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蜘蛛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蜘蛛:拼音名:HuāZhīZhū别名:蜘蛛、花结蛛、金蛛来源:节肢动物门蛛形纲金蛛科金蛛CoganargiopeamoenaKoch,以全虫入药。生境分布:江苏。性味:微苦,微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截疟。主治蛇咬伤,温疟,疔毒疮肿等症。
-
隆吉散
处方:硼砂12g,麝香3g,乳香6g,雄黄6g,熊胆6g,血竭6g,没药6g,儿茶6g,牛黄10g,山豆根10g,鸭嘴壳10g,山慈姑10g,冰片15g,黄柏12g(猪胆汁炒),花蜘蛛10个。用蜡线将花蜘蛛缠住,放铜瓢内,再以明矾60g研末,堆放蜘蛛上,用瓷碗盖住,置火上慢慢煅之,溶化成块稍枯,移至地上待冷取用。主白喉,咽喉肿痛。
-
巴豆蜘蛛线
《外科十三方考》处方花蜘蛛、大连、乳香、没药、巴豆。制法先将花蜘蛛浆衣线数次,然后用大连、乳香、没药熬溶,将已染之线入内煮半日,以黑为度;如未黑,则再染、再煮,然后再用巴豆油上之即成。功能主治痔瘘。用法用量用此线拴痔挂瘘甚快,惟不免较疼。
-
花蜘蛛兰属
中文名花蜘蛛兰属拼音名huazhizhulanshu拉丁名Esmeralda中国植物志19:331描述EsmeraldaReichb.f.花蜘蛛兰属,兰科,2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其中花蜘蛛兰E.clarkeiReichb.f.产我国云南至海南岛。(关于本属的参考文献见Arachnis项。
-
蜘蛛抱蛋属
中文名蜘蛛抱蛋属拼音名zhizhubaodanshu拉丁名Aspidistra中国植物志15:18描述AspidistraKer-Gawl.蜘蛛抱蛋属,百合科,约11种,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8种,主产长江以南各省区,其中蜘蛛抱蛋A.elatiorBI.和九龙盘A.luridaKer-Gawl.常盆栽供观赏。子房上位,有阔而盾状的柱头,3-4室,每室有胚珠2颗;
-
滋阴除湿丸
《外科集腋》卷四:方名:滋阴除湿丸组成:熟地8两,丹皮3两,白茯苓3两,泽泻3两,山萸肉4两,淮山药4两,黄柏1两,芦荟5钱。主治:八角虱(形如花蜘蛛)叮阴毛之上,发内亦生,由肝肾浊气不洁而生,更有玉茎之根痒甚,以沸汤沃之,稍止而复作,有三四窍黄水淋漓者。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
蜘蛛线
《外科十三方考》卷下:方名:蜘蛛线组成:大黄2两,黄柏1两半,黄芩1两,归尾1两,大戟6钱,芫花6钱,甘遂5钱,地榆2两,槐角1两,防风1两,生地1两,连翘1两,土芩2两,巴豆5钱,白砒1两,血竭5钱,乳香1两,没药1两,白矾1两,香墨1两,花蜘蛛100枚(用麻布采取浆,入药水中)。
-
天蛇疮
天蛇疮为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十二。多由草中花蜘蛛螫伤,复被水湿外浸所致。外敷二味拔毒散。类似虫咬皮炎。即天蛇毒。见《梦溪笔谈》:“病癞,通身溃烂,号呼欲绝。取木皮煮饮一斗许,令其恣饮,初日即减半,两三日顿愈。验其木,乃今之秦皮也,然不知天蛇为何物?泛指接触草间蜘蛛、蛇毒所致的皮肤溃烂。
-
天蛇毒
天蛇毒的病因病机:多由草中花蜘蛛螫伤,复被水湿外浸所致。天蛇毒的治法:外敷二味拔毒散。又名蛇眼疔、天蛇毒、调疽。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强调:蛇头疔发自指端筋骨、根深毒重,天蛇毒发自指端肌肉、其毒稍轻。溃后脓出黄稠,逐渐肿消痛止,趋向痊愈。服仙方活命饮,蟾酥丸,银花解毒汤等。
-
蚕蜕散
方出《岭南卫生方》卷中,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引《经验良方》:蚕蜕散:处方:蚕蜕纸(是出蚕子了纸也)不拘多少。摘录:方出《岭南卫生方》卷中,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一引《经验良方》《片玉痘疹》卷十二:蚕蜕散:处方:枯矾2钱,人中白(刮,以火煅令白)2钱,五倍子2钱,蚕退纸(烧灰)2钱。主治:崩漏下血不止。
-
香饼金锁丹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方名:香饼金锁丹组成:磁石1钱,脑子2钱,麝香1钱,温肭脐3钱,沉香3钱,麝香脐壳2钱(炙存性),花蜘蛛2钱。用法用量:以生针砂泡酒饮1-2盏,然后烧此香饼。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苏合香油和为饼,作10饼。
-
加味至宝丹
处方:鸡膆1个(乌骨者尤妙,去净),牛胆膏半两,天南星(取心)3钱,血竭3钱(如无以獖猪心血代之),马牙消2钱半,硼砂1钱,蝎梢9个,枯矾2钱半,脑子、麝香少许(以上为细末,入鸡膆内扎了,用碗蒸一饭久,取出悬挂,却入后药),至宝丹2两,沉香1钱,木香1钱,白芷梢1钱半,猪牙皂角3条(去皮弦)。
-
草蜘蛛
《*辞典》:草蜘蛛:出处:《纲目》拼音名:CǎoZhīZhū别名:花蜘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来源:为草蛛科动物草蛛的全虫。第2对为脚须,似触角,雄性末节膨大成交配器;生境分布:单独生活,5、6月间,抽丝张漏斗状的网于灌木,草丛间,捕食其他小虫。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丁肿出根,作膏涂之。
-
猿猴人洞
《疡科遗编》卷下:方名:猿猴人洞组成:推车虫20个,大花蜘蛛5个(如5个有五色者最妙)。主治:一切痔管并痈疽虚管。用法用量:临用纳1丸入管内,外用膏盖。制备方法:上药共打和为丸,如芥菜子大,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