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平剂
平剂指药性平和的方剂。
-
新加三拗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名:新加三拗汤组成:带节麻黄6分,荆芥穗2钱,苦桔梗1钱,金橘饼1枚,苦杏仁1钱半,苏薄荷1钱,生甘草5分,大蜜枣1枚。主治:风伤肺、寒伤太阳,头痛恶寒,无汗而喘,咳嗽白痰。各家论述:何秀山:此方以麻黄汤去桂枝为君,而麻黄留节,发中有收;三味与仲景法相拗,故名。
-
神验无比散
《传家秘宝》卷下:方名:神验无比散别名:无比散、救生散组成:朱砂1两(真好者,先研如粉),牛黄1两,麝香1两,生龙脑1两,轻粉1两(细研)。先宁稳得睡,然后取转下如烂鱼肠、蒲桃涎、穗涎、臭秽物便安。乃马牙消者,所以攻结毒;是方也,为热毒倒入脏腑,不得已而用之,以少卧时许,取下恶物如鱼脑为吉,然非平剂也。
-
十八剂
指依方剂的作用和性味相结合的分类法。即轻剂、淡剂、清剂、解剂、缓剂、火剂、暑剂、湿剂、寒剂、燥(一作涩)剂、甘剂、平剂、温剂、和剂、调剂、补剂、荣剂、夺剂,共十八剂(见元·李汤卿《心印绀珠经》)。
-
平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正常脉象:平指正常脉象。气血平和、饱满,阴阳平衡:平指生理学名。《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黄帝内经灵枢·根结》:“上工平气。”性味平和的剂型为平剂。古通便、辩(辨)。如平脉法,即辨脉法;平虚实,即辨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