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操作名称: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适应证:植入性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系统)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跳动。双心腔起搏者电极导线可直接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也可试用头静脉途径插入相应电极导线。2.术中遇到头静脉畸形,可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注意观察有无气胸、血胸等。
-
中心静脉压测定
3.血流动力学和血容量不稳定时,如重度烧伤、药物中毒、人工透析、体外循环手术等情况。操作方法:1.将无菌塑料管通过深静脉穿刺法,经周围静脉(常选用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交接处或股静脉等)送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5.为防止管内凝血,应于滴入液体中加少量抗凝剂(每500ml液体中加肝素2.5~
-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输注营养
肘正中静脉汇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头静脉在臂部上升时有窄段,增加了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风险。②适当的冲管与封管技术和常规能保证导管内的正压和导管的完整性。封管液量应足够用于彻底清洁导管壁,这对于采血或输注药物后尤为重要。细菌培养。静脉血管内膜损伤。
-
心脏起搏器埋植术
(5)双分支或三分支伴间歇性Ⅲ度AVB。(3)His束内或以下水平的无症状Ⅱ度Ⅰ型AVB。2.经颈外静脉心内膜起搏:右心室心内膜起搏应当首选头静脉作为电极之进路,但约10%~2cm显露出胸锁乳头肌。此段锁骨下静脉的后方有宽而扁的第1肋骨内侧段,可防止进针时损伤胸膜,而锁骨下动脉位于静脉之后上方,因此也不易损伤。
-
永久起搏器植入
(5)双分支或三分支伴间歇性Ⅲ度AVB。(3)His束内或以下水平的无症状Ⅱ度Ⅰ型AVB。2.经颈外静脉心内膜起搏:右心室心内膜起搏应当首选头静脉作为电极之进路,但约10%~2cm显露出胸锁乳头肌。此段锁骨下静脉的后方有宽而扁的第1肋骨内侧段,可防止进针时损伤胸膜,而锁骨下动脉位于静脉之后上方,因此也不易损伤。
-
起搏器植入术
(5)双分支或三分支伴间歇性Ⅲ度AVB。(3)His束内或以下水平的无症状Ⅱ度Ⅰ型AVB。2.经颈外静脉心内膜起搏:右心室心内膜起搏应当首选头静脉作为电极之进路,但约10%~2cm显露出胸锁乳头肌。此段锁骨下静脉的后方有宽而扁的第1肋骨内侧段,可防止进针时损伤胸膜,而锁骨下动脉位于静脉之后上方,因此也不易损伤。
-
起搏器埋藏术
(5)双分支或三分支伴间歇性Ⅲ度AVB。(3)His束内或以下水平的无症状Ⅱ度Ⅰ型AVB。2.经颈外静脉心内膜起搏:右心室心内膜起搏应当首选头静脉作为电极之进路,但约10%~2cm显露出胸锁乳头肌。此段锁骨下静脉的后方有宽而扁的第1肋骨内侧段,可防止进针时损伤胸膜,而锁骨下动脉位于静脉之后上方,因此也不易损伤。
-
临时性心脏起搏
股静脉位于股动脉的内侧,股静脉穿刺时在腹股沟扪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其内侧穿刺即为股静脉。(3)颈内静脉穿刺法:颈内静脉穿刺法大体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相同,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外侧,穿刺点取右侧胸锁乳头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之间进针,指向右下侧偏外方,穿刺时不宜进针过深和偏内,避免伤及胸膜顶端或颈动脉。
-
右心导管术
⑤抽吸10ml指示剂液体,按下“心排出量”按钮。(1)气胸:静脉穿刺并发气胸见于接受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穿刺的患者,为穿刺针损伤肺尖部位的胸膜所致,发生率约为1%~2.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并发症:在血流动力学监测过程中,可出现一些并发症,以心律失常、血栓形成、肺梗死、肺动脉破裂、感染等较为多见。
-
静脉插管术
病人仰卧位,头低脚高,头转向对侧,适当垫高肩胛使锁骨下静脉拉长拉直,穿刺点在锁骨下中、内1/3段交界下方约1cm处,用18号穿刺针,针尖与皮肤呈15°,向内上指向胸骨上凹方向,边进针边抽针管,见血涌入针管即可停止进针,从针管插入指引导丝,经指引导丝插入扩张管及套管,或扩张后缘导丝插入中心静脉导管。
-
心脏漂浮导管检查
概述:利用气囊血流导向导管即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在床边通过静脉置入,送抵肺动脉,进行右心各部压力和肺毛细血管楔压的测量并利用热稀释法原理测定心排血量。15cm,距股静脉穿刺点40~(4)气胸:见于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尤其易发生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或呼气末正压给氧的患者。
-
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管术
中心静脉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疗法的血管通路之一。适应证1、有透析指征的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10)拔出扩皮器,将已预冲肝素生理盐水的导管沿导丝插入颈内静脉,导管进入后即拔出导丝,关闭静脉夹。但心衰较重难以平卧的患者建议做股静脉置管。经皮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由于该方法合并症严重,一般不推荐应用。
-
中心静脉穿刺输注营养
③后路:在胸锁乳突肌外侧缘的中下1/3交点,约锁骨上5cm处进针,针轴一般保持水平位,针尖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深部指向胸骨上切迹。(2)适用于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静脉包括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肝素帽应每周更换。8小时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导管1次。(3)渗血①原因:穿刺者操作不当,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等。
-
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
操作名称: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概述: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是一种较为安全,简便的方法,对抢救危重病人,尤其是恶性肿瘤病人,解决使用周围静脉有困难,需要长期持续输液及静脉内高营养疗法有其重要的实用价值。置管方法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法相同。4.由于深静脉导管置入上腔静脉,常为负压,输液时注意输液瓶绝对不应输空;
-
肩胛带离断术
侧卧位,患侧在上。4.前侧切口和切断肌肉:切开前侧皮瓣,从锁骨中段切向肩外侧至胸大肌与三角肌间沟,然后向下经腋皱襞下方,在肩胛骨腋缘下1/3处与后侧切口相连。沿皮瓣切开筋膜,分离胸大、小肌下缘及其深面,即可在距胸大肌止点约5cm处将其切断,而后从胸壁切断背阔肌,患肢即可离体(图3.29.8-6)。
-
颈部淋巴结切除术
颈部淋巴结切除术颈部主要淋巴结,在颏下淋巴结群、颌下淋巴结群和颈淋巴结群等几组[图1]。1.颏下淋巴结群在下颌舌骨肌浅面,收集下唇中部和口底部淋巴液,注入颌下及颈深淋巴结。于锁骨上三角内将颈横动、静脉分支结扎,钝性分离位于斜角肌及臂丛神经前面的淋巴结,结扎、切断出入淋巴结的小血管后,将淋巴结切除[图3]。
-
尺盖
概述:尺盖疑即天盖,缺盆(穴)之别名。主治病症:缺盆穴主治咳嗽气喘,喘息,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咳嗽,唾血,胸中热,胸满,胸闷,瘿气,肩臂疼痛及上肢麻痹,喉痹,瘿瘤,上肢麻痹或挛急,颈肿,胸膜炎,膈肌痉挛,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肩部软组织病变等。直刺或斜刺0.3~
-
缺盆
缺盆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胸正中线旁开4寸处。主治病症:缺盆穴主治咳嗽气喘,喘息,扁桃体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咳嗽,唾血,胸中热,胸满,胸闷,瘿气,肩臂疼痛及上肢麻痹,喉痹,瘿瘤,上肢麻痹或挛急,颈肿,胸膜炎,膈肌痉挛,颈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肩部软组织病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