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骨度折量定位法
古时以骨节作标志定出度数,测量人体各部长短、大小,称骨度。用骨度方法量取穴位则称骨度折量定位法(骨度法)。后世为了取穴方便,经过临床考察,在《黄帝内经灵枢·骨度》的基础上,对部分尺寸作了某些修改。后发际不明者,从大椎穴量至眉心作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横寸918寸。眉心(印堂)至前发际;
-
腧穴定位法
概述:腧穴定位法是指审定腧穴位置的方法。现行骨度分寸,如下表:常用骨度分寸表部位起止部位度量法骨度(单位寸)附注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直寸12前发际不明者,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横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
同身寸
概述:同身寸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同身寸为腧穴的定位法。用骨度方法量取穴位则称骨度折量定位法(骨度法)。现行骨度分寸,如下表:常用骨度分寸表部位起止部位度量法骨度(单位寸)附注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直寸12前发际不明者,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
-
骨度法
骨度法为经穴定位的主要方法。参见骨度:骨度是指古代以骨节为主要标志,定出一定度数,用以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广狭等,称为骨度。后世依其尺寸比例结合临床实践,略作改动,作为定穴标准尺寸,则称骨度法。《黄帝内经灵枢·骨度》最早论及这一内容。
-
骨度
概述:骨度:1.五度之一;五度之一·骨度:骨度为五度之一。骨度是指古代以骨节为主要标志,定出一定度数,用以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广狭等。后世依其尺寸比例结合临床实践,略作改动,作为定穴标准尺寸,则称骨度法。《黄帝内经灵枢·骨度》最早论及这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