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外壅
外壅指病邪壅塞在体表。《黄帝内经素问·刺要论》:“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外壅,壅则邪从之。”
-
湿壅鼻窍证
湿壅鼻窍证为证候名。指湿浊壅塞鼻窍,以鼻塞,鼻涕量多,头晕头重,鼻甲肿胀,不嗅香臭,苔白腻,脉濡或滑为常见症的证候。
-
痰热壅肺证
痰热壅肺证为证候名。指痰热互结,壅闭于肺,以发热口渴,咳嗽气喘,吐痰黄稠,胸闷胸痛,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气壅如痰
气壅如痰(qicongestionlikesputum)是指眼睑之内常有白沫黏稠之物,其状似痰沫的表现。
-
痰实壅闷
痰实壅闷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指小儿痰实停于胸膈,胸闷气逆,时复呕吐,不欲饮食。治疗参见小儿痰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