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金匮要略今释
《金匮要略今释》金匮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4年。陆氏综合《金匮要略》的历代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金匮要略》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并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1949年后有排印本。
-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
别名:茯桂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味姜辛夏汤、茯苓五味姜辛夏汤、茯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姜苓五味细辛汤、苓甘处方:茯苓4两,甘草2两,细辛2两,干姜2两,五味子半斤,半夏半斤。逐饮止呕。②痰饮《江西医药》(1964;摘录:《金匮》卷中
-
桂枝生姜枳实汤
《金匮要略》卷上:桂枝生姜枳实汤:处方:桂枝生姜各9克枳实5枚功能主治:通阳散寒,开结下气。行气消痞,温中化饮。胃脘痞闷,气逆上攻作痛,呕恶嗳气,畏寒喜热者。③《金匮要略方义》:方中重用枳实快气消痞,以桂枝通阳降逆,以生姜散寒化饮,三药相合,使气行则痞消,阳盛则饮化,气畅饮消则诸逆痞痛自愈。
-
陆渊雷
陆渊雷近现代医家(1894-1955年)。字彭年,江苏川沙县人。陆氏在学术上参汇中西两种医学,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之代表人物之一,以中西汇通之观点研究《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所著有《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常以现代西医之观点解释中医传统观点,有时对古代医经持否定观点,招致甚多非议。
-
甘草麻黄汤
概述:甘草麻黄汤为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方论》方。身体面目悉肿,腰以上肿甚,身微热,口不渴,无汗,小便不利者。附注:麻黄汤(《千金翼方》卷十九)、麻黄甘草汤(《三因》卷十四)、二物汤(《普济方》卷三八六)、麻甘汤(《医学入门》卷七)、走马通圣散(《金匮要略今释》卷五引《秘传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