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思维
两仪即阴阳;四象即少阴、太阴、少阳、太阳。少阳象,说明阳始长,阴渐消;认为气血津液在生成上具有共性环节———肺脾合气,“肺脾合气生成论”导源于“天地合气而万物化生”这一关于自然界演化原理的“援物比类”。②自我感觉)—→与单一或多个人体器官组织对应,反映该部位实体的物理、化学等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
-
热霍乱
又称热气霍乱。热霍乱的方药治疗:连朴饮、燃照汤、黄连香薷饮、清暑益元散、急救回生丹、解毒活血汤等均可选用。如证见手足厥冷,腹痛,自汗,口渴,唇面手甲皆青,呕吐酸秽,泻下臭恶,小便短赤,六脉俱伏者,此为热遏于内,热深厥深,真热假寒之象,应急与竹叶石膏汤,本方清热生津,补益气阴,切忌误投温燥之品。
-
痰火眩晕
概述:痰火眩晕为病证名。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可分为风晕、湿晕、痰晕、中暑眩晕、燥火眩晕、气郁眩晕、肝火眩晕、虚晕等。
-
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
冬瓜去皮切块;五、肝肾阴虚型:(一)经验食养茶饮。锅中倒油烧热,下葱花炝锅,倒入酱油和适量水烧开,倒入鸡蛋液,放枸杞叶煮沸,加盐,淋香油成汤汁备用;:《指南》食谱根据辨证施膳原则,将高脂血症总结为6种中医证型,并给出了不同证型对应的食谱示例,其中经验茶饮和食养方提供了主要材料、制作方法等信息。
-
寒霍乱
症见恶寒身痛,腹痛吐利,唇青爪青,脉多沉迟等。寒霍乱、热霍乱及干霍乱的辨证要点:霍乱证型分寒霍乱,热霍乱及干霍乱三类。症状:吐泻不止,吐泻物如米泔汁,面色苍白,眼眶凹陷,指螺皱瘪,手足厥冷,头面出汗,筋脉挛急,舌质淡,苔白,脉沉微细。舌淡,苔白,脉沉微细,均为阳虚寒盛之象。
-
干霍乱
俗称绞肠痧、搅肠痧、斑痧、乌痧胀。本病除内服药物探吐、急刺委中出血外,并可刺十指出血。干霍乱的症状:卒然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躁闷乱,甚则面色青惨,四肢厥冷。寒霍乱、热霍乱及干霍乱的辨证要点:霍乱证型分寒霍乱,热霍乱及干霍乱三类。方中山慈姑、雄黄、五倍子辟秽解浊,麝香通窍开闭;
-
痰晕
概述:痰晕为病证名。痰晕的辨证治疗:痰晕有虚痰眩晕、实痰眩晕、湿痰眩晕、停饮眩晕、风痰眩晕、痰火眩晕之分。《杂症会心录·眩运》:“实痰眩运者,其症实而脉实,其积热在阳明,其阻塞在经络,其郁遏在肠间,无非风火结聚,积痰生灾。风痰眩晕:风痰眩晕指因风痰上壅,闭塞清阳所致的眩晕。为眩晕较常见之证型。
-
医护记录中的中医内容
舌象:包括舌苔(苔形、苔色、津液)、舌质(形、态、体、色)、舌下系带(颜色)。闻诊:闻声息,包括语音、呼吸、咳喘、呕恶、太息、呻吟、腹鸣等。嗅气味包括排泄物及口中气味等。俞穴按压:包括有关俞穴及其压痛点、敏感点。辨证分析:要求从四诊摘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病情转归等方面进行书写。最后医师签名(右下角)。
-
外阴白色病变
概述: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本病系指一组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脾气受损,则水谷精微失于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寒湿凝于二窍,滞于经络,气血瘀阻,阴器肌肤失荣失色变白。用法:煎汤乘热先熏后坐浴30~经期停洗。(4)脾肾虚寒:治法:温补脾肾,益气止痒。
-
硬皮病
概述硬皮病系结缔组织的一种弥漫性病变。其中不少医家主张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本病,认为硬皮病的临床表现有多种瘀血的见证,但若结合临床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血虚血瘀等不同证型,以温阳通络、疏肝理气、补气生血等法合参,疗效较单纯的活血化瘀法为好。两型在治疗上无大的差别。肢端溃疡疼痛明显加延胡或乳香、没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