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针
面针指以针刺面部范围内的一些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或进行针刺麻醉的方法。其穴以《黄帝内经灵枢·五色》面部的视诊部位为主要依据。
-
面针疗法
面针疗法是针刺疗法之一。该法穴位以《灵枢·五色》中面部视诊部位为主要依据,并将之分为额区、鼻区、眼区、口区、耳区、颧区和颊区,每区均有面针专穴(或单或双)。l寸毫针徐徐刺入,针刺的角度和方向应根据穴位所在的部位而确定,一般额、鼻、口旁多用斜刺或横刺,颊部可以直刺,并可根据需要采用透穴法。
-
全息生物医学
中国医学所强调的整体观、天人合一论等反映着生物全息的客观规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脉诊、舌诊、面诊等诊法及耳针、面针、头皮针、足针等微针系统疗法,都是典型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全息生物医学实际上是全息生物学与中医学相交叉并分化发展的现代医学分支学科,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范畴。
-
针灸腧穴图谱
《针灸腧穴图谱》为书名。陆瘦燕、朱汝功编著。1965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分全身经穴总图、十四经经穴分经图、经外奇穴图以及耳针、鼻针、面针图等六大部分。并以表格方式随图说明穴位的取穴、主治和针法。
-
面针麻醉
面针麻醉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面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刺麻醉法。即按针麻要求在面针刺激点上针刺以施行手术。取穴原则一是以手术部位选取相应的刺激点,如子宫切除取子宫点;一是根据脏象学说选穴,如以“肺主皮毛”取肺刺激点止切皮痛。
-
电针机
电针机的原理都是以其所发出的电脉冲来加强穴位针刺作用,可用于针刺治疗和针刺麻醉,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多为半导体电针机。临床操作时,选取两个适宜穴位,进针得气后,即可按电针机使用要求给予电流刺激,至予定时间达到刺激量时,即可停止通电,然后退针。本法应用范围很广,除体针外,耳针、头针、面针等均可参用本法。
-
微刺系统
微刺系统又名微针系统。它与巨刺系统相对而言。是指身体特定部位,如耳、鼻、面、手、足等部位,均存在与身体上各器官相对应的特异反映点(穴位),可用以治疗相应器官的病症。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有耳针、鼻针、面针、手针、足针等。
-
穴位全息律
穴位全息律是有序穴位群在人体各节肢及其他较大相对独立部分均依与人体全息对应关系重复分布的规律。
-
头部独特针灸点穴按摩技法
《头部独特针灸点穴按摩技法》为书名。臧俊岐等编撰。上篇基础篇,概述了针灸点穴按摩的特点、原理和作用,头部经脉的概况,头部常用穴位的位置、主治及操作,扼要地阐述了毫针、三棱针、皮肤针、埋针、火针、耳针、头针、面针、眼针、鼻针、口针、灸法、点穴法、按摩法的操作,穴位定位、主治及注意事项等;
-
生物全息诊疗法
生物全息诊疗法是遵循生物全息规律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中医学的脉诊、舌诊、手诊等诊法,以及耳针、面针、头皮针,鼻针、足针等微针系统,都是典型的全息诊疗法,至今仍是全息诊疗法的主体内容。
-
反馈疗法
反馈疗法是在面诊基础上作用于相应施治区域,产生神经冲动并传至人体一定部位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压痛或麻木程度及压痛点数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一般用指尖、金属、玻璃、木棍进行按压,或梅花针叩刺,或电针、激光、穴位注射等法。也可用特制面针进行刺激,根据病情掌握好刺激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