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颧骨
2.经外奇穴名。指眼下腮上突出的颜面骨。《黄帝内经灵枢·五变》:“颧骨者,骨之本也。”出《针灸杂志》。位于面部颧骨之高点。主治山根疔、牙咬疗、地合疔。一般直刺0.1~
-
颧骨骨折
颧骨与上颌骨、额骨、蝶骨和颞骨相关结,其中与上颌骨的联结面最大,故颧骨骨折(fractureofmalarbone)常伴发上颌骨骨折。触诊骨折局部可有压痛,塌陷移位,颧额缝、颧上颌缝骨连接处以及眶下缘均可能有台阶形成。1.颧面部塌陷颧骨、颧弓骨折后骨折块移位方向主要取决于外力作用的方向,多发生内陷移位(图1)。
-
全上颌骨缺损种植义颌修复术
手术名称:全上颌骨缺损种植义颌修复术分类:口腔科/拔牙术及牙槽外科/牙种植体手术/种植体植入术ICD编码:76.4601适应症:全上颌骨缺损种植义颌修复术适用于:1.因创伤、肿瘤切除或大剂量放射治疗造成的双侧全上颌骨缺失或一侧上颌骨缺失,对侧无牙者。麻醉和体位:麻醉采用0.5%布比卡因颧骨周围局部浸润麻醉。
-
局部切口钢丝结扎固定术
手术名称:局部切口钢丝结扎固定术别名:局部切口不锈钢丝结扎内固定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颧骨颧弓骨折手术/颧骨颧弓骨折内固定术ICD编码:76.7203概述:局部切口钢丝结扎固定术用于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一般认为,颧额缝和眶下缘的骨折线之骨间固定最为重要,符合生物机械原理。
-
局部切口不锈钢丝结扎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局部切口钢丝结扎固定术别名:局部切口不锈钢丝结扎内固定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颧骨颧弓骨折手术/颧骨颧弓骨折内固定术ICD编码:76.7203概述:局部切口钢丝结扎固定术用于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一般认为,颧额缝和眶下缘的骨折线之骨间固定最为重要,符合生物机械原理。
-
颧骨和颧弓骨折
颧骨颧弓位于颜面正侧方最突出的位置,最易受到打击致伤。损伤后,可同时发生上颌骨骨折,重者有颅脑损伤。3.眶下区麻木感及眼部症状(复视、眼球运动受限);用药原则1.轻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物为主;辅助检查1.对单纯颧骨颧弓骨折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疗效评价1.治愈:骨折愈合,功能恢复。
-
骨之本
骨之本解剖结构名。指颧骨,因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骨骼大小而称之。《灵枢·五变》:“颧骨者,骨之本也。颧大则骨大,颧小则骨小。”
-
当容
概述:当容为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肝劳邪气眼赤,灸当容百壮,两边各尔。穴在眼小眦近后,当耳前三阳三阴之会处。以两手按之,有上下横脉,则是与耳门相对是也。”位置:位于外眦外方,颧骨额突外缘凹陷处。定位于太阳稍下方,平目外眦颧骨额突外缘凹陷处。功能主治:主治目赤痛等。刺灸法:斜刺0.3~
-
巾钳牵引法
颧弓牵引复位固定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颧骨颧弓骨折手术/骨折复位方法ICD编码:76.7101概述:颧弓牵引复位法用于颧骨颧弓骨折的手术治疗。麻醉和体位:局部麻醉,仰卧位。术中注意要点:1.面神经的颧支正好横过在颧弓的前1/3和后2/3的交界处,因此巾钳钳入时应置于颧弓的中点部位,避免损伤神经。
-
颧弓牵引复位固定术
颧弓牵引复位固定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颧骨颧弓骨折手术/骨折复位方法ICD编码:76.7101概述:颧弓牵引复位法用于颧骨颧弓骨折的手术治疗。麻醉和体位:局部麻醉,仰卧位。术中注意要点:1.面神经的颧支正好横过在颧弓的前1/3和后2/3的交界处,因此巾钳钳入时应置于颧弓的中点部位,避免损伤神经。
-
上颌窦填塞法
上颌窦腔填塞复位法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颧骨颧弓骨折手术/骨折复位方法ICD编码:76.7102概述:上颌窦填塞复位法用于颧骨颧弓骨折的手术治疗。适应症:上颌窦填塞复位法主要适用于涉及上颌窦和眶缘眶底的粉碎性骨折,颧颌骨粉碎性骨折。麻醉和体位:圆孔阻滞麻醉,必要时全身麻醉。采用仰卧位,肩部垫高。
-
眼缺损义眼-眶周赝复体种植修复术
眼缺损义眼-眶周赝复体种植修复术义眼种植修复是将特制的种植体作为固定装置植入患者的眶骨,在其上连接义眼的一种新的赝复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在右侧。⑵切口沿眶上壁下缘及眶外壁内缘作切口,切开皮、皮下、骨膜,剥离显露骨面⑶制备种植窝先用球钻钻透骨外板,再依次用一级、二级裂钻扩大,测量深度达4mm~
-
义眼种植修复
眼缺损义眼-眶周赝复体种植修复术义眼种植修复是将特制的种植体作为固定装置植入患者的眶骨,在其上连接义眼的一种新的赝复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在右侧。⑵切口沿眶上壁下缘及眶外壁内缘作切口,切开皮、皮下、骨膜,剥离显露骨面⑶制备种植窝先用球钻钻透骨外板,再依次用一级、二级裂钻扩大,测量深度达4mm~
-
上颌窦填塞复位法
上颌窦腔填塞复位法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颧骨颧弓骨折手术/骨折复位方法ICD编码:76.7102概述:上颌窦填塞复位法用于颧骨颧弓骨折的手术治疗。适应症:上颌窦填塞复位法主要适用于涉及上颌窦和眶缘眶底的粉碎性骨折,颧颌骨粉碎性骨折。麻醉和体位:圆孔阻滞麻醉,必要时全身麻醉。采用仰卧位,肩部垫高。
-
上颌窦腔填塞复位法
上颌窦腔填塞复位法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颧骨颧弓骨折手术/骨折复位方法ICD编码:76.7102概述:上颌窦填塞复位法用于颧骨颧弓骨折的手术治疗。适应症:上颌窦填塞复位法主要适用于涉及上颌窦和眶缘眶底的粉碎性骨折,颧颌骨粉碎性骨折。麻醉和体位:圆孔阻滞麻醉,必要时全身麻醉。采用仰卧位,肩部垫高。
-
颧弓牵引复位法
颧弓牵引复位固定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颧骨颧弓骨折手术/骨折复位方法ICD编码:76.7101概述:颧弓牵引复位法用于颧骨颧弓骨折的手术治疗。麻醉和体位:局部麻醉,仰卧位。术中注意要点:1.面神经的颧支正好横过在颧弓的前1/3和后2/3的交界处,因此巾钳钳入时应置于颧弓的中点部位,避免损伤神经。
-
眶周过度色素沉着症
概述:眶周色素沉着(periorbitalhyperpigmentation)为病因不清的眶周的色素过度沉着性疾病。疾病名称:眶周色素沉着英文名称:periorbitalhyperpigmentation别名:眶周过度色素沉着症分类:皮肤科色素障碍性皮肤病ICD号:L81.4眶周色素沉着的病因:病因不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脐点
脐点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汇编》。位于颧面部,当目外眦直下方,颧骨下缘下0.3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阑尾炎。一般直刺0.1~0.2寸。
-
鼽骨
鼽骨为骨骼部位名。指鼻旁颧骨部。见《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
-
目眶
目眶为形体部位。目眶即眼窝四周的骨骼。出《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由眼窝上方的眉棱骨、眼窝下方的颧骨连结成的框状隐窝及其包绕着的皮肉筋脉组织。
-
鼻骨侧位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鼻骨侧位检查技术适应证:鼻骨侧位检查技术适用于:1.鼻部外伤。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准备: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2.头颅呈标准侧位。3.暗盒置于颧骨外侧,将鼻骨置于暗盒中心。5.中心线切入鼻根部,垂直射入暗盒。注意事项:1.不使用滤线器摄影。
-
眶周色素沉着
概述:眶周色素沉着(periorbitalhyperpigmentation)为病因不清的眶周的色素过度沉着性疾病。疾病名称:眶周色素沉着英文名称:periorbitalhyperpigmentation别名:眶周过度色素沉着症分类:皮肤科色素障碍性皮肤病ICD号:L81.4眶周色素沉着的病因:病因不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面骨
面骨解剖结构名。指组成面颅的骨块。包括上腭骨、颊车骨、颧骨、鼻骨、泪骨、甲介骨、口盖骨、鼻柱骨、舌骨等。详上腭及各骨条。
-
頄
頄为人体部位名。指眼眶下外侧之高骨,或称颧骨。《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邪上出于烦。”《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邪上出于頄。”。张景岳注:“目下曰頄,即颧也。”
-
颊疔
颊疔病名。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系指生于颧骨尖高处的一种疔疮。证治同疔疮。
-
鬓骨
鬓骨骨名。又名扶桑骨。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后方,颧骨弓上方部位。
-
(出页)(zhuō,音倬)
(出页)(zhuō,音倬)①人体部位名。指眼眶下面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上颌骨与颧骨构成眼眶的下侧部分。《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以屈下颊,至(出页)”②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参见该条。
-
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
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是指对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发育性颅颌面畸形或颅颌面严重复合创伤后继发畸形等,进行颅-眶-颌骨切开、复位或整复、植骨及坚固内固定及相关的软组织(包括神经)整复与重建等外科矫正技术
-
荣
荣①通营,即营气。《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③营养濡润。《灵枢·邪客》:“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素问·刺热》:“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俱生,万物之荣。”《素问·八正神明论》:“刺必中其荣。”王冰注:“针入至血,谓之中荣。”
-
颧骨伤
颧骨伤病名。系指颧骨外伤而见青肿硬痛,甚者平塌或凹陷,嚼物艰难等病证。见《医宗金鉴》卷八八。多由跌打损伤所致。治宜清创、整复;可内服正骨紫金丹、云南白药等;外用海桐皮汤薰洗、荜拨散漱口。
-
颧
颧为骨名。同现代解剖学上的颧骨。位于眼的外下方,在颜面部的隆起部分。《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斜络于颧。”
-
目眶骨
目眶骨指眼窝周边之骨骼。眉棱骨即现代所称之眉弓。额骨的眶部。为足太阳膀胱经等所过。奇穴鱼腰即位于眉弓中点。 ^^(zhuō拙)为人体部位名。指眼眶下面的骨,相当于解剖学上的上颌骨与颧骨构成眼眶的下侧部分。《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
-
明耳目诀
明耳目诀导引功法名。见《修真十书·杂著捷径》。方法为:常用手按两眉后小穴中,27次;再用手指和手心摩两眼和颧骨上,及揉耳,共30次。然后,用手自耳向额按摩27次,到眉中和发际。同时要口咽津液。常做可使耳目清明。
-
家族性眶周色素过度沉着症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本病为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起病于儿童时期,表现为眼眶周围色素过度沉着,上下眼睑,以及眉和颧骨部可受到波及,无自觉症状。疾病病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病理生理:组织病理显示表皮下部黑素颗粒增加,真皮上部有轻度色素失禁。
-
世界人种
世界人种一般指黄、白、黑、棕四大人种。由于人类的性状既由遗传因素决定又受环境条件影响,因此,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群就有着不同的基因频率,从而产生了人种的差别。从生物学观点看,现生人类都属于智人种(Homosapiens),人种相当于亚种水平,因为各个人种虽然形态特征有所差别,但均能彼此婚配,并产生能育的后代。
-
颅骨
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各骨之间都借缝或软骨相连,属不活动的连结。颅骨可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前者围成颅腔,后者构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脑颅骨共有8块;面颅由15块骨组成:口腔上方,左右各有1块上颌骨,上内侧有1对鼻骨,后方有1对泪骨,外上方有1对高起的颧骨,后方接1对腭骨。
-
视神经孔——后前斜位(Rhees′s位)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视神经孔——后前斜位(Rhees′s位)检查技术适应证:视神经孔——后前斜位(Rhees′s位)检查技术适用于:1.视神经孔先天性发育异常。禁忌证:无明确禁忌证。准备: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3.病人颧骨、鼻尖及下颌颏部三点紧贴台面,保持头部的稳定。摄影距离为100cm。
-
颅底——颏顶位检查技术
操作名称:颅底——颏顶位检查技术适应证:颅底——颏顶位检查技术适用于:1.颅底先天性疾病。4.内听道、鼻旁窦、颧骨等病变。准备: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5.采用滤线器或滤线栅摄影。调整原则是听眶线平行暗盒,中心线与听眦线保持95°。
-
牙咬
牙咬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杂志》。位于面部、颧骨后下缘凹陷与下颌角连线之中点。左右计2穴。主治眉燕疔。一般直刺0.2~0.3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