶的活性,用作反转录病毒的抑制剂。
-
小生境
小生境ecologicalniche是把C.达尔文(1859)称作的“在自然的联系(economyofnature)中的位置”进一步具体化了的概念。埃尔顿所说的对象则称为食物小生境或埃尔顿小生境(Eltonianniche)。如同前述,与其说原来的小生境的概念不仅是来自种群的生活方式,不如说是从在群落中起的作用来看较为洽当。
-
海仙花
出处:本品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云:"海仙花,生云南海边。紫茎独挺,繁花层缀,五瓣缺唇,娇红夺目。拼音名:HǎiXiānHuā别名:三台花、三台红花、楼台草、古木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海仙花的全草。苞片线状披针形,长5-10mm;短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6.5mm,花柱长2mm。性味:苦;
-
沙枣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枣:拼音名:ShāZǎo别名:银柳、桂香柳、牙格达、红豆、则给德毛道[蒙名]、吉格代[维名]来源: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沙枣ElaeagnusangustifoliaL.,以果实,树皮入药。果实:酸、微甘,凉。单叶互生,薄纸质;果皮中主合棕榈酸,还含亚油酸、油酸,另含 -谷甾醇( -sitosterol);健脾调经。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7月,在我国新疆喀什的伽师总农场垦荒的农工和牧民中,曾发现病死率高而病因不明并有出血症状的急性发热疾病。1968年间,从患者、死者、绵羊及亚东璃眼蜱中曾多次分离出病毒,并在山羊、牛、马、骆驼及塔里木兔等血清中检测到抗体。40%,或高达50%~防止患者将病毒传播给医护人员以及杜绝任何可能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机会。
-
水鳖
根据上述生境、植物形态和《植物名实图考》附图,即为水鳖科植物水鳖。拼音名:ShuǐBiē别名:水白、水苏、芣菜、马尿花、水旋覆、油灼灼、白苹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鳖科植物水鳖的全草。性味:味苦;此种水白,另有一个特征是叶背有一水泡状气囊组织,就是陈藏器所说的“叶下有一点水沫。”苏恭云:此有三种:大者曰苹;
-
大过路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凉血止血。生境分布:四川。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大过路黄: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拼音名:DàGuòLùHuánɡ别名:姜花草、痰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叶头过路黄的全草。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成筒,上部分离,花药卵状披针形,裂缝边缘具纤毛;
-
WS/T 822-2023 蚤类密度监测方法标准
4.1.2器材:手持卫星定位仪、探蚤棒(见附录A中图A.1)、纯白摇粒绒布、眼科镊、冻存管、20万分之一龙胆紫2%氯化钠溶液、75%酒精和普通生物显微镜等。用普通生物显微镜对蚤类进行检视确定蚤的种类,记录有效粘虫纸数量、捕获游离蚤的种类和雌雄数量于监测汇总表(蚤类粘捕法监测汇总表见附录B中的表B.7)。
-
WS/T 833—2024 蘑菇中毒事件样本采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蘑菇中毒事件调查的样本采集、处理、运输和保存。附录A(规范性)野外蘑菇样本采集:A.1基本要求:蘑菇中毒事件发生后,采样人员应在中毒病人或知情者引导下到原采集地进行可疑蘑菇样本采集。A.4.3样本采集:将蘑菇周围的凋落物和/或基质与蘑菇轻轻剥离,将蘑菇样本采下,应保持蘑菇的完整性。
-
铅粉
鉴别:(1)取本品约0.5g,加稀硝酸约5ml,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幼科准绳》定粉散)②治小儿脾泄不止:红枣二十个,去核,将官粉入内,以阴阳瓦焙干,去枣研粉。(《圣济总录》胡粉散)⑤治干癣痒不止:胡粉、黄连(去须)、蛇床子、白蔹各半两。藏器主久痢成疳,和鸡子白服,以粪黑为度,皆为其消积杀虫止痢也。
-
玛瑙
《全国中草药汇编》:玛瑙:拼音名:MǎNǎo生境分布:辽宁、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台湾、湖北、河南、四川、云南。透明至半透明。(检二氧化硅)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石英4.31(10),3.38(10),2.47(3)。性味:辛;无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障明目。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辟恶,熨目赤烂。
-
升药底
《全国中草药汇编》:升药底:拼音名:ShēnɡY oDǐ别名:红粉底来源:为加工升药时锅底所留的残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生境分布:主产于河北、天津、湖北武汉、湖南湘潭、江苏镇江;化学成份:主要含硫酸汞(HgSO4),硝酸汞[Hg(NO3)2],硫酸钾(K2SO4),氧化铝(Al2O3),亚硝酸钾(KNO2)。平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杀虫止痒;
-
朱砂菌
出处:吴林息园《吴蕈谱》载:“橘皮蕈,红如橘皮,味亦带辣。”即指多孔菌科栓菌属红栓菌,而其变种外形及生境分布与正种基本相同,因此也应当包括其变种血红栓菌。菌管与菌肉同色,菌管长4-9mm;管口面朱红色、橙红色或暗红色,后期呈黑色,管口圆形至多角形,每1mm间2-4个。管口面暗红色,管口圆形,每1mm间6-8个。
-
红楤木
分枝密生细直的刺,刺长7-14mm。叶为二回羽状复叶,长35-40cm或更长,每羽片有小叶5-9,基部有小叶1对,叶片膜质至薄纸质,小叶无柄,顶生小叶有柄,叶片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4-11.5cm,宽2.5-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有时略歪斜,两面均无毛,下面灰白色,边缘疏生细锯齿,侧脉6-9对。
-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第5条药物尽管有第4条的规定,在不损害缔约方在其就进口问题作出决定之前对所有改性活生物体进行风险评估的权利的情况下,本议定书不应适用于由其他有关国际协定或组织予以处理的、用作供人类使用的药物的改性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c)评价一旦产生此种不利影响而可能会导致的后果;
-
矮杨梅皮
拼音名:ǎiYánɡMéi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云南杨梅的根皮、茎皮或根。叶片长椭圆状倒卵形至短楔状倒卵形,长2.5-8cm,宽1-3cm,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楔形,中部以上常有少数粗锯齿,成长后上面腺体脱落留下凹点,下面腺体常不脱落,无毛或有时上面中脉上有稀疏柔毛;雌雄异株;性味:酸;通络止痛。
-
暗紫贝母
拼音名: nZǐB iMǔ英文名:UnibractFritillaryBulb别名:乌花贝母、松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HsiaoetK.C.Hsia的鳞茎。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大鳞叶紧裹小鳞叶,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较尖或钝圆,多闭合,底部较平整,微凹入。功能主治:同川贝母。
-
昂天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昂天莲:别名:仰天盅、水麻、假芙蓉来源:梧桐科昂天莲Abromaangusta(L.生境分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行气散瘀,消肿。疮疖红肿:鲜根皮或鲜叶捣烂调红糖外敷。跌打肿痛:鲜根捣烂,酒炒热外敷。2两,加酒3倍,浸7天后,用药酒外擦。
-
凹裂毛麝香
拼音名:āoLièMáoShèXiānɡ别名:毛麝香、山薄荷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凹裂毛麝香的全草。叶下部的早枯,中部的最大,叶片卵形至卵圆形,长3-20mm,基部宽楔至亚心形,骤然收缩成柄,先端圆钝至微尖,边缘有不整齐的圆齿,上面平伏长柔毛,背面毛稀,密被黄色腺点,腺点脱落后留下褐色的凹窝。花梗长约1mm;
-
白藨
拼音名:B iPāo别名:白泡儿、白草莓、白蒲草来源:蔷薇科白藨FragarianilgeerensisSchlec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续筋接骨。治风热咳嗽,百日咳,口腔溃疡,血尿,泌尿系感染:3~毒蛇咬伤,疮疖,烫火伤:鲜品适量,捣烂加红糖外敷。腰椎结核,骨折:配方内服。
-
暗鳞鳞毛蕨
拼音名:ànLínLínMáoJué英文名:Dark-scaleWoodFern来源:药材基源:为鳞鳞毛蕨科植物暗鳞鳞毛蕨的根茎。羽片长披针形,中部的长8-12cm,宽1.2-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或浅裂,下部数对羽片渐缩短;中脉羽状,侧脉单一,两面明显。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500m的山坡林下或溪沟边。
-
竹叶椒
竹叶椒概述:竹叶椒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英文名:ChineseWingleafPricklyashFruit别名:山花椒、野花椒、岩椒、土花椒。7,披针形或椭加减披针形,两端尖,顶端小叶较大,边缘有细小圆锯齿,叶轴及总柄有宽翅和皮刺。性味:辛,温,有小毒。用于脘腹冷痛、寒痰冷喘、湿疹、风湿痹痛。本药内服煎剂用量:果3~
-
艾虎脑
拼音名:àiHǔNǎo英文名:WeaselBrain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虎的脑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灌丛及村庄附近。喜近栖生活,洞居,黄昏和夜间活动。主要以鼠型啮齿动物为食。性味:味甘;性微寒归经:心经功能主治:解毒。药物中毒用法用量:内服:煮食,20-50g;
-
芭茅果
拼音名:BāMáoGuǒ别名:牛草果、苦芦骨。小穗柄无毛,先端膨大,短柄长约1-1.5mm,长柄长约2.5-3mm;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边缘有小纤毛,先端钝圆,无芒,第2外稃有疏松扭转而膝曲的芒,芒长(5-)7-11mm,其内稃微小而不存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河边。性味:辛;行气调经。
-
芭茅
原形态:芭茅多年生草本。分枝的腋间有微毛,通常细弱;小穗柄无毛,先端膨大,短柄长约1-1.5mm,长柄长约2.5-3mm;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透明膜质,稍短于颖,边缘有小纤毛,先端钝圆,无芒,第2外稃有疏松扭转而膝曲的芒,芒长(5-)7-11mm,其内稃微小而不存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河边。性味:甘;
-
鲃鱼
《*辞典》:鲃鱼: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拼音名:B Y 来源:为鲤科动物锯倒刺鲃的肉。背鳍条3,8、9,起点在腹鳍基部之后,硬刺强大,后缘有粗糙的锯齿,背鳍起点前有一平卧向前的倒刺。背部微黑色,腹部白色,多数个体的鳞片前缘呈黑色,近尾鳍基部有一黑斑,幼鱼更为明显,有时腹鳍和臀鳍末端稍带黑色。
-
白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萆薢:拼音名:B iB Xi 别名:刺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铁叶菝葜SmilaxsiderophyllaHand.-Mazz.,以根状茎入药。性味:辛、微苦,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利尿。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外花被片长约6mm,宽约2mm,内花被片宽约1mm,雄蕊6,长3-6mm;主风湿痹前;小便淋浊;
-
白升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升麻:拼音名:B iShēnɡM 来源:蔷薇科白升麻SpiraeajaponicaL.f.var.stellarisRehd.,以根入药。拼音名:BáiShēnɡMá英文名:rootofTomentoseflowerLarkspour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须花翠雀花的根。基部苞片线状,其他苞片线状披针形,密被糙毛;凉归经: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表;
-
白补药
《*辞典》:白补药: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B iBǔY o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原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花茎高约30厘米,方形,密被柔毛,花序有时分枝;花冠2唇形,长约8毫米,超出萼筒,上唇直立,下唇3裂;生境分布:生于阴湿岩上。性味:辛,平。功能主治:强筋壮骨,补虚益损。
-
白残花
《中医大辞典》·白残花:白残花为中药名,出自《药材资料汇编》,为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记载的蔷薇花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凉。《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残花:别名:野蔷薇来源:蔷薇科白残花RosamultifloraThunb.var.cathayensisRehd.etWils.,以花、根入药。功能主治:花:清暑热,化湿浊,顺气和胃。
-
白草
拼音名:BáiCǎo别名:倒生草、白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白草的根茎。第1小花雄性,罕或中性,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厚膜质,先端芒尖,具3-5(-7)脉,第1内稃透明,膜质或退化;花柱近基部联合。中柱鞘为1-2层厚壁细胞,中柱内散有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四周有维管束鞘纤维包围,中柱中央常成空洞。性味:甘;
-
白草根
别名:倒生草来源:禾本科白草根PennisetumflaccidumGriseb.,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主治急性肾炎尿血,鼻衄,肺热咳嗽,胃热烦渴。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草莓
《*辞典》:白草莓: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拼音名:B iCǎoM i别名:三匹风、野杨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药》),白泡儿、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药选》),只大萨曾(藏名)。10月采集全草,洗净,切段,阴干备用。花期春季。①《西藏常用中草药》:祛风止咳,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百日咳,疔疮,蛇咬伤,烫伤。
-
白独活
拼音名:BáiDúHuó别名:独活、朱噶尔、法洛海、白羌活、藏当归、香白芷、骚独活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白亮独活的根。总苞片1-3,线形;伞辐24-40,具白色柔毛;此外,白独活中沿含-O- 葡萄糖基独活属醇(tert-O- glucosylheraclenol),补骨脂素(psoralence)和白亮独活素(candicanin)。性味:味辛;风湿痹痛;
-
白肚
拼音名:BáiDù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酒葡萄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labrusca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及茎洗净,切片,叶切碎,鲜用或晒干。新条每节有1卷须或花序。子房基部有5蜜腺。生境分布:此种产于美国东部,美国栽培葡萄品种多出自此种。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活血通络。主风湿疼痛;
-
艾虎
拼音名:àiHǔ英文名:Weasel别名:地狗、艾鼬、两头乌、臭狗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鼬的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3200m以下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灌丛及村庄附近。喜近栖生活,洞居,黄昏和夜间活动。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艾虎肉:有镇惊的功效。
-
木防己
别名:土防己、青藤根、青藤香、金锁匙。广防己、土防己、土木香、白木香。小枝有纵线纹和柔毛。性味:苦、辛,寒。入膀胱、脾、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止痛,利水消肿,降压,解毒。1.治风湿痹痛,水肿,脚气,尿路感染,高血压病。化学成分:木防己的茎叶名青檀香,煎服治诸风麻痹,痰湿流注,胃痛。
-
八仙花
概述:八仙花为中药名,又名紫阳花、粉团花。叶大而稍厚,对生,椭圆形至宽卵形,长7~生境分布:我国各地多有栽培性味:苦、微辛,寒,有小毒。"功能主治:《现代实用中药》:"抗疟药,功效与常山相仿。"抗疟,清热解毒:1.治疟疾,心热惊悸,烦躁,喉痹。②治肾囊风:粉团花七朵,水煎洗患处。以鸡毛涂患处,涎出愈。
-
白鸡肫
拼音名:BáiJīZh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矩圆叶卫矛的根和果。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蒴果倒圆锥形,长约8mm,略呈四棱形,先端平截。种子有橙红色假种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边、溪边等潮湿之处。性味:苦;有小毒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主血热鼻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摘录:《中华本草》
-
白鹤菌
拼音名:BáiHè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东方栓菌的子实体。盖面米黄色、红褐色或灰褐色,有细绒毛,后脱落至光滑,常有浅褐色、浅灰褐色至深灰褐色的同心环纹或较宽的同心环棱,并有放射状皱纹,近基部有灰褐色的小疣突,有时基部狭小呈柄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的腐木上。性味:微辛;
-
八目鳗
出处:《吉林中草药》拼音名:B M M n别名:七鳃鳗(薛德熵《系统动物学》),七星子鱼(《吉林中草药》)。生境分布:部分时期栖息于海中,成长后游至淡水河流中产卵,为洄游性鱼类。在鱼皮中维生素B1与维生素B12的含量远较其他鱼类为高,腹皮中的含量比背皮高。功能主治:治夜盲症、角膜干燥。
-
白暨豚
拼音名:BáiJìTún英文名:sucklingpig别名:白旗、白鳍、白鳍豚、白江猪来源:药材基源: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耳孔小如针眼,位于头两侧,眼的后下方。头骨左右不对称,颅腔大。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长江中下游,洞庭、鄱阳湖等地。性味:苦;寒归经:心;肺经功能主治:镇咳;清热解毒。摘录:《中华本草》
-
白脚威灵
别名:紫威灵来源:菊科白脚威灵Vernoniasquarrosa(D.Don)Less.var.orientalisKitam.[V.teresauct.nonDC.],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云南、贵州。性味:苦、辛,微寒。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止痛,除湿,消炎。主治消化不良,腹胀闷,风湿关节痛,偏头痛,疮疖。据报道还可治食道癌,胃癌。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