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犯罪人的挫折攻击
犯罪人的挫折攻击是犯罪人欲求不满的一种反应方式,即犯罪人在欲求不满的状态下而采取的一种反社会的攻击行为。如果主体认为挫折是别人或社会有意制造的,此挫折就会引起攻击行为。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会尽量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而不良个性品质的人则易产生攻击行为。主体预料的惩罚程度愈大,就愈难引起攻击行为。
-
犯罪动机的良性转化
犯罪动机的良性转化指犯罪人逐渐放弃犯罪动机,而减少和终止犯罪活动的过程。(2)犯罪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如主体的犯罪心理结构尚不完善、不巩固,主体尚未完全丧失道德观念,主体对荣誉、前途、家庭的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及对刑罚的恐惧感等。
-
犯罪行为
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主体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违法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对于犯罪行为的研究,除了包括严格的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以外,还包括:(1)虽然主体不是出自故意或过失,但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如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
-
犯罪行为因素
犯罪行为因素是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之一。如主体行为方式的缺陷、错误的活动内容、行为恶习,对不良模式的模仿等。它是主体原有不良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外部表现,又是对原有不良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强化和发展,促进了犯罪心理的形成。
-
情绪效应
情绪效应又称情感效应(EmotionalEffects)所谓情绪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到对某一个人今后的评价。与此同时,交往双方可以产生“情绪传染”的心理效果。因此,管理者在对被管理者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到被管理者的情绪,双方在平等和睦的气氛中交淡,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
伴侣
伴侣是对育幼、求偶、斗争或捕食等,具有同一目标的复数行为模式系统,J.vonUexküli称此为功能环(德文:Funktionskreis),但作为主体的动物,在各个功能环中,各以其特定的特征为标记与其他个体(客体)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同种其他个体,有时作为幼仔的伴侣,有时作为异性的伴侣,而出现于主体的环境世界中。
-
情感效应
情绪效应又称情感效应(EmotionalEffects)所谓情绪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到对某一个人今后的评价。与此同时,交往双方可以产生“情绪传染”的心理效果。因此,管理者在对被管理者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到被管理者的情绪,双方在平等和睦的气氛中交淡,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
犯罪机遇
犯罪机遇指有利于行为人实施犯罪又不易被人发觉的机会和条件。犯罪机遇虽是偶然出现的,出乎行为人的预料,却是行为人所希望的。(4)动力性,犯罪机遇的出现,从客观上推动了犯罪主体对犯罪行为的实施,犯罪机遇强化了犯罪动机,成为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催化剂"和"导火线"。
-
犯意
主体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不平衡的表露,是犯罪动机形成以后的一种心理活动。犯意是犯罪心理活动的开端,是故意犯罪前不可缺少的萌芽时期的心理状态。也可能在另一些内外因素的作用下,犯意消失。由于犯意只是一种主观意图,尚未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如果主体只存在犯意,尚未进行犯罪的预备活动,不构成犯罪。
-
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是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务的总和。在环境科学中,一般以人类为主体,环境是指围绕的空间以及其中可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在生物科学中,一般以生物为主体,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和群体的空间及其中一切事物的总和。
-
犯罪方式
犯罪方式指犯罪主体在犯罪动机的支配下,为达到某种犯罪目的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方法和手段。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犯罪方式进行不同的分类:(1)根据主体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是否使用暴力,将犯罪方式划分为暴力方式和非暴力方式;(4)根据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组织形式,将犯罪方式划分为单独的犯罪方式和共同的犯罪方式。
-
活动
(1)活动指生物有机体的宏观和微观运动形式;(2)活动指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与身体活动;(3)活动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物质实践活动。人的活动形式、性质、任务的不同,是个性差异形成的客观基础。
-
被试
被试指在心理实验或心理测验中,产生或显示被观察的心理现象的主体。
-
“三同时”原则
“三同时”原则(principleofthreesimultaneities)为职业卫生术语,指卫生工程防护措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
经络波导假说
经络波导假说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认为经络是引导电磁波传播的波导管,经气是以红外线一微波波段为主体的电磁波。
-
外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是指由来自宿主体外的病原菌所引起的感染。传染源主要包括传染病患者、恢复期病人、健康带菌者,以及病畜、带菌动物、媒介昆虫等。
-
道德行为的负反馈
道德行为的负反馈是道德行为反馈的一种类型,指在某种道德意识支配下的行为结果,对行为主体的一种"抑制"型反馈,使这一道德意识"弱化"乃至消失。负反馈起阻止作用。它可使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行到遏制,也可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减弱或消失。一般地说,批评、遣责、讥讽、处罚等属于负反馈。
-
对耳轮体部
对耳轮体部是指对耳轮垂直的主体部分。其上分布着腹、胸、颈、脊椎等耳穴。
-
吸沟
吸沟又称吸窝。为固着器官的一种类型。(1)单殖吸虫(外寄生类)的口侧外方(此处又称为侧吸沟lateralsuc-kinggroove)或者是在口腔内两条纵沟,藉此吸附在寄主体上。(2)绦虫纲的叶目背腹各有一条吸沟,圆叶目背腹有4条沟状构造。
-
动作表象
动作表象是布鲁纳提出的一个概念,即主体以动作图式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的事物。
-
弱风
弱风八风之一,指来自东南方的虚风,参“八风”。《灵枢·九宫八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