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匮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医方著作。六卷。清·陈元犀撰于1811年。本书将《金匮要略》一书之方剂、主治、药用剂量和煮服法等、用诗歌的形式加以概括,言简意赅,便于记诵。并附方解。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公余十六种
清·陈念祖撰。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时方歌括》、《景岳新方砭》、《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十药神书注解》等16种。
-
陈念祖
陈念祖清代医家学(1766-1833年)。平生著述甚丰,其医学思想皆本自《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撰成《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伤寒医诀串解》、《神农本草经读》。其他著作尚有《灵素节要浅注》、《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时方歌括》、《十药神书注解》。
-
藜芦甘草汤
藜芦甘草汤出《金匮方歌括》(方未见):治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此汤主之。芦性升提草甘缓,症详趺蹶遍寻无。男元犀按:痰涎为湿气所生,留滞胸膈之间,久则变生无定。藜芦性毒,以毒攻毒,吐久积风痰,杀虫,通支节,除痫也;助用甘草者,取甘润之意,以其能解百毒也。
-
百合滑石散
概述:百合滑石散为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方论》方。功在滋阴润肺,清热利尿。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百合病若变发热,乃血脉郁而成热,佐滑石以通利之。主以百合滑石散者,百合清金泻火,降逆气,从高源以导之;二味合为散者,取散以散之之义,散调络脉于周身,引内外之热气,悉从小便出矣。
-
百合鸡子汤
概述:百合鸡子汤为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方论》方。佐以鸡子黄救厥阴之阴,安胃气,救厥明即所以奠阳明,救肺之母气,亦阳病救阴之法也。2.《金匮方歌括》元犀按:吐后伤中者,病在阴也,阴伤,故用鸡子黄养心胃之阴,百合滋肺气下润其燥,胃为肺母,胃安则肺气和而令行,此亦用阴和阳,无犯攻阳之戒。
-
南雅堂医书全集
清·陈念祖撰。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时方歌括》、《景岳新方砭》、《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十药神书注解》等十六种。
-
百合知母汤
概述:百合知母汤为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方论》方。后合和,煎取1升5合,分温再服。佐以知母,救肺之阴,使膀胱水脏知有母气,救肺即所以救膀胱,是阳病救阴之法也。知母人肺金,益其水源,下通膀胱,使天水之气合,而所伤之阴转,则其邪从小便出矣。若误汗伤阴者,汗为阴液,阴液伤故以此汤维其阳,即所以救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