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瘫缓风
瘫缓风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一作摊缓风。即摊缓。详该条。
-
龙脑天麻煎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脑天麻煎:处方:甜瓜子(汤洗令净)、浮萍草(拣.洗净)、川乌(炮.治瘫缓风、并服见效。及肾脏风毒上攻,头面虚肿,耳鸣重听,鼻塞口干,痰涎不利,下注腰腿,脚膝缓弱,肿痛生疮,又治妇人血风攻注,身体疼痛,面浮肌瘦,口苦舌干,头旋目眩,昏睏多睡;暗风、夹脑风、偏正头痛。
-
金虎丸
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金虎丸:处方:南星、天麻、白附子、乌蛇(酒浸.焙)、附子(去皮脐)、干蝎(去土)、狼毒、白僵蚕,各二两。牛黄、麝香、丹砂,三味同细研,各半两。若用牛胆丸尤妙。摘录: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圣济总录》卷九十七:金虎丸:处方:黄柏1两(去粗皮,用鸡子清涂炙)。主治:瘫缓风。
-
天麻浸酒方
处方:天麻、骨碎补、龙骨、虎骨(酒炙)、乌蛇(酒浸、.松节(挫)、败龟板(醋炙)、川芎、当归(切焙),各一两。茄子根(切焙)、火麻仁、原蚕沙(炒),各二两。附子(炮制.羌活(去芦)、独活(去芦)、牛膝(酒浸.功能主治:治瘫缓风,不计深浅,久在床枕。摘录: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
-
透冰丹
处方:蔓荆子(去白皮)、白茯苓(去皮)、川大黄(去粗皮)、山栀子(去皮)、益智子(去皮)、威灵仙(去芦头.如卒中风,涎潮昏塞,煎皂荚、白矾汤放温,化四圆灌之,瘫缓风,每日服三、五圆,渐觉有效,常服一圆。疏痰利膈,用温酒下,食后服。及风毒下注,腰脚疼痛,脾虚体黄,肾败骨弱瘫痪等一切风疾;小儿惊风。
-
镇心散
处方:桂心甘草细辛人参干姜生地茯神远志归身川芎防风功能主治:治产后心气虚损,卒惊狂语,或歌笑骂詈,因虚弱发为风痉者。用法用量:上用纹银300克,水600毫升,煎至400毫升,入药煎至250毫升后,入辰砂末0.3克调匀,空腹时温服。摘录:《宋氏女科秘书》《普济方》卷一四九:方名:镇心散组成:白龙骨(紧者)不拘多少。
-
至圣一醉膏
处方:天麻(一分)没药(半两)黄明滴乳香(半两)附子(一两.炮制.功能主治:治瘫缓风。摘录: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博济》:组成:天麻1分,没药半两,黄明滴乳香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安息香1分,麻黄(去根节)4两,生脑子少许。别用法酒,看患人吃酒多少,渐调膏子服尽为度。
-
追魂散
处方:五灵脂,三两。功能主治:治瘫缓风。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酒一盏,煎两沸服,继服小续命汤。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吉氏家传》:方名:追魂散组成:白丁香3钱,轻粉3钱,官桂(去皮)3钱。来日取下所伤物,用异功散煎紫苏、冬瓜汤调下,3服和气。制备方法:上为末。主治:瘫痪。
-
无比膏
《圣济总录》卷七:组成:仙茅1两,蓖麻子20粒(去皮,细研),独颗蒜3枚(去皮膜,研膏),浮萍草半两,桃胶1分(温汤研化,入蒜膏内同研),自然铜(煅,醋淬7遍)半两。主治:瘫缓风,脱臼,臂膊不收。制备方法:上将香油煎至黑色,去滓,次入黄丹半钱,又入黄腊1块,乳半两,没半两,韶粉半两,煎至熟。
-
摊缓风
摊缓风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即摊缓、瘫缓风。参见摊缓等条。
-
僵蚕丸
《圣济总录》卷七:僵蚕丸:处方:白僵蚕(炒)乌头(炮裂,去皮、脐)没药各30克蜈蚣(炙)15克制法:上四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和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喉风,疫盛急喉闭。摘录:《直指》卷二十一《医统》卷四十三:方名:僵蚕丸组成:白僵蚕、瓜蒌仁、杏仁、诃子、贝母、五倍子各等分。主治:郁痰。
-
摊缓
摊缓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又有瘫缓风、摊缓风等名。《圣济总录》卷七:“摊则懈惰而不能收摄,缓则弛纵而不能制物。故其证四肢不举,筋脉、关节无力,不可枝梧者,谓之摊;其四肢虽能举动,而肢节缓弱、凭物方能运用者,谓之缓。”《太平圣惠方》用芎附汤施治。多见于神经、血管系疾病。参见瘫痪、中风等条。
-
青州白圆子
处方:半夏(白好者.生用)七两,川乌头(去皮.如有滓,更研,再入绢袋摆尽为度,放瓷盆中,日中晒,夜露至晓,弃水,别用井花水搅,又晒,至来日早,再换新水搅。如此春五日,夏三曰,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候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为圆,如绿豆大。小儿惊风,大人头风,洗头风,妇人血风,并宜服之。
-
红阿胶丸
功能主治:保安五脏,出颜色,强筋力。主产后10日至100日内,一切风并血虚,及丈夫急中风,并瘫缓风。产后日常服1粒,保无疾。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三四引《王岳产书》
-
如圣煎丸
用法用量:服时先取清酒3升,膏子1两,煅过丹砂(研)半两,同入银石器中,熬酒至1升,分作5服,先日午温服1服,日晚1服,更后1服。制备方法:上药将后四味研如粉,用瓷盒盛之,用益母草固济,于地坑子内,用炭5斤,煅令通赤,用湿土盖,候冷取出,如粉红色为度。附注:金铁如圣煎丸(《普济方》卷九十三)。
-
神验乌龙丹
《证类本草》卷十引《梅师方》:方名:神验乌龙丹别名:大圣丹、乌头丸、乌龙丸、乌龙丹组成:川乌头(去皮脐)5两,五灵脂5两。附注:大圣丹(《百一》卷三)、乌头丸(《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王氏集验方》)、乌龙丸(《普济方》卷九十五)、乌龙丹(《仙拈集》卷一)。
-
踯躅丸
《圣惠》卷二十:方名:踯躅丸组成:踯躅花1两(酒拌炒令干),天麻1两,羌活1两,汉防己1两,干蝎半两(微炒),白僵蚕1两(微炒),天南星半两(炮裂),白附子半两(炮裂),蝉壳半两,蜣螂半两(去头翅足,微炒),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金箔50片,银箔50片。主治:瘫缓风。主治:妇人血风走注,随所留止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