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鲫鱼
鲫鱼(鲤科)Carassiusauratus鲫鱼又名鲋鱼,别称喜头,为鲤科动物,产于全国各地。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尤其是活鲫鱼汆汤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药物不可比拟的作用。
-
姜橘椒鱼羹
概述:姜橘椒鱼羹以生姜、橘皮、胡椒、鲫鱼等为主要原料,具有温胃散寒,补益气血的功效,适用于胃寒疼痛、虚弱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蛔虫性腹痛者。鲫鱼有通乳、补虚的作用,健脾利湿,可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乏力、水肿、淋病等病症。用法:食用时除去鱼腹中的药袋,加精盐少许,可单食。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鲫鱼冬瓜汤
处方:鲫鱼250克冬瓜500克制法:将鲫鱼洗净,去肠杂及鳃与冬瓜(去皮)同煎汤。功能主治:清肺利尿,消肿。适用于小儿肾炎急性期。用法用量:每日2次,吃鱼饮汤。摘录:《民间方》
-
黑鲫膏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黑鲫膏:处方:鲫鱼1条制法:将鲫鱼破腹勿损,纳白盐于腹中,以针缝之,于铜器中,火上煎之令干,作末。功能主治:治附骨疽,肿热,未破、已破或脓出不愈者。用法用量:敷疽疮中。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补。小疼痛,无怪也,10日愈。制备方法:上为末。
-
鲫鱼丸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五《仙拈集》卷四:鲫鱼丸:处方:大鲫鱼(去肠肚)1尾,鼠粪7钱,大风子5钱,巴豆3钱。功能主治:内消瘰疬。摘录:《仙拈集》卷四《圣济总录》卷一二七:方名:鲫鱼丸组成:鲫鱼3寸(去肠,以和皮巴豆填满腹中,麻皮缠,以一束干草烧,烟尽研细)。制备方法:粳米粥为丸,如绿豆大。
-
鲫鱼粥
《圣惠》卷九十七:鲫鱼粥:处方:鲫鱼肉1斤,粟米3合(别煮粥)。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脐下痛,不下食。功能主治:和脏腑。主老人赤白痢,刺痛,不多食,痿瘦。用法用量:上相和煮作粥,下五味,椒、酱、葱调和。摘录:《养老奉亲》《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方名:鲫鱼粥组成:鲫鱼1斤半,红米3合。
-
乌神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方名:乌神散组成:鲫鱼1枚(大者,去肠肚),大枣10个(去核),胆矾1钱(研细,入在枣内,却将枣入在鱼腹中),龙骨1钱(别研),脑子(别研)半两,麝香(别研)半钱。主治:小儿牙疳,牙跟肿痛,及退牙后久不生者。用法用量:每食后,用温浆水漱口,以药少许敷牙龈患处,1日3次用之。
-
小硼砂散
《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施圆端效方》:方名:小硼砂散组成:硼砂3钱,马消石3钱,桔梗1两,甘草1两,薄荷1两。《鸡峰》卷二十一:方名:小硼砂散组成:硼砂1两,马牙消1两,白矾2钱,龙脑少许。主治:咽喉肿痛,及喉闭气不通垂困者。制备方法:上药研匀,使腊月鲫鱼胆汁和之,却填入皮内阴干,取出为细末。
-
山莲散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名:山莲散组成:大活鲫鱼1尾,山羊屎。主治:溃疡烂溃不堪,与内腑只隔一膜者。制备方法:鲫鱼破腹去杂,以山羊屎塞实鱼腹,放瓦上,漫火炙干存性,研末,加麝香1钱,固贮。
-
鲫鱼茶
概述:鲫鱼茶以茶叶、鲫鱼为主要原料,适用于小儿肾炎者。原料:茶叶10克,鲫鱼1条。用法:将鱼内脏取出,去腮,洗净,鱼腹中放入茶叶,清蒸后连汤服下,不要加盐。适用人群:鲫鱼茶适用于小儿肾炎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竹笋鲫鱼汤
处方:鲜竹笋鲫鱼各适量制法:将鲜竹笋洗净切片,鲫鱼去鳞及内脏,同煮汤食。功能主治:益气,清热。适用于水痘初起、小儿麻疹、风疹等。用法用量:每日3次,随量食。摘录:《民间方》
-
内庭秘制白玉膏
《惠直堂方》卷四:组成:大鲫鱼2尾(10两重者佳,不去鳞肠),大虾蟆1只(重半斤以上者佳),巴豆仁3两,萆麻仁2两,真麻油1斤4两。功效:消痈,呼脓生肌。主治:痈疽、疮疡、疔肿未成或已成者。为末,搅匀,倾入水盆内,去火毒,用时重汤燉摊。
-
藿菜羹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藿菜羹:处方:藿菜120克(切之)鲫鱼150克制法:上煮作羹,下五味、椒、姜,并调少面。功能主治:治老人脾胃气弱,饮食不多,羸瘦乏力。用法用量:空腹食之。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一《养老奉亲》:方名:藿菜羹组成:藿菜4两(切),鲫鱼肉5两。
-
鲫鱼羹
《圣济总录》卷一九○:鲫鱼羹:处方:鲫鱼500克蛴螬5枚功能主治:治产后无乳。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饮膳正要》卷二:鲫鱼羹:处方:大鲫鱼2斤,大蒜2块,胡椒2钱,小椒2钱,陈皮2钱,缩砂2钱,荜茇2钱。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泄痢久不愈者。用法用量:上件酱、盐、料物、蒜入鱼肚内,煎熟作羹,五味调和令匀。
-
赤脚道人龙骨丸
处方:龙骨、牡蛎各半两。制法:上为末。入鲫鱼腹内,湿纸裹,入火内炮熟,取出去纸,将药同鱼肉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白浊。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鲫鱼不掏大小,只着尽上件药为度。更加茯苓、远志各半两尤佳。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
罗非鱼
概述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属种:鲈形目、鲈形亚目、鲡鱼科、罗非鱼属。罗非鱼对低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栖息在水的底层,通常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罗非鱼的选购切鱼方法:1、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
-
取牙神方
《外科百效》卷二:方名:取牙神方别名:取齿丹、取牙鲫鱼霜组成:鲫鱼4-5两重者(去肠屎)。用法用量:每点牙,一咳即出。制备方法:将赤脚信末入鱼腹内,置净处阴干,候起霜刷下听用。附注:取齿丹(《外科全生集》卷四)、取牙鲫鱼霜(《串雅内编》卷三)。
-
鲫鱼砒方
处方:鲫鱼1个。功能主治:虫牙痛。用法用量:破开,入信于内,放在地孔中,候鱼身上自然霜,扫,灯心点虫牙,咳嗽自落。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二
-
鲫鱼涂敷方
处方:生鲫鱼长10厘米豉50克制法:上二味,合捣令细。功能主治:治疮癣浸淫。用法用量:涂敷疮上,一日三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
季芝鲫鱼膏
处方:活鲫鱼肉、鲜山药(去皮)各等分。制法:上共捣如泥,加麝香少许。功能主治:乳岩,肿如复碗坚硬,形如堆栗。用法用量:涂核上。觉痒极,勿搔动,隔衣轻轻揉之,7日1换,旋涂即消。摘录:《金鉴》卷六十六
-
鲫鱼围药
处方:鲫鱼1条,山药3寸,白砂糖少许,火石(即打火石)1小块(一方有苏木屑,生猪油)。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用法用量:上并打烂,围肿处。摘录:《青囊秘传》
-
白鲫鱼膏
处方:北辛、姜虫、虫退、全虫、白芷、黄柏、薄荷、蓖麻子、地榆、生地、鲫鱼、铅粉、麻油。制法:先将各药用麻油熬煎取汁,去滓后加入铅粉制成膏药,用油纸分摊成张,包装成盒,每盒100张,净药2两5钱。功能主治:生肌敛口。注意:忌入口,孕妇忌贴脐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
鲫鱼脍
《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鲫鱼脍:处方:鲫鱼1斤(作脍),莳萝1分,橘皮1分,芜荑1分,干姜1分,胡椒1分(作末)。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脐肚痛,不下食。用法用量:上以脍投热豉汁中良久,下诸末,调和食之。用法用量:上先将鱼切作薄片,以蒜、齑、椒、姜、盐拌和食之,不用别物兼食。
-
黄酒炖鲫鱼
处方:活鲫鱼1条(重约500克)黄酒适量制法:将活鲫鱼去鳞及肠杂洗净,煮至半熟,加黄酒清炖。功能主治:通气下乳。治产后气血不足、乳汁不下。用法用量:吃鱼喝汤,每日1次。摘录:《民间方》
-
鲫鱼汤
别名:鲫鱼酒处方:鲫鱼7寸,猪肪半斤,漏芦8两,石钟乳8两。功能主治:下乳汁。主妇人产后乳汁不行。用法用量:鲫鱼酒(《圣惠》卷八十一)。摘录:《千金》卷二
-
乱发膏
处方:乱发如鸭子大1个,鲫鱼1头,雄黄2两,八角附子1个,苦参1两,猪膏1个。功能主治:癣、疥。用法用量:上附子等3物为末,猛火煎猪膏、发、鱼令尽,纳末药。敷疮上。摘录:《医心方》卷十七引《删繁方》
-
莙荙子
《*辞典》:莙荙子:出处:《纲目》拼音名:JūnD Zǐ别名:菾菜子(《食疗本草》)。来源:为藜科植物莙荙菜的种子。功能主治:孟诜:煮半生,捣取汁含,治小儿热。附方:治痔下血:莙荙子、芸薹子、荆芥子、芫荽子、莴苣子、蔓菁子、萝卜子、葱子等分。每服二钱,米饮下,日二服。
-
七星草散
《医级》卷八:组成:七星草(生于松、柏、冬青、鸡枫树上者为佳,余不选)、活鲫鱼(去鳞杂,将草置腹中)。主治:诸般目疾未盲者。用法用量:用无灰酒蒸食。
-
鲤白云病
鲤白云病病原由恶臭假单孢菌及萤光假单孢菌等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引起。18℃,并稍有流水、水质清瘦、溶氧充足的网箱养鲤及流水越冬池中,当鱼体受伤后更易暴发流行。养在同一网箱中的草、鲢、鳙、鲫鱼不感染发病。鲤白云病防治方法(1)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全池遍洒。
-
围药神应丹
《医宗说约》卷六:组成:小鲫鱼7个,鲜山药4两,大葱头(连须)1个。主治:气血不和,壅遏为疮,高肿赤痛,兼痰、兼郁、兼湿、兼寒者并治。制备方法:上共捣烂,用千年陈石灰半斤,南星、半夏、白及、赤芍末各一两,和匀,阴干,再研为细末。附注:本方方名,《疡医大全》引作 神应丹。
-
鱼骨
取大鲨鱼头颈部软骨,入开水烫到七成熟,立即取出放入冷水中,用小刀刮去骨上残留皮肉,并剖开软骨,洗净骨髓和血管,晒干即可鱼骨。而像鲤鱼、鲫鱼、鳗鱼、鳝鱼和一些小鱼的骨头和刺经过油炸、蒸煮以及腌制以后,比较容易变软,可以经常吃。鱼骨的食用建议鱼骨可以做菜也可汆汤,脆嫩清香,以洁白明亮者为上品。
-
不二膏
《经验秘方》卷下处方金石斛16两(去根,洗,切片),乳香4两8钱(去油),真川贝16两(去心,研),没药4两8钱(去油),明天麻6两8钱(洗,切片),甘草6两4钱(洗,切片),巴豆肉5两4钱(去油,研)。功能主治痰症,疬串,乳疖,一切无名肿毒。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
保金宣毒饮
《杂症会心录》卷下处方南沙参3钱,麦冬3钱,百合5钱,贝母3钱,笋尖5钱,糯米5钱,鲫鱼1尾。功能主治疮症误治,毒气入肺,诸证悉急。用法用量水煎服。
-
白鱼膏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白鱼膏:处方:衣中白鱼七枚功能主治:治中风口眼歪斜。凡患急边缓边皆有病,先摩缓边,急边少用。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二《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别名:鸡眼膏组成:鲫鱼8两,巴豆3钱。制备方法:用香油64两将药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后温再入官粉64两搅匀,收膏,每张油重3分。
-
对口仙方
别名:对口背痈仙方处方:鲫鱼1个(去鳞、肠)。功能主治:对口。用法用量:对口背痈仙方(《疡医大全》卷二十二)。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
狐肉羹
处方:狐肉不以多少及五脏。功能主治:惊风,癫痫,神情恍惚,言语错谬,歌笑无度。五脏积冷,蛊毒,寒热诸病。用法用量:《万方类纂》本方用法:入豉汁煮熟,入五味作羹,或作粥食;羊骨汁、鲫鱼代豉汁亦妙。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浑金丹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惠眼观证》:浑金丹:处方:黄丹2钱,信砒末抄2钱,飞罗面(炒)1钱。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咳嗽。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惠眼观证》《幼幼新书》卷十六引茅先生方:方名:浑金丹组成:巴豆粉(不出油)、砒霜末、白丁香末各等分。制备方法:上为末,用皂角揉水浓煎膏相合为丸,如绿豆大。
-
鲫鱼贴
处方:鲫鱼(鲜者)功能主治:治目生胬肉涩痛。用法用量:上一味,去皮骨,取肉一片,中央开一窍,正贴眼上。一日换三五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
鲫鱼脑
《*辞典》:鲫鱼脑:出处:《纲目》拼音名:J Y Nǎo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脑髓。功能主治:《仁斋直指方》:治耳聋,鲫鱼脑一合,以竹筒子盛蒸之,冷灌耳中。摘录:《*辞典》
-
石鲫
《*辞典》:石鲫: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拼音名:Sh J 别名:华鲸(《鱼类分类学》),老母猪鱼、山鲫鱼(《黑龙江流域鱼类》)。原形态:体稍侧扁,腹部圆。背鳍Ⅲ7,不分枝鳍条基部较硬,起点在腹鳍之前。生境分布:分布长江和黑龙江的干、支流及附属的湖泊、河流中。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无毒。
-
内痈奇方
《外科启玄》卷十一:组成:大鲫鱼1斤1个(去肠鳞,净),枯矾少许。主治:肠痈,痢疾。用法用量:以枯矾入鱼腹,填腹1时辰,洗去矾,用猪油煎熟。食之令净。
-
外食散
《三因》卷十四:组成:白矾(银窝内用瓦盖煅令性尽)1两,好染坯1两,血竭1两。功效:消肌长肉。主治:痈肿,恶肉不尽,脓水淋漓。用法用量:用桑浆旋搜为膏,量疮大小贴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药禁忌:忌鲫鱼、酒、面,毒物等。
-
吕祖奇灵膏
《疡医大全》卷七:组成:巴豆肉4两,血余4两,蓖麻仁4两,葱白4两,苍耳子4两,穿山甲(炒)4两,天南星2两,半夏2两,大川乌2两,当归2两,肥草乌2两,生地2两,番木鳖2两,金银花2两,老生姜16片,蜈蚣20条,全蝎49个,干蟾1个,大鲫鱼1斤(去肠,切碎),肉桂1两。功效:生肌收口。
-
平鲫丸
《医学入门》卷三:组成:大鲫鱼1条(去肠留鳞,以大蒜去皮切片,填鱼腹内,湿纸包,黄泥固济,慢火煨熟,去鳞骨),平胃散末。主治:膈气不食。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制备方法:为丸如梧桐子大。
-
赤小豆鱼粥
赤小豆鱼粥是指一种利水退肿药膳。鲤鱼或鲫鱼1尾,赤小豆50g。鱼去鳞腮及内杂,洗净水煮取汁;赤小豆洗净煮粥,临熟,入鱼汁调匀(不入佐料),早餐食。功能消肿利水,适用于水肿,湿邪下注之脚气病。
-
一扫散
《得效》卷十九:组成:黎芦皮2两,真轻粉10贴,好蚌粉1两,通明雄黄1两,水粉1两。用法用量:用大鲫鱼1个,入香油煎,候熟去鱼,摊冷调药搽疮。《普济方》卷二八○:组成:香白芷5两(生,不见火),明矾5两(生),臭硫黄1两,樟脑少许。《普济方》卷二七九:组成:荆芥、防风、地骨皮、薄荷、甘草、苦参各等分。
-
虫蜡
概述:虫蜡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求真》,即明·汪机《本草会编》记载的虫白蜡的别名。别名:虫蜡、树蜡、白蜡。主产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性味归经:甘,温。功能主治:功在止血,生肌,定痛。1.治金疮出血,疮疡溃久不敛。配外科用药溶化调膏涂敷。2.治尿血,配凉血滋肾药煎服;治肠红,配鲫鱼煮食。
-
北亭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处方白矾1两(别研),乳香1两(别研),黄连(去须)1两(取末),硇砂半两(别研),全蝎1钱(取末)。制法上药用大鲫鱼1枚,去肠并鳞,入药末在内,湿纸裹,麻皮缠,盐泥固济,文武火煨熟,去泥纸,却用慢火炙焦,同为细末。功能主治肠风痔漏,积年脓血不干。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粟米饮调下。
-
莼菜羹
处方:莼菜4两,鲫鱼(纸裹,炮令熟,研)4两。功能主治:脾胃气弱,不下饮食,四肢无力,日渐羸瘦。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鲫鱼羹”。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
莼羹方
处方:莼菜4两,鲫鱼(纸裹烧熟,去鳞,切)4两,陈橘皮(汤浸,去白、切)1两,生姜(切)1两,葱白14茎(擘破),羊骨1斤(熬汁去骨)。功能主治:脾胃气弱,不下食,四肢无力,渐羸瘦。用法用量:将前5味就羊骨汁中作羹。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