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目赤烂
《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论曰目赤烂者,睑眦俱赤且烂,见风益甚,又谓之风赤眼。此由冲冒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睑眦,与津液相搏,故令赤烂也。属眼弦赤烂。又名风弦赤眼、风弦赤烂、睑弦赤烂、烂弦风睑,俗称烂眼皮。多由脾胃蕴结湿热,复受风邪,风与湿热相搏,结于睑缘而发。内治以祛风、清热、除湿为主。
-
风赤眼
风赤眼为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论曰目赤烂者,睑眦俱赤且烂,见风益甚,又谓之风赤眼。此由冲冒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睑眦,与津液相搏,故令赤烂也。迎风则作痒泪出,遇热则伤烂眵多。治宜镇平肝气,洗涤睑肤。”属眼弦赤烂。
-
胎毒蕴热证
胎毒蕴热证为证候名。指婴儿因在母体时染受邪热毒气所致,以皮肤赤烂、脱皮,或口疮、目赤烂,或大便腥臭夹脓血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洗眼升麻汤
《圣济总录》卷一○八:方名:洗眼升麻汤组成:升麻3分,秦皮(去粗皮,锉)1两,黄连(去须)1两,萎蕤1两。主治:时气病后,毒气攻目赤烂。用法用量:每次以水1升,煎取半升,绵滤去滓,洗眼。制备方法:上为粗末,作3次用。
-
归黄散
处方:当归少许,生地黄少许,轻粉少许,黄连少许,赤芍药少许,杏仁3枚(去皮尖)。功能主治:目赤烂。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绢袋裹,用水1盏,煎热熏眼;却以别物裹药,闭眼熨之。摘录:《普济方》卷七十三引《海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