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终
不治之症许多不治之症有着相似的症状,包括疼痛、呼吸困难、胃肠道障碍、皮肤损伤和疲劳、抑郁、焦虑不安、慌乱、谵妄、人事不省、意识丧失、病残等。假如预计在数小时或数天内不会死亡,可以试用静脉输液或通过鼻饲管补充营养。改变病人体位,用药物减少咽喉部分泌物,能将音减少到最小程度。
-
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安宁疗护住院病区应当划分病房、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谈心室(评估室)、关怀室(告别室)、医务人员办公室、配膳室、沐浴室和日常活动场所等功能区域。(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适宜的药师、技师、临床营养师、心理咨询(治疗)师、康复治疗师、中医药、行政管理、后勤、医务社会工作者及志愿服务等人员。
-
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即临终关怀,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从而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离世。
-
谈允贤
1556),明代女医家。无锡(今属江苏)人。少时得祖父母指点讲解,渐通医学。祖母临终,将平素经验方及制药器具悉数授之,遂正式悬壶济世,每奏奇效。50岁时,将祖传医术参以己验,撰成《女医杂言》1卷。谈允贤与电视剧《女医·明妃传》女主角同名,年代相近(相差二三十年),祖父均为医家,疑为原型。
-
胡慎柔
法名释住想。博通经史儒学,因患痨病,经查了吾治愈,遂随查氏习医十余年,颇有所获,后由查氏荐之于名医周慎斋继续深造,留心摘录周氏临证经验,归里行医,疗效较著,且好施舍,故而清贫。临终前将手札及生平著述授与石震,由石氏订正刊刻,名《慎柔五书》(1636年),其中主要包括对痨病(肺结核等)的治疗和论述。
-
死亡道德问题
死亡道德问题指当代医学对人类死亡过程的干预所产生的伦理问题。一种情况是,在病人脑死亡之后,使用呼吸器、心脏起搏器及其它技术装置继续维持其心肺功能,使病人长期处于不可逆的昏迷中,即只是植物性的存在。另一种情况是,病人已生还无望,并且疼痛异常,但在医学技术的帮助下,死亡过程被痛苦地延长着。
-
邵念山
邵念山明代医生。江苏长洲人。其父邵釜山为当代名儒。后父病重,延医治之无效,临终训示念山:“不为良相,且为良医”,念山遂转而攻医。悬壶五十余年,活人无数,尤精于痘疹,名重于时。
-
龚庆宣
龚庆宣南北朝时齐梁间外科医家。晋末,刘涓子姊适龚庆宣从叔祖,涓子寄姊书,并予丹阳薄纸本写《刘涓子鬼遗方》一卷。龚氏家世能为治方,而不传,其孙道庆与庆宣邻居,情颖异常,临终见家有神方,儿子幼稚,遂将方书传予庆宣,庆宣既好方书,受而不辞,自得此方,所治皆愈,谓天下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