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肝散
《医统》卷六十一:组成:川芎5分,当归5分,赤芍药5分,防风5分,荆芥5分,柴胡5分,羌活5分,蝉退5分,菊花5分,蔓荆子5分,白芷5分,生地黄8分,胆草8分,夏枯草1钱,甘草3分。主治:迎风冷泪。《医门补要》卷中:组成:当归、佩兰、郁金、桔梗、香附、玫瑰花、白芍、木香、陈皮、柴胡、枇杷叶(炙)。主治:怒伤胁痛。
-
治疣汤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治疣汤别名:治瘊汤组成:熟地12g,杜仲6g,赤小豆9g,牛膝9g,丹皮9g,红花9g,白术9g,桃仁9g,赤芍9g,白芍12g,穿山甲3g,何首乌6g。主治:寻常疣,扁平疣,瘢痕疙瘩,瘙痒证,硬皮病,银屑病,症见皮肤干燥,刺瘊或扁平瘊,有厚鳞屑性皮疹,脉滑,舌质紫红,或有瘀斑。
-
散花去癫汤
《石室秘录》卷三:方名:散花去癫汤组成:柴胡5钱,白芍7钱,当归5钱,炒栀子3钱,甘草1钱,茯神3钱,菖蒲1钱,麦冬5钱,元参3钱,白芥子3钱。主治:妇人花癫,忽然癫痫,见男子则抱住不放,此乃思慕男子不可得,忽然病如暴风疾雨,罔识羞耻,见男子则以为情人,此肝木枯槁,内火燔甚,脉弦出寸口。用法用量:水煎服。
-
上格
上格为病名。大便不通名内关,小便不通名外格,大小便都不通名关格。指上不得入而呕吐,下则大小便秘结者。《医醇賸义·关格》:“患此证者,多起于忧愁怒郁,即富贵之家,亦多有隐痛难言之处,可见病实由于中上焦,而非起于下焦也。因肝气犯胃,食入作吐,宜解郁和中,归桂化逆汤;痰气上逆,食入呕吐,人参半夏汤;
-
春不见
《*辞典》:春不见: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ChūnB Ji n别名:一朵云(《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带根全草。叶有营养叶与孢子叶之分,同生于总叶柄上。16厘米,2次羽状着生。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功能主治:①《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平肝散结。治肺痈,结膜炎,劳伤,蛇咬伤,瘰疬。
-
独蕨箕
《*辞典》:独蕨箕: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拼音名:D Ju Jī别名:蕨箕参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绒毛阴地蕨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6厘米。8厘米,末回小羽片或裂片边缘有粗大重锯齿。孢子叶自不育叶的下部或近基部生出,比不育叶短,2~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杂木林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滋补,平肝散结。
-
独蕨萁
拼音名:D Ju Q 别名:绒毛阴地蕨、蕨萁参来源:蕨类阴地蕨科蕨萁属植物独蕨萁BotrychiumlanuginosumWall.,以全草入药。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平肝散结。用于疮毒,淋巴结肿,目中生翳。3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华东阴地蕨
拼音名:HuáDōnɡYīnDìJué英文名:EasternChinaGrapefern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华东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羽片约6对,最下1对羽片最大,有柄;孢子叶自总柄抽出,其柄常高出营养叶。性味:甘;肺经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镇惊、平肝散结、消肿止痛、润肺祛痰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