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绦虫病
概述:《中医药学名词》(2004):小儿绦虫病(infantiletaeniasis)是指发生于小儿的绦虫病。《景岳全书·杂证谟》:“寸白虫,此虫长寸许,色白,其状如蛆,母子相生,有独行者,有个个相接不断者,故能长至一、二丈。”治宜驱虫,可用槟榔、芜荑、苦楝根皮、鹤虱、雷丸、石榴皮、南瓜子、贯众、榧子、仙鹤草根等;
-
猪囊尾蚴病乳胶凝集试验
概述: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人体可引起猪囊虫病,俗称囊虫病。②自身体外感染:绦虫病患者误食自身体内排出的虫卵或节片;因囊虫寄生于组织、器官内,难以取材作病原学诊断,多应用免疫学方法进行诊断。此法制成的化学交联型HCG胶乳用于妊娠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物理吸附的HCG胶乳,试剂的稳定性也显著提高。
-
囊虫病胶乳凝集试验
概述: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人体可引起猪囊虫病,俗称囊虫病。②自身体外感染:绦虫病患者误食自身体内排出的虫卵或节片;因囊虫寄生于组织、器官内,难以取材作病原学诊断,多应用免疫学方法进行诊断。此法制成的化学交联型HCG胶乳用于妊娠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物理吸附的HCG胶乳,试剂的稳定性也显著提高。
-
皮肤猪囊虫病
疾病别名皮肤猪囊尾蚴病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皮肤猪囊虫病系由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皮下、脑、眼等组织内引起的疾病。病理生理妊娠节片或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被猪、牛吞食后,虫卵即在动物的消化道内孵出六钩蚴,穿过肠壁进入血管随血流到全身,多数在肌肉内停留发育为囊虫。1mL注入囊内可杀死虫体。
-
条虫病
条虫病是由条虫的成虫和(或)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饮食卫生条件差地区发病率高,成年农民发病率高。2.猪肉条虫成虫妊娠节片脱落时,常随粪便排出,不引起肛门搔痒。有2.5 ̄25%病人因自体感染发生囊虫病时伴有相应的症状与体征。2.条虫病并发脑囊虫病时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
绦虫病
《景岳全书·杂证谟》:“寸白虫,此虫长寸许,色白,其状如蛆,母子相生,有独行者,有个个相接不断者,故能长至一、二丈。”绦虫病的症状:上腹部或全腹隐隐作痛,腹胀,或有腹泻,肛门作痒,久则消瘦乏力,大便内或衬裤上有时发现白色节片。服后4小时无大便排出者,可服芒硝10克。⑤石榴根皮25克,水煎服。
-
曼氏裂头蚴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曼氏迭宫绦虫病和曼氏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头节细小,呈指状。再通入节片前部中央腹面的圆形雄生殖孔。经3—11天发育成原尾蚴。当受染的蛙被蛇、鸟类或猪等非正常宿主吞食后,裂头蚴不能在其肠中发育为成虫,而是穿出肠壁,移居到腹腔、肌肉或皮下等处继续生存。
-
曼氏迭宫绦虫
肉眼即可见到每个节片中部凸起的子宫。d)皮下包块等活体组织检查可发现并殖吸虫虫体或虫卵;活动期MRI检查可清晰分辨出寄生在脑实质和脑室内的囊尾蚴,T1W1显示囊尾蚴成圆形低信号,头节呈点状或逗号状高信号;人体感染裂头蚴的途径有二,即裂头蚴或原尾蚴经皮肤或粘膜侵入,或误食裂头蚴或原尾蚴。
-
寸白虫病
寸白虫病为九虫病之一,又名白虫病、脾虫病,多因食未熟猪、牛、鱼肉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寸白虫,此虫长寸许,色白,其状如蛆子,母子相生,有独行者,有个个相接不断者,故能长至一、二丈。”《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为伏虫、蛔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等九种虫病。治宜健脾、驱虫。
-
脑孟氏裂头蚴病手术
裂头蚴特异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及脑脊液强阳性;再结合临床症状,应考虑本病诊断。禁忌症:1.大面积广泛脑皮质萎缩和白质退变,神经缺失严重,脑水肿不重,又位于功能区者。3.经吡喹酮治疗后,症状改善,特异抗原ELISA试验阴性者。术中注意要点:肉芽肿囊腔较大,或取出蠕虫时仅见节片未见头节,应仔细寻找。
-
脑裂头蚴病
人类饮用含尾蚴的生水,摄食含尾蚴的未煮熟蛇、蛙、鸟、梭尾螺的肉,或裂头蚴直接由皮肤、粘膜伤口侵入,即可患裂头蚴病。禁忌症:1.大面积广泛脑皮质萎缩和白质退变,神经缺失严重,脑水肿不重,又位于功能区者。体位视具体部位决定。术中注意要点:肉芽肿囊腔较大,或取出蠕虫时仅见节片未见头节,应仔细寻找。
-
脑裂头蚴病手术
裂头蚴特异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及脑脊液强阳性;再结合临床症状,应考虑本病诊断。禁忌症:1.大面积广泛脑皮质萎缩和白质退变,神经缺失严重,脑水肿不重,又位于功能区者。3.经吡喹酮治疗后,症状改善,特异抗原ELISA试验阴性者。术中注意要点:肉芽肿囊腔较大,或取出蠕虫时仅见节片未见头节,应仔细寻找。
-
泡状棘球蚴病
概述: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泡球蚴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hydatidosis)。节片有四五个。在本病流行区,受感染的鼠类被狐或野狗等捕食,泡球蚴囊腔中原头节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
多房性包虫病
概述: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泡球蚴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hydatidosis)。节片有四五个。在本病流行区,受感染的鼠类被狐或野狗等捕食,泡球蚴囊腔中原头节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
多房棘球蚴病
概述: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泡球蚴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hydatidosis)。节片有四五个。在本病流行区,受感染的鼠类被狐或野狗等捕食,泡球蚴囊腔中原头节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
泡型包虫病
概述: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泡球蚴病(alveolarechinococcosis,Ae)、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hydatidosis)。节片有四五个。在本病流行区,受感染的鼠类被狐或野狗等捕食,泡球蚴囊腔中原头节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
囊虫病
西医·囊虫病:囊虫病(cysticercosis)是由猪肉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体组织引起的疾病。13%尸检者同时有葡萄状型与中间型并存。囊虫病的病理生理:猪带绦虫卵经口入胃、十二指肠,经消化液和胆汁的作用,孵出六钩蚴,钻入肠壁,经血循环散布至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对皮肤肌肉型患者的效果更好,皮下结节一般2~
-
细粒棘球蚴病
狗是其终宿主,羊、牛是其中间宿主,故本病流行于畜牧区,人因误食虫卵也可成为其中间宿主,发生包虫病。六钩蚴首先随门静脉血流侵入肝脏,大多数在肝内形成包虫囊;肺包虫囊大多不含子囊,亦可破入支气管,角皮层旋转收缩,使内面向外翻出,偶尔使生发层与头节及囊液一起被咳出,亦易并发细菌感染。
-
微小膜壳绦虫
卵巢呈分叶状,位于节片中央。图1微小膜壳绦虫此外,当孕节在所寄生的宿主肠中被消化而释出虫卵时,亦可孵出六钩蚴,然后钻入肠绒毛发育成似囊尾蚴,再回到肠腔发育为成虫,即在同一宿主肠道内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称自体感染(autoinfection)并且可在该宿主肠道内不断繁殖,造成自体内重复感染。驱虫治疗可用吡喹酮15~
-
驱虫药
常配伍泻下药,促虫排出。实验证明,正常小鼠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区突触小泡的密度为184±37цm2/单给川楝素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小泡明显减少,平均密度为68±15/um2,而给予毒素后再给川楝素的小鼠平均密度分别为137±18/μm2和130±26/μm2,对进一步探索川楝素及肉毒毒素的作用机理有一定的意义。③兴奋胆囊。
-
寄生虫病
寄生虫的生殖潜能:为了维持种群的繁衍及持续不断地侵入新的宿主,寄生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超强的生殖潜能(reproductivepotential)。鱼、肉等食品本身含有的寄生虫也是导致某些寄生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如生食或半生食含感染期幼虫的猪肉可感染猪带绦虫、旋毛虫,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鱼、虾可感染华支睾吸虫。
-
人体寄生虫
寄生虫的生殖潜能:为了维持种群的繁衍及持续不断地侵入新的宿主,寄生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超强的生殖潜能(reproductivepotential)。鱼、肉等食品本身含有的寄生虫也是导致某些寄生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如生食或半生食含感染期幼虫的猪肉可感染猪带绦虫、旋毛虫,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鱼、虾可感染华支睾吸虫。
-
寄生虫
寄生虫的生殖潜能:为了维持种群的繁衍及持续不断地侵入新的宿主,寄生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超强的生殖潜能(reproductivepotential)。鱼、肉等食品本身含有的寄生虫也是导致某些寄生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如生食或半生食含感染期幼虫的猪肉可感染猪带绦虫、旋毛虫,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鱼、虾可感染华支睾吸虫。
-
WS 438-2013
本文件特指由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引起的曼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mansoni)。肉眼可见每个节片中部凸起的子宫。附录F(资料性附录)鉴别诊断:F.1寄生虫病:F.1.1并殖吸虫病:并殖吸虫在人体内移行、寄生时可引起皮下包块型、眼型、脑型或脊髓型并殖吸虫病,其临床表现分别与皮下、眼部及中枢神经系统裂头蚴病相似。
-
WS 438-2013 裂头蚴病的诊断
本文件特指由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引起的曼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mansoni)。肉眼可见每个节片中部凸起的子宫。附录F(资料性附录)鉴别诊断:F.1寄生虫病:F.1.1并殖吸虫病:并殖吸虫在人体内移行、寄生时可引起皮下包块型、眼型、脑型或脊髓型并殖吸虫病,其临床表现分别与皮下、眼部及中枢神经系统裂头蚴病相似。
-
微小膜壳绦虫病
1、直接感染和发育成虫寄生在鼠类或人的小肠内,脱落的孕节或虫卵随着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这些虫卵即具有感染性,若被另一宿主吞食,虫卵在其小肠内经消化液的作用孵出六钩蚴,然后钻入肠绒毛,约经4天发育为似囊尾蚴。
-
长膜壳绦虫病
10天发育成似囊尾蚴,人或鼠吞食了带有似囊尾蚴的昆虫后,在肠腔内经12~发病机制:长膜壳绦虫病成虫主要寄生在鼠类肠道内,虫卵随粪便排出鼠体,被中间宿主如谷甲虫、蟑螂、蚤类等吞食后,六钩蚴通过肠壁进入血腔,经7~诊断:粪便中查见虫卵或妊娠节片即可确诊。相关药品:吡喹酮、氯硝柳胺相关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
克氏假裸头绦虫
克氏假裸头绦虫(PseudanoplocephalacrawfordiBayl'is,1927)最早发现于斯里兰卡的野猪体内,以后在印度、中国和日本的猪体内也有发现,该虫的正常终宿主是猪和野猪,中间宿主是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Herbst)等昆虫。108 m,卵壳较厚而脆弱,表面有颗粒状突起,易破裂,内层为胚膜,胚膜与卵壳内充满胶质体;
-
克氏假裸头绦虫病
人体感染我国已报道23例。克氏假裸头绦虫寄生在猪、野猪和褐家鼠的小肠内,虫卵或孕节随粪便排出后,被中间宿主赤拟谷盗等昆虫吞食,经27-31天发育为拟囊尾蚴症状体征:一般轻度感染者无明显症状,感染虫数较多时可有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销售,腹痛、腹泻、失眠和情绪不安等。
-
绦虫
3、体节体节由节片组成。假叶目和圆叶目绦虫的成虫形态有如下区别:假叶目头节多呈梭形,固着器官是位于头节背、腹面的吸槽;绦虫的致病绦虫成虫寄生于宿主肠道,可大量地掠夺宿主的营养,但引起症状的主要原因却是虫体固着器官吸盘和小钩以及微毛对宿主肠道的机械刺激和损伤,以及虫体释出的代谢产物的刺激。
-
犬复孔绦虫
节片破裂后虫卵散出,如被中间宿主蚤类的幼虫食入,则在其肠内孵出六钩蚴,然后钻过肠壁,进入血腔内发育。当终宿主犬、猫舔毛时吞食到病蚤,似囊尾蚴得以进入,然后在其小肠内释出,经2~犬复孔绦虫的致病与诊断人体感染后临床表现主要与感染的数量有关。诊断主要依靠粪便检查,发现虫卵或孕节即可确诊。
-
缩小膜壳绦虫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又称长膜壳绦虫,是鼠类常见的寄生虫。孕节内的子宫呈袋状,边缘不整齐,充满虫卵。生活史:生活史微小膜壳绦虫相似,但发育必须经过昆虫中间宿主,中间宿主包括蚤类(如具带病蚤、印鼠客蚤)、甲虫、蟑螂、倍足类和鳞翅目昆虫等20余种,以大黄粉虫、谷蛾多见。相关出处:《寄生虫病学》
-
瑞列绦虫病
疾病别名瑞立绦虫病疾病代码ICD:B71.8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瑞列绦虫病(raillietiniasis)是西里伯瑞列绦虫(raillietinacelebensis)寄生人体肠道所致疾病。疾病病因成虫长32cm,宽0.2cm,有185个节片。孕节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脑踝蚁属(cardiocondylanula)蚂蚁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该属蚂蚁为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
脑囊虫病
概述:是猪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脑、脑膜、脑室内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称为脑囊虫病占囊虫病的80%以上。脑实质内的囊虫由于周围炎性反应,可出现病灶局部脑功能障碍的相应体征,如单瘫、偏瘫、共济失调、锥体束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等。高颅压型可见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3.粪便检查发现绦虫卵或节片;
-
肥胖带绦
30支,支端多有分叉6.囊尾蚴头节具顶突和小钩、可寄生人体引起囊尾蚴病头节无顶突及小钩,不寄生于人体两种带绦虫的虫卵在形态上难以区别。但由于牛带绦虫孕节活动力较强,几乎所有患者都能发现自己排出节片,多数并有孕节自动从肛门逸出(占77.8%,其中91.48%在昼间逸出)和肛门瘙痒的症状。30g硫酸镁导泻。
-
西里伯瑞列绦虫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西里伯瑞列绦虫是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常见寄生虫,偶可感染人体。卵巢分两叶,位于节片中央,卵黄腺位于卵巢后方。疾病病因:成虫寄生于鼠类的肠道内,孕节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被脑踝蚁属蚂蚁食入,在其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含有似囊尾的蚂蚁被鼠吞食而完成生活史。
-
虫证
驱虫用使君子、苦楝根皮等;钻入胆道,使肝气闭郁,胆气不行,脘腹剧痛,而形成蛔厥;绦虫病的症状:上腹部或全腹隐隐作痛,腹胀,或有腹泻,肛门作痒,久则消瘦乏力,大便内或衬裤上有时发现白色节片。证候分析:虫居肠中,吸食水谷精微,损耗人体气血,气血亏虚,故倦怠乏力,精神不振,颜面、肌肤萎黄以至苍白。
-
包虫病
细粒棘球绦虫以狗、狼为终宿主,羊、猪、骆驼、牛为中间宿主。在流行区的羊群中常有包虫病存在,而居民常以羊或其它家畜内脏喂狗,使狗有吞食包虫囊的机会,感染常较严重,肠内寄生虫数可达数百至数千,其妊娠节片具有活动能力,可爬在皮毛上,并引起肛门发痒。相关药品:芬苯达唑、甲苯达唑、吡喹酮、硫苯咪唑
-
棘球虫幼病
细粒棘球绦虫以狗、狼为终宿主,羊、猪、骆驼、牛为中间宿主。在流行区的羊群中常有包虫病存在,而居民常以羊或其它家畜内脏喂狗,使狗有吞食包虫囊的机会,感染常较严重,肠内寄生虫数可达数百至数千,其妊娠节片具有活动能力,可爬在皮毛上,并引起肛门发痒。相关药品:芬苯达唑、甲苯达唑、吡喹酮、硫苯咪唑
-
棘球蚴病
细粒棘球绦虫以狗、狼为终宿主,羊、猪、骆驼、牛为中间宿主。在流行区的羊群中常有包虫病存在,而居民常以羊或其它家畜内脏喂狗,使狗有吞食包虫囊的机会,感染常较严重,肠内寄生虫数可达数百至数千,其妊娠节片具有活动能力,可爬在皮毛上,并引起肛门发痒。相关药品:芬苯达唑、甲苯达唑、吡喹酮、硫苯咪唑
-
WS 379-2012 带绦虫病的诊断
人误食含有活囊尾蚴的猪肉、牛肉及其内脏或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后,囊尾蚴在小肠内受胆汁刺激而翻出头节,附着于肠壁,经2个月~亚洲带绦虫的成虫与牛带绦虫在形态上非常相似,头节上均无顶突和小钩,虫体外形以及成熟节片的睾丸数目、分布以及孕节子宫的分支数目等均很相似,但虫体稍短、节片数略少。
-
阔节裂头绦虫病
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阔节裂头绦虫病是能感染猫的绦虫之一,猫是这种绦虫的宿主,成虫寄生在猫的小肠内,阔节裂头绦虫的生活史要经过两次中间宿主,猫是通过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而感染的。驱绦虫药常用有三种:即吡喹酮、硫双二氯酚(别丁)、氯硝柳胺(灭绦灵)。驱虫效果都很好。虫体排出后,贫血即可自愈。
-
蛋白腺
〔1〕蛋白腺是在产生较大形卵的腹足类(例如:蜗牛)的两性腺和两性输管连接部附近、开口于输卵管较大的舟形腺。功能是分泌卵细胞的被覆物。〔2〕蛋白腺与阔节裂头绦虫分布在节片左、右侧的葡萄状卵黄腺不同,在无钩绦虫型的生殖腺节片正中线的后缘,有呈网形的块状腺,称为蛋白腺。另外寡毛类的卵壳腺亦称为蛋白腺。
-
裂头绦虫病
疾病别名bothriocephaliasis疾病代码ICD:B70.0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裂头绦虫病(diphyllobothriasis)是由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寄生人体肠道所致的疾病。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囊虫病、并殖吸虫病(斯氏肺吸虫病)相鉴别,眼裂头蚴病,尤其球后感染致凸眼者应与视网膜细胞瘤相鉴别。贫血者用维生素B12及铁剂。
-
阔节裂头绦虫
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latum(Linn.,1758)]成虫主要寄生于犬科食肉动物,也可寄生于人,裂头蚴寄生于各种鱼类。4000个节片。子宫蟠曲呈玫瑰花状,开口于生殖腔之后,孕节长2~患者除有一般恶性贫血的表现外,常出现感觉异常、运动失调、深部感觉缺失等神经紊乱现象,严重者甚至失去工作能力。
-
链状带绦虫
链体上的节片数约700~胚膜内含球形的六钩蚴(onchosphere),直径约14~将检获的头节或孕节夹在两载玻片之间轻压后,观察头节上的吸盘和顶突小钩或孕节的子宫分支情况及数目即可确诊,并与牛带绦虫相鉴别。囊尾蚴病的诊断一般比较困难,询问病史有一定意义,但主要根据发现皮下囊尾蚴结节,手术摘除结节后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