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接触
长期接触(long-termexposure)一般是指数月以上的时间内反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
职业性指甲改变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职业性指甲改变:长期接触碱类矿物质、矿物油及物理因素等引起的平甲、匙甲、甲剥离等甲损害。缫丝工人、屠宰工人、禽兽产品加工工人可出现甲沟炎病损,表现为甲周组织的明显损伤、感染或脓肿,疼痛剧烈,可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治疗方案:本病不需治疗,除去病因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
职业性疣赘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职业性疣赘是指长期接触沥青、焦油、页岩油等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扁平疣、寻常疣或乳头瘤样皮损。提炼温度越高,所得煤焦油的致癌性越大。诊断检查:根据患者的职业接触史、皮损的好发部位及其特征性的皮肤损害,本病不难诊断。上皮癌患者应当及时手术切除或作放射治疗,并调离原工作。
-
肝网状内皮细胞瘤
概述:肝血管肉瘤又称肝脏恶性血管瘤、肝血管内皮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西方发达国家肝脏原发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60~2.肿瘤破裂导致血腹引起急腹症的症状和与体征。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延长占72%。
-
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
概述:肝血管肉瘤又称肝脏恶性血管瘤、肝血管内皮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西方发达国家肝脏原发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60~2.肿瘤破裂导致血腹引起急腹症的症状和与体征。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延长占72%。
-
Kupffer细胞肉瘤
概述:肝血管肉瘤又称肝脏恶性血管瘤、肝血管内皮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西方发达国家肝脏原发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60~2.肿瘤破裂导致血腹引起急腹症的症状和与体征。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延长占72%。
-
肝血管内皮肉瘤
概述:肝血管肉瘤又称肝脏恶性血管瘤、肝血管内皮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西方发达国家肝脏原发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60~2.肿瘤破裂导致血腹引起急腹症的症状和与体征。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延长占72%。
-
肝脏恶性血管瘤
概述:肝血管肉瘤又称肝脏恶性血管瘤、肝血管内皮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西方发达国家肝脏原发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60~2.肿瘤破裂导致血腹引起急腹症的症状和与体征。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延长占72%。
-
肝库普弗细胞肉瘤
概述:肝血管肉瘤又称肝脏恶性血管瘤、肝血管内皮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西方发达国家肝脏原发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60~2.肿瘤破裂导致血腹引起急腹症的症状和与体征。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延长占72%。
-
肝恶性血管内皮瘤
概述:肝血管肉瘤又称肝脏恶性血管瘤、肝血管内皮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西方发达国家肝脏原发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60~2.肿瘤破裂导致血腹引起急腹症的症状和与体征。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延长占72%。
-
肝血管肉瘤
概述:肝血管肉瘤又称肝脏恶性血管瘤、肝血管内皮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西方发达国家肝脏原发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60~2.肿瘤破裂导致血腹引起急腹症的症状和与体征。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延长占72%。
-
GBZ 289—2017 职业性溴丙烷中毒的诊断
5.2慢性中毒:5.2.1轻度中毒:长期密切接触1-溴丙烷,出现肢体远端麻木、刺痛、乏力、步态不稳,或伴有多汗及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抑郁、焦虑、易怒等症状,同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a)四肢对称性手套、袜套样的痛觉、触觉障碍,同时伴有肢体远端音叉震动觉减退伴跟腱反射减弱(见GBZ/T247);
-
肝脏血管肉瘤
概述:肝血管肉瘤又称肝脏恶性血管瘤、肝血管内皮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西方发达国家肝脏原发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60~2.肿瘤破裂导致血腹引起急腹症的症状和与体征。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延长占72%。
-
库弗细胞肉瘤
概述:肝血管肉瘤又称肝脏恶性血管瘤、肝血管内皮肉瘤、Kupffer细胞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西方发达国家肝脏原发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肝窦细胞异形增生所形成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60~2.肿瘤破裂导致血腹引起急腹症的症状和与体征。凝血酶原时原时间延长占72%。
-
化学工业的上呼吸道职业病
长期接触六价铬化合物者,常有鼻塞、涕多、干燥感、嗅觉减退、鼻甲红肿、鼻中隔前下方粘膜苍白、糜烂、溃疡等表现。治疗方案:1、对于化学物质急性中毒、多需急症处理,包括快速撤离现场,以便吸入新鲜空气、因喉水肿致呼吸困难者,及时给氧,应用地塞米松,以减轻症状。铬电镀作业时常以这种方法降低生产环境中的铬浓度。
-
慢性喉炎
概述:慢性喉炎(chroniclaryngitis)是指喉部黏膜的非特异性病菌感染所引起的慢性炎症,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引起慢性喉炎的原因包括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用声过度,发声不当、吸入有害气体、鼻、鼻窦、咽部的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的脓性分泌物与喉部长期接触等。5.控制喉咽反流等。
-
GBZ 50—2015 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的诊断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4.2慢性中毒:4.2.1轻度中毒:长期接触丙烯酰胺,局部皮肤出现多汗、湿冷、脱皮、红斑或肢端麻木、刺痛、下肢乏力等症状,同时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四肢对称性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觉、触觉障碍,肢体远端音叉震动觉减退,伴跟腱反射减弱;
-
老年性耳聋
据Otte(1978年)研究耳蜗神经节改变发现,1~60岁间血管纹开始隐性进行性退变,呈斑点状萎缩,蜗尖处严重而且有囊性变,由于内淋巴循环障碍致血管纹三层细胞都萎缩变性,因此所有频率都听不到,呈低平听力损失曲线,早期语言识别率尚好,在纯音损失50dB之后,语言识别率亦明显下降。
-
铅污染
沉积骨中的铅盐并不危害身体,中毒的深浅主要决定于血液及组织中的含铅量,血中铅含量如超过0.O5-0.1mg%,即产生中毒症状。0.01mg/m3,人职业接触,泌尿系统炎症,血压变化,死亡,妇女胎儿死亡。铅侵犯神经系统后,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减退、疲乏,进而发展为狂躁、失明、神志模糊、昏迷,最后因脑血管缺氧而死亡。
-
职业黑变病
概述:职业黑变病(Occupationalmelanosis)本病又称焦油黑变病(Tarmelanosis),苔藓样中毒性黑皮炎(Melanodermatitistoxicalichenoides)。并可配合多种维生素治疗。病因学:职业性黑变病是由于工人长期接触沥青、煤焦油、石油类产品或长期吸入这类物质的挥发物而致皮肤慢性炎症,最终发生皮肤色素沉着。
-
职业性砷中毒
轻度:长期密切接触砷及其化合物后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消化不良、消瘦、肝区不适等症状,尿砷或发砷超过当地正常参考值,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a)手、脚掌跖部位皮肤角化过度,疣状增生,或躯干部及四肢皮肤出现弥漫的黑色或棕褐色的色素沉着,可同时伴有色素脱失斑;b)慢性轻度中毒性肝病(见GBZ59);
-
铍
轻度和中度中毒时,可产生化学性肺炎,有明显气短和咳嗽,常有血痰,伴有胸痛,体温高达39℃左右。320mg/kg(兔经皮);V类0.001以上中国(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0.005mg/L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GBZ 67—2015 职业性铍病的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接触铍及其化合物所致的急性或慢性铍病。2002版标准对慢性铍病诊断的描述参照了尘肺病诊断中肺区与密集度的概念,而铍病虽然是致肺纤维化疾病,但其发病机理和过程和尘肺是完全不同的,本次标准强调了铍病的X射线胸片改变是肉芽肿和肺纤维化的反映,不再按所谓小阴影出现的肺区数等来划分疾病的轻重程度。
-
丙酮
相对密度(空气=1)2.00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低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地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化验结果意义:增加: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呕吐,子痫,长期禁食,脑血管意外,全身麻醉等。
-
甲醛
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长期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800mg/kg(大鼠经口),2700mg/kg(兔经皮);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50~某些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降解也产生甲醛,如氯乙烯的降解产物也包含甲醛。现场应急监测方法: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
多氯联苯
国标编号:61062CAS号:1336-36-3中文名称:多氯联苯英文名称:Polychlorinatedbiphenyls;健康危害:本品为高毒性化合物。与PCB长期接触的工人,常会发生痤疮皮疹,皮肤色素沉着,呈灰黑色或淡褐色,以脸部和手指为明显。PCB3:LD504250mg/kg(大鼠经口);可发生的污染事故有:加工和生产五氯联苯的工厂发生事故;
-
GBZ/T329—2024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 总则
本标准外源性化学物是指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A.9部分外源性化学物无法检测内累积接触剂量,或劳动者已脱离接触外源性化学物较长时间后,不能准确评估外源性化学物内接触水平(内接触剂量),此时可对外接触水平(外接触剂量)、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协助作出诊断。
-
五氯酚钠
概述:五氯酚(钠)(PCP)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原粉为淡红色颗粒状结晶。大鼠经口LD50为(126±40)mg/kg。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经皮5%浸尾×8小时/日×8日,70%死亡。8.早期常须与中暑、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胃肠炎相鉴别。防护服:穿防酸碱工作服。30mg氯丙嗪溶于500ml葡萄粮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必要时输氧。
-
正己烷
国标编号:31005CAS号:110-54-3中文名称:正己烷英文名称:n-hexane;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76g/m3/天,143天,夜间活动减少,网状内皮系统轻度异常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化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
-
二甲基酮
相对密度(空气=1)2.00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低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地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化验结果意义:增加: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呕吐,子痫,长期禁食,脑血管意外,全身麻醉等。
-
除草醚
急性毒性:LD502630±134mg/kg(小鼠口服);100mg/m3,大鼠吸入,6个月,营养失调和血管紧张度失调。除草醚在土壤中消失较快,半衰期为6至14天左右,残效期为20至30天,按正常使用除草醚1年1次,1年2次或1年1次连续多年使用,在土壤和稻米中除草醚的残留量没有明显的差异,土壤中除草醚的残留量为0.02~
-
职业性毛发改变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职业性毛发改变:长期接触矿物油类可引起指背和前臂部毳毛折断,同时多伴有毛囊口角化。症状体征:长期频繁的机械性刺激和压迫,可使受刺激的局部毛发增生,如搬运工人的肩胛部或撑船工人的锁骨下部出现的多毛症,属于皮肤自身的防卫机能,也可看作是职业特征。相关出处:现代皮肤病学
-
二甲酮
相对密度(空气=1)2.00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低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地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化验结果意义:增加: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呕吐,子痫,长期禁食,脑血管意外,全身麻醉等。
-
阿西通
相对密度(空气=1)2.00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低闪点易燃液体)主要用途:地基本的有机原料和低沸点溶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化验结果意义:增加: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呕吐,子痫,长期禁食,脑血管意外,全身麻醉等。
-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
发病机制:继发性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区别,在于继发骨髓纤维化应存在原发病的病理变化,例如转移性骨癌的原发部位及骨髓等受癌细胞浸润组织的活检及涂片检查,亦应有与原发肿瘤相同的癌细胞;2.根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B超、心电图等检查。相关检查:维生素D、血红蛋白、有核红细胞、血小板计数、血清碱性磷酸酶
-
GBZ 84—2017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正己烷所致慢性中毒的诊断和处理。b)下肢肌力4级;b)四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并影响运动功能;A.3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是本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起点,诊断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依据是以四肢远端为重的双侧对称性感觉异常或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性运动障碍以及神经-肌电图出现神经源性损害改变等表现。
-
铬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
铬对人的危害主要发生在铬电镀及生产和使用重铬酸盐的操作过程中,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溃疡、黏膜损害,长期接触铬酸盐的粉尘或雾,可出现头痛、消瘦、贫血以及肾脏损害、支气管哮喘等症状。眼结膜炎及萎缩性咽炎目前亦已罕见。相关药品:氧、硫代硫酸钠、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溶液、二巯丙醇、维生素C相关检查:维生素C
-
甘肃省医疗器械零售产品目录(2011版)
《甘肃省医疗器械零售产品目录》由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1年5月30日甘食药监械〔2011〕153号发布。
-
GBZ/T 237—2011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37—2011《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Diagnosisforoccupational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inducedbyirritantchemical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4月13日发布,自2011年10月01日起实施。6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参见附录A。
-
观察对象
职业卫生术语“观察对象”(subjectundermedicalsurveillance)是指长期接触致病潜伏期较长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后,其临床表现和(或)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异常改变的性质和程度需要进一步临床观察或复查者。如血、尿中化学毒物含量超过可接受上限值或正常参考值,但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有轻度症状而未能确诊慢性职业病者。
-
偶氮染料
偶氮染料中毒:偶氮染料又叫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即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而其中以2-萘胺和联苯胺致癌毒性最强可导致恶性肿瘤。联苯胺可以导致膀胱癌、输尿管癌和肾盂癌,并且潜伏期长达20年。部分具有该结构的代谢产物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其他表现为皮肤的轻度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引起的皮炎。
-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概述:闭角青光眼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3,年龄在40岁以上;如治疗不当或反复发作,使虹膜根部和小梁网长期接触之后,虹膜基质和房角小梁网状结构发生纤维化和变性,产生永久性粘连,闭塞的前房将不再度开放,施氏管也因受压而变形,房角永久失去房水导流的功能。
-
醚
分子中氧原子的两个价键(—O—)分别跟两个烃基碳原子连接的化合物叫醚。醚是有C—O—C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命名混醚时,把较小的烃基放在名称的前面,芳烃基放在烷基的前面。醚跟醇、酚不同,分子结构中没有活泼的羟基,因此性质比较稳定。低级醚(如乙醚等)在储存时跟空气长期接触,会逐步氧化成有机过氧化物。
-
职业性角化过度、皲裂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职业性角化过度、皲裂是接触有机溶剂和碱性物质以及机械性摩擦等引起的皮肤粗糙、增厚与裂隙。可外用5%硫磺、10%水杨酸软膏、15%尿素软膏或0.1%维甲酸软膏处理。少数患者可伴感染。(2)掌跖角化症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于幼年发病,表现为掌跖角层增厚,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
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
汞吸收后经唾液腺排出,与口腔内硫化物结合,形成具有刺激作用的硫化汞,常引起口腔炎。长期接触者引起的慢性中毒表现则以神经精神障碍(易兴奋及汞性震颤为主)和口腔炎为主。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病的并发症:若吸入大量汞蒸气,可引起脑病、坏死性骨病及手足震颤等急性中毒表现。相关药品:碳酸氢钠相关检查:尿汞
-
芳甲烷染料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常见为碱性嫩黄,又名盐基淡黄、盐基槐黄,是碱性染料一种,分子式:(C17-H21-N3)-,主要用于棉、麻、丝、毛、皮革和纸张的染色。芳甲烷染料中毒:芳甲烷染料碱性嫩黄具有轻度刺激性,可引起皮炎、结膜炎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一般短暂脱离即可自愈。有致膀胱癌病例,细胞培养可以抑制肝细胞生长。
-
GBZ 236—2011 职业性白斑的诊断
ICS13.100C6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36—2011《职业性白斑的诊断》(Diagnosisofoccupationalleukoderma)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1年04月13日发布,自2011年10月01日起实施。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
-
金属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
慢性铅中毒性口炎:慢性铅中毒性口炎由长期接触引起,多与职业接触有关。慢性铋中毒性口炎:铋颗粒沉积于口腔黏膜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结缔组织致局部呈蓝褐色或紫褐色。牙龈肿胀、充血、出血,具有类似铅线的色素沉着。相关药品:胶原、氧、过氧化氢、甲紫、金霉素、药用炭、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相关检查:维生素C
-
水渍疮
出自《疡医大全》卷三十二。多发于劳动群众,或为长期水中作业之职业病,该病应重视预防,以避免手脚长期接触水湿,保持局部干燥为重要,如防护器具之使用等。水渍疮的治疗:治疗水渍疮可先用甘草、苡仁适量煎汤外洗或白矾外洗,然后撒三石散,或用密陀僧煅赤置地下去火性,研细末,外敷。水渍疮患者应保持局部通风清洁。
-
职业性慢性轻度汞中毒临床路径(2016年版)
1.职业史:有长期接触汞的职业史;3.需排除以下疾病: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慢性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精神疾病等。对尿肌酐浓度<0.3g/L或>3.0g/L的尿样建议重新留尿检测;(2)甲功三项[血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促甲状腺激素(TSH)]、神经-肌电图(出现震颤者可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